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大户人家小牛队(第2/3页)

现场立刻爆发出猛烈的欢呼声!

来了!

就是这样的张昊!

一次中投就让现场球迷嗨成这样,作为对手的小牛队球员感觉这里的球迷……有点夸张。

可不得不承认,现场这氛围,作为对手,都很享受。

超音速队球迷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在享受自家球队的比赛,而不是非得赢……和斯台普斯中心球迷的感觉类似……仔细一看,小牛队球员瞄到了不少上一轮在斯台普斯中心看到的面孔。

好吧,张昊把加州球迷给勾搭到西雅图来了。

张昊这球投得……厉害。

小牛队球员只能用厉害来形容。

投篮选择烂、出手时机烂……除了投进了,这球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地方。

如果是没有别的选择了这样打,投进了,肯定是好球。

但张昊这分明是没有难度创造难度也要上。

那么这球就说不上好球了,只能说牛。

到了小牛队进攻,虽然做好了心里准备了,但开局第一攻,诺维斯基跑位接球转身,就被布伦特·巴里撞退……

布伦特·巴里犯规时机把握得很好,诺维斯基还没有做出投篮前摇动作,裁判示意冲撞犯规,小牛队继续进攻。

小牛队试图利用白巧克力和迪瓦茨的战术双核、阿德里安的切入攻框威胁、芬利的侧翼投篮威胁,给诺维斯基制造快速接球投篮的机会。

不让超音速队扼杀节奏,这个有点难。

今年是超音速队首次祭出这个打法,哪怕是老尼尔森,暂时也没有破解之法。

还有,超音速队这个打法,确实就跟耍无赖似的,有点像1997年季后赛的张昊、巴克利、奥尼尔的无尽背打,那个打法,在那个赛季结束后,就被5秒规则给搞没了。

现在超音速队这个打法,无赖程度不输给无尽背打。

因为这个打法不是走的战术角度,而是走的能力流!

防守能力多高,球星单打有多强,超音速队现在的打法就有多厉害。

当然也不是没有对付的办法——拖,让超音速队的对抗消耗作用晚一点出现,让节奏不要那么快变慢……

超音速队的打法,对于体系流球队的克制太明显了,就是不想让战术流转起来。

不过小牛队还是没完全看透超音速队。

超音速队不仅是打能力流,不仅是耍无赖,还是真的铁血又硬!

该犯规就犯规,选择了这个打法,超音速队就准备好了做到极致。

最初知道季后赛要这样打的时候,张昊挺惊讶的,他其实也有这个想法……

但那时候张昊也明白了,不管是谁,当手底下有正值巅峰期的本·华莱士的时候,第一反应冒出来的,就是这样的打法。

看起来每场比赛赢不了多少分,看起来对手总有机会。

但是……

首节打完,超音速队7人轮换,拿到21分,吉诺比利换下卡塞尔打了5分钟,基里连科换下本·华莱士打了3分钟。

小牛队多人轮换,首节有11人次上场,拿到19分。

小牛队每一次人选调整、打法变化,看起来都像是要有扭转局势的机会了。

老尼尔森的临场应变能力,在NBA历史上都是top级别。

但面对超音速队这耍无赖似的的打法,也没得搞!

战术侧的应变,还不足以打破超音速队现在的打法!

国王队在第二轮能赢超音速队1场,靠的可不是国王队那联盟第一的团队进攻,而是球星爆发。

原本时空里的活塞五虎,论防守,或许和这支超音速队半斤八两,那支活塞队外线防守更强,超音速队内线防守更强。

那支活塞队,巅峰的04年和05年两年季后赛,只在05年总决赛输过,输的原因,也不是团队,而是妖刀在那次总决赛乱杀。

但现在,妖刀在超音速队自己手里……

……

什么样的方式,是最好的卫冕方式?

银狐自己当主教练完成过一次卫冕,作为教练组顾问,也完成过一次了。

他发现,别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稳定性。

96-97赛季结束后,魔术师和巴克利两名重要球员退役,使得那时候的湖人队不得不在卫冕年对打法进行从头到尾的打法调整。

但思来想去,发现要拔高球队战力上限……这个不可能,当时已经拿了总冠军了,还能怎么提高?标准在哪?

后来银狐选择了寻求整个赛季的战力稳定……然后成功了!

这次在超音速队再次尝试了一遍,又成功了。

所以过去这个夏天,超音速队教练组以银狐的思路为主,进行了贯穿整个赛季的打法调整。

过程和想象的不大一样,本来觉得50胜及格、55胜完美,结果拿到了65胜……

但结果很棒。

现在首节打完,超音速队这边就感觉稳了。

不管小牛队后面会不会打出高潮,都稳了。

爆发,总是小概率事件,哪怕输掉一两场,只要更多的比赛对方不爆发,那么这轮系列赛他们就赢定了。

而且他们这边首节打得比想象的要更好。

超音速队做好了落后进入第二节的准备,就如打国王队的时候,首节为了压节奏、加强对抗,超音速队自己的进攻其实总是比国王队打得更差,现在也是执行的这个思路。

结果张昊打了10分钟拿到11分!首节领先着!

那就更稳了!

不过,有的时候,就算做足了准备,就算看起来天时地利与人和都占尽了,也还是会有意料之外的情况。

比如,小牛队也死磕防守……

换个主帅,可能不会朝着这个解决办法方向思考,比如国王队主帅阿德尔曼。

但是,唐·尼尔森,是个神奇的教练。

疯狂科学家,干了好多事情。

提到组织前锋,人们想到的是皮蓬和格兰特·希尔等人。

但实际上,组织前锋这个概念的提出者,和第一个培养这样的球员的教练,就是上世纪70年代时任雄鹿队主帅的老尼尔森。

雄鹿队名宿马奎斯·约翰逊,就是疯狂科学家手底下的初代组织前锋,作为一名201公分高的锋卫摇摆人,有3个赛季场均4+助攻。

80年代初期,帕特·莱利手握多个巨星,提出攻势篮球,打出了showtime王朝。

老尼尔森很羡慕,但他手底下没有神算子那么多球星,球星打法他是搞不出来了,然后他就搞出了跑轰。

穷还想玩儿,就搞个穷人版出来。

而现在的小牛队,和老尼尔森当年苦哈哈的雄鹿队、勇士队,有天壤之别。

这是本赛季联盟薪资第三高的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