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2/2页)

六子闻言,皱着眉头想了半天,然后犹犹豫豫的问道:“有一次我在街上,好像看到荣姨娘跟个年轻的富家少爷在一块,不过当时人多,我也没看清楚。”

“而且荣姨娘好多时候跟老爷闹脾气,直接把老爷关在门外,刚开始大家都说荣姨娘是啥啥宠就骄了,只要老爷受着就行。可后来老爷带了慧姨娘回府,她还是那样时常不给老爷好脸色看......”

恃宠而骄,许楚倒是理解。可从风月场所出身的她,应该懂得察言观色,至少知道争宠的重要,又怎会在新人面前那般不知给李进这座大靠山脸面?

李进书房的秘密,还有这位失宠姨娘身上的鬼火,又有什么联系?若前几人的死于她有关,她又是为了什么?而作为姨娘,本该依附于李进存货的她,又为何会对金主下毒手?

太不可思议了,太不合常理了......

无论她现在心里有何定论,眼下都跟靖安王萧清朗一行往柳林村而去。

马车一路平稳而行,丝毫没有颠簸感觉。就连车内圆桌上茶盏中的水,都纹丝未动,可见靖安王府的马车是工艺何等巧妙。

许楚与萧清朗隔桌而坐,只听得外面清风吹动,四周人声渐歇,最后只留下阵阵枯叶的摩挲声。

萧清朗端身而坐,眉峰微蹙的不停批阅着自三法司传来的急件,若遇上难处,则仔细斟酌,丝毫没有为着马车内多了许楚这么一个人而有半点分神。

而许楚见他神色严肃,动作也不由轻缓下来,瞧见他跟前的茶盏已空,便随手续了热茶进去。如此之后,她才安安稳稳的靠在车壁一侧取了简易毛笔在手札上罗列起自己的猜想跟疑惑来。

遇害的几家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二十年前都在柳林村生活,而且当年恰还是匪首流窜到哪里之时。按着当年卷宗所言,许楚猜想当时发现并围攻杀死匪首的,大概也是这几家人。

如果是这样,那几家人拿到赏金,为了避免被匪徒余孽追杀,搬离村落大概也是正常的。

可关键问题是,就算这几家人拿到了官府的赏金,又能支撑他们逍遥多久?

因着李家的生意账本亏空巨大,所以她又查阅了余下几家人的,当时一开始张家李家跟吴家就好似有大笔银两一般。不仅购置宅院,还能打通各处关节,顺利让铺子开张......

许楚的心思盘桓片刻,最后还是将目光落在了二十年前至今都遍寻不到的数十万两白银之上。

数十万两的银子,别说存到钱庄是何等轰动的大事了。可是她请靖安王查过当初案发前后附近各大钱庄的账底,都没有能对的上的数目存入。甚至分批化整为零的情况,都没有能对的上的。

至于说就地掩藏,且不说现不现实,就算真挖坑填土,那也是个不小的工程。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若是真为了数十万两的白银,那凶手连番杀人也就不难理解了。至于所谓的金木水火土,恶人祭恶鬼的说法,以及凶手故弄玄虚按时杀人的规律,也不难解释为幌子。

她深吸一口气,想着那几个未亡人的表现,还有最可疑的李家跟吴家。若说吴家的秘密她能猜透,那李家到底还隐藏着什么呢?

忽然握着手札的左手一空,许楚倏然抬头正对上萧清朗探身自上而下看来的目光。俩人现在离得极近,几乎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使得许楚心头微颤不自在的先撇开了眼眸。

而萧清朗也不知为何,只觉得刚刚呼吸有一息错乱的自己好似越发的不舒坦了。他知道自己看重许楚,看重她的能力也看重她清白的身世,可也不知为何近处相处之后,他越发觉得像许楚这样不聒噪又不矫情的女子格外珍贵。

三法司......若要启用女官,定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更要世人的流言蜚语跟朝堂上那些人的攻讦,其所要面临的处境将很是艰难。而许楚,是萧清朗自有心启用女子为官的第一个人选。

至于他心头有时候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关心,却是他一时还理不清楚的。

此时萧清朗拿着许楚的手札,粗略的扫了几眼,然后点了点上边许楚特地标记过的地方说道:“除此之外,按着你的推测,中间还差死于水跟死于土之人。而吴淞若是真未死,那死于火的又是谁,而凶手本想设计的死于水的又该是何人。”

“替死鬼可不好寻着呢。”

萧清朗的一句话,却让许楚突然感到豁然开朗,她突然抬头眼眸晶亮道:“可若是凶手本就于吴淞相熟,而所谓的替死鬼本就是凶手的第五个目标又该如何?”

早些时候,她验尸就发现死者虽然被认为吴淞,可也是仅凭马车跟玉佩等物认定的。可是她解剖之后却发现,死者吃过海鲜,且有心疾。重要的是,按着牙齿咬合程度跟磨损程度,死者跟吴淞的年纪是有些出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