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抓紧时间生二胎!(第2/3页)

他们这一排房子都是自建房,修得也宽敞,大柜子放得下。

楚韵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家房子放不下?”

楚刚说:“夏天我们家修房子的时候,前头那条街的邻居来看,夸我们地方宽敞,一间堂屋比他们一家人住的地方都宽。有次我去一个大爷家讨水喝,看过他们家的屋子,特别小,放不下什么家具,东西要么堆在地上,要么堆在简易木架子上。”

楚韵认真打量楚刚,这小伙子不错,挺细心的。

楚韵拉着楚刚聊天,问他知不知道陵山县有多少家具厂,家具卖得怎么样之类的。

楚刚:“我知道只有一家,听家具厂的工人说,工厂效益不好,都两三年没有招工了,要不我都想去试试看。”

“他们为什么效益不好?”

“怎么说呢?他们生产的家具太大,一般人家买得起,屋里也放不下几个,所以买得少。而且家具特别经用,好多年也用不坏,旧的没坏人家也不会买。”

下午,楚韵反正没事儿干,带着楚刚去她说的那家家具厂转一转,她觉得,这个家具厂还是值得投资,只要生产的产品稍微变一点,就能有生意做。

比如,生产小号更适合现在房子的家具。家里人多房间少,高低床的市场也很广阔啊!

楚韵转头问楚刚:“有没有兴趣当家具厂的老板?”

啥?楚韵姐说啥?楚刚都给搞懵了。

楚韵给楚刚的建议,她出钱,找人从家具厂工人手里买一个名额,送他进去当工人上班,顺便学习如何经营工厂,等他学到了,她就出钱搞个工厂,他负责经营,她负责分钱。

“话说得直白了点,意思是这么个意思,你回去和你爸妈商量一下。时间不早了,我就先回大队了。”

楚刚回到家里,楚自强看他大哥神不守舍的,问他怎么了?

楚刚:“楚韵姐说,送我去家具厂学手艺,等我学会了,她就修个家具厂让我当老板。”

楚刚爸妈和楚刚媳妇儿也懵了,天上掉馅饼了?

楚自强一拍大腿:“行啊,这种好事有什么不行的,大哥你答应了没有?”

楚刚摇头:“楚韵姐说,让我回来和你们商量,好好考虑一下。”

楚自强激动:“考虑啥呀,就是干呀!楚韵姐出钱,你出力,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咱们又不吃亏!”

楚三凶了小儿子一句:“怎么说话的?我们可不能占楚韵的便宜。”

“这有什么,到时候大哥工作努力一点,挣到钱了多分点给楚韵姐就行了。”楚自强清楚,楚韵姐肯定是想帮他们家,同时也是觉得这一行能赚到钱。

楚自强跳起来:“别想了,我们明天一早就回村找楚韵姐,把事情定下来,楚韵姐下午是不是要走了?听卫东哥说他们要去北京过年。”

楚三很谨慎:“再好好考虑一下,你哥也不是经营工厂的料。”

楚刚没说话,低下了头。

楚自强:“不会有啥?学啊,我去会计学校读书之前不是跟我大哥一样,傻傻憨憨的,现在别人都说我机灵。”

楚刚瞪眼:“臭小子,说谁呢。”

楚自强道歉:“哥你别生气,反正意思是那个意思,没有人生下来什么都会,总要去学的。”

楚刚咬牙:“爸,我想试试!”

楚三看了大儿子一眼,目光深沉:“去吧!”

楚刚激动:“谢谢爸,愿意相信我。”

楚三拍拍大儿子的肩膀:“我们明天一早就回村找楚韵。”

家里两个儿子,小儿子考上大学,人也历练出来了,以后前途差不了。大儿子弱一些,现在好不容易有个送上门的机会,他也不忍心替大儿子拒绝。

第二天早上,楚韵帮着她妈打包行李,看到楚三他们一家进门,她一点都不意外。

楚韵拿了一份合同给楚自强:“你们先看看,我帮我妈收拾一下东西,咱们一会儿聊。”

李桂芳抽空走出来:“楚三,吃早饭没有?没吃我给你们下碗面。”

“吃了,吃了。”

“哦,那行。”李桂芳又回屋装东西去了。

过了一会儿,楚韵洗完手过来,笑着问:“有什么想问我的没有?”

楚三踌躇半天:“我听自强解释了,前期都是你出钱,要是事情黄了,该怎么办?”

楚韵笑:“放心,事情黄不了,即使黄了,那也是我的责任,和你们无关。”

合同签下来之后,下午楚韵送爸妈他们上汽车,先去公婆家。她留下来,去了一趟老朋友那里,找到合适的人花钱买到一个工作,火速带着楚刚把事情办了。

楚刚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么快他就是在城里有工作的人了。

楚自强拍拍大哥的肩膀:“你还有一套大房子,好日子在后头呢。”

楚韵问楚自强:“你没有?”

“我有啊,这两年跟他们倒货存的钱,我都在上海买房子了,我毕业以后就在上海。”

“和春玲他们买在一起?”

“嗯,我们好几个在上海的都买在一起,姜灵也和我们在同一条街上。”

“她现在怎么样?”

“她家现在挺好的吧,以前家里的房子退回来了,但是她大哥和弟弟都结婚了,家里住得憋屈,她跟我们一起赚到钱之后,干脆就自己在外面买了一套。”

楚韵笑着说:“没想到你们这么团结。”

楚自强也没想到,六届会计班一共九百四十五个学生,北方以梁静、马一鸣为主,南方则是以春玲、窦德辉和姜灵为主,他们就这么把人都聚拢到一起,互帮互助,还没开始工作就已经挣钱买房子了。

楚自强觉得,主要是楚韵姐厉害,经常给他们灌输这些理念。独木不成林,何况他们这些从小地方来的一无所有的人,更得要互相帮忙合作。

另外,他们这群同学有别人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经济意识特别强,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说什么大家都能互相理解。

总之,各种原因加一起吧,才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楚韵最开始办财务学校,后来费心费力办高考班,一方面是想结识更好的人脉,一方面是想建立以后的人脉。没想到,现在的结果比她当初预料得更好。

她教出来的这群学生里面,等到二十年后,不知道能出来多少风云人物?

楚韵跟楚自强说:“你们这两年好好读书,做学生的本分别忘了。另外一方面,以后你们有想做生意的,缺钱都可以找我融资。融资方案我教过你们,知道怎么写吧?”

“知道,楚韵姐,回头我就跟他们说。”

楚自强自己就知道,有好几个财务学校的同学,毕业之后就想做生意。去机关单位工作,哪里有做生意赚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