第55章 楚韵集齐三套院子!……(第2/3页)

纪明神色愉悦:“你们家老爷子当年过草地的时候,连骨头都没有多的啃,那时候饿狠了,现在可不是馋肉嘛。”

说起以前的事情,大家一阵唏嘘。

待到下午三点多,时间也不早了,王建业和楚韵准备带着孩子回家了。

师娘让他们等一等。

“这是给楚韵准备的,听建业说你喜欢这个。”

楚韵接过打磨得光滑油亮的檀木盒子,一打开,里面是一套翡翠首饰,从头饰、耳坠到手镯、戒指,什么都有。

楚韵听王建业说过,师娘家庭出身好,嫁妆特别丰厚。他们那时候去东北之前,嫁妆都被老师藏了起来。

师娘说:“你可别推辞,我的东西,最后都是留给你们的。如果郭旭和罗红日没有媳妇儿,我留下的东西都给你。”

郭旭和罗红日齐齐望天,假装自己耳朵聋了。

师娘哼一声,不搭理他们。

楚韵关上首饰盒,把东西给王建业拿着:“谢谢师娘,那我就收下了。”

师娘高兴得很:“哎,就要这样。”

给两个孩子的见面礼,是两块平安牌。郭旭和罗红日也掏出两个大红包,里面装了厚厚的一叠钱,楚韵的手感估计,至少有一千。

回去的路上,王建业跟楚韵说,这两块玉佩是老师亲手雕的,上面还落了王沐和王林的名字。

“是吗?”

回到家后,楚韵对着光仔细看,真的在玉牌上看到一个浮雕的沐字和林字。

楚韵找了两根结实的线,把两块玉牌串上,挂在两个儿子脖子上。

楚韵:“这个玉牌不要取下来,一直带着。”

王沐低头看着玉牌:“知道了。”

第二天正月初二,走亲访友还在继续,楚韵早早准备好丰盛的火锅,等着罗红日和郭旭过来。

吃完高配版火锅,罗红日心满意足,下午提着一大袋香肠、腊肉、卤肉、卤鸡、卤鸭以及炸货回家。

罗红日妈妈惊呼:“你这是上谁家打劫去了?”

“我三师弟家!”

第二天正月初三,一些单位开始上班了,罗红日溜达到同仁巷,说带他们去逛街。

罗红日跟楚韵说,要买老家具价格肯定便宜不了,几大百、小几千,说花就花出去了。

如果去木头厂买原木,那个按照立方算钱,价格便宜好多,几十块钱一立方,都是非常好的楠木了。

不过,木头厂那里,要票,不要票就不是这个价格了。而且一般这样贵重的木材,木头厂那里都是有数的,黄花梨这样贵重的更是几乎没有,有也很难落到他们手里。

北京,不缺聪明人。

楚韵早有心理准备,钱带够了的:“老家具成套的我要,原木我也要买。”

她倒是什么都想要,可惜啊,预留出买唐老太太房子的钱,她手里的钱也不够买多少,算计来算计去,听罗红日的建议,买了三套老家具,至于兜里剩下的那几千块钱,罗红日带他们去几个木材厂,都买了木头。

楠木都送到家里之后,楚韵靠着王建业撒娇:“我兜里没钱了,你要好好赚钱养我。”

王建业眉梢眼角都是笑:“放心,我会好好干活。”

两人黏黏糊糊地打情骂俏,罗红日看不过眼了,去厨房挂香肠的木杆上,又取了几根麻辣味儿的香肠,卷吧卷吧拿着走了。

正月初八,楚韵在考虑开春拆院墙的问题,家里的大门被敲响了。

王沐和王林在前院玩儿,听到敲门声,打开一条门缝,外面站着四个人。

梁静站在前面,朝他们笑:“好久不见了。”

王沐开心地叫起来:“梁静姐姐,你们来啦,妈妈在屋里,我去叫妈妈出来。”

站在门外的是梁静、马一鸣、王亮和他的爷爷,他们过完年就出发,就是赶着开学前到北京,后天学校就开学了,他们来的时间刚好合适。

他们下火车后,一路打听找到同仁巷,没想到楚老师住着这么大的院子,怪不得当时说,欢迎他们去北京的同学,都去家里坐坐。

楚韵在二门口迎倒了他们,楚韵看到包得严严实实,带着瓜皮帽的王亮,不厚道地笑了。

王亮脸红:“哎呀,北京太冷了。”

楚韵跟王老爷子打招呼,招呼他们进去坐:“知道你们要来,房子早给你们准备好了,屋里烧炕,暖和得很。”

果然,一走进屋里,感觉一下就暖了起来,王亮脱掉帽子,和身上笨重的棉衣,跳了两下:“楚老师,什么时候才会开春啊,穿这么多简直太难受了。”

“等开春啊,估计有得等了,不过棉衣太厚了,穿着也真的难受,我给你找一件轻一点的衣服,那个穿着舒服一点。”

王老爷子摇摇头:“楚老师别管他,他就是娇气,有棉衣穿还有什么可嫌弃的。”

楚韵笑着道:“王沐和王林他们也是这样,穿得太厚,衣服又重,都不爱出去玩儿。所以我找人打听,说是国外有那种羽绒,就是羽毛做的衣服,又保暖又轻,王建业托人弄了一些,被我做成衣服,还有剩的。”

楚韵转头问梁静和马一鸣:“你们冷不冷,我给你们也做一件?”

梁静当然乐意:“那我就不客气啦,楚老师,我帮你一起做。”

马一鸣想拒绝的,楚韵当作没看到他的拒绝一样。带他们去看房间,王亮和王老爷子一间,马一鸣和梁静各自一个人一间。

楚韵说:“东西先放下,一会儿我做午饭的时候多烧一点水,你们好好洗个热水澡,下午睡一觉,身上就舒服了。”

中午王建业不会回来吃饭,屋里只有他们几个,楚韵前两天闲着没事儿,做了好多饺子,中午就吃饺子,这个方便。

饺子煮好了,楚韵让王沐给隔壁唐老太太送一碗过去:“你唐奶奶喜欢吃藕馅儿的饺子,你给端一碗过去。”

“哦。”

“小心烫,别跑太快。”

王沐已经出院子了,大声回了一句:“知道啦!”

梁静往烧水的锅里加了一把柴火:“唐老太太是谁?”

“隔壁邻居,孩子都不在这里,她一个人独居,能照顾一点就照顾一点。”

初六那天,他们家做了饺子,楚韵空间还有莲藕,就做了很多莲藕馅儿的,也给老太太送了一碗,她回来还碗的时候,高兴地说藕馅儿的饺子好吃,特别爽口。

藕馅儿饺子确实好吃,因为坐火车身体不舒服没什么胃口的王老爷子,也吃了一大碗,还喝了半碗汤。

楚韵催他们洗澡,洗了好好睡一觉。

下午两点半,家里除了楚韵,都在房间休息,她在堂屋里拆拆剪剪,做羽绒服。

前院响起了敲门声,楚韵去开门,是唐老太太。

唐老太太是来还碗的:“忙不忙?不忙的话,请我进去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