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甜菜(第2/4页)

佟奶奶:“对了,翠月,你瞧咱舜华,带着两个孩子,也挺不容易的,你们那个外屋,能扩扩不?要是能扩,舜华住着也舒坦!”

陈翠月没想到佟奶奶提这个,犹豫了下:“啊?怎么扩?”

之前不是说的直接在外面防震棚建吗,怎么现在倒是成了扩?那就不一样了,那个外屋她是有打算的。

潘爷便道:“舜华带着两孩子,离婚了,回来咱们大院,就是咱大院的人,我琢磨着,咱们怎么也得让她有个安身立命的地儿,大家伙说是不是?”

潘爷德高望重,说出话有分量,况且大家心里都是实打实感激顾舜华,听这个,七嘴八舌出主意,自然有人提议:“你家旁边那个地震棚,直接盖房子得了!”

顾舜华听这个,正要说话,佟奶奶却笑着说:“这个啊……就怕苏家那边不愿意。”

谁知道佟奶奶这么一说,霍婶就冷笑了声:“她不愿意?她凭什么不愿意?她家那房子,我都不想说,当初还不是偷偷地往西边挪了?不能占便宜没够啊!大家伙地道,看着都是邻居,不想吭声,现在舜华想要个地儿,凭什么就不能盖?”

潘爷点头:“要不这样吧,舜华直接就在地震棚那里盖一处房子,这就是舜华安身立命的地儿了。”

大家自然没得说,一个个出谋划策,有的甚至已经说,自己可以当泥瓦匠:“到时候我帮着和腻子!”

顾舜华见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叹了声,却是道:“各位老街坊,我说实话吧,我现在回到首都,来咱们大院,两个孩子以后就得扎根咱们大院里,这日子不是一天两天,确实得谋一个安身的地儿,不求别的,只求能有一个窝,好歹装下我们一家子,刮风下雨不至于冻着淋着就行。前几天,我也问了房管所,房管所说,他们没什么意见,我想怎么着,就看我们大院里的意思。今天既然起了这话头,提起来,那我也就打开天窗,到时候,我想盖房子,还希望大家都给签个字。”

顾舜华这么一提,潘爷直接站起来了:“舜华,你放心,你的事,就是咱们大家伙的事,你要签字,那潘爷我就一个个地去说,哪个不同意,让他站出来,和我理论理论!”

这位潘爷,年轻时候也是一位爷儿,现在这是大爷劲儿上来了,横着呢,是摆明了要把顾舜华这房子给整落听了!

大家自然没得说,都说肯定没意见,回头就是和乔秀雅谈谈了。

大家伙热乎朝天地说,时候也不早了,顾舜华拿来了甜菜,给大家伙分:“那里出产这个,阴山脚底下全都是,大家尽快吃。”

霍婶见这个,笑了:“上次你让勇子拿回来的,我们也分了点,就是不知道这个怎么吃,没吃过这种菜。”

顾舜华:“这个也没什么特别的,可以炒,也可以腌,这个叫甜菜,炒着吃都带着丝丝甜,不过要注意,洗的时候不能搓茎叶,搓了后,味道就不好了,还有根这里也可以吃,洗干净了就行。”

当下教着大家伙怎么做,又给大家伙分,最后也分了一个差不多,才算散了。

街坊散了后,顾跃华叹道:“姐,你这才回来几天功夫,我看大家伙全都服了你,我长这么大就没见潘爷这么护着人,你是头一个!”

陈翠月其实也挺满意,很有些得意地道:“由潘爷出面,房子的事算是定了,苏家肯定不敢说什么!舜华这次运煤,把老街坊的心都给收住了!”

顾舜华却没理会这些,她抱着两个孩子准备去外屋睡觉,临走前瞥了一眼顾跃华:“你还是想想你高考的事吧!”

顾跃华顿时蔫了,哪壶不开提哪壶!

**

这两天潘爷带着几个不上班的年轻人拉黄土。

要说这老黄土以前也是一个行当,拉着排子车,跑到城外几十里的郊区挖了黄土,进城后叫卖,一车黄土卖一两块钱,这就是以前穷苦人家能谋生的买卖。

现在都是定量供应的,自然没人干这个,也买不到黄土了,大家伙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跑过去南边郊区挖。

潘爷人脉广,立即找来了两辆胶皮轱辘的排子车,带着顾舜华几个,往南边去,出了大井琉璃牌楼没多远就是一片荒郊地,没人管,大家动了铁锨挖黄土。

大约摸挖了那么两车,便拉回来,卸了车后,就准备做煤球了。

顾跃华干这个活儿倒是熟,摩拳擦掌干,勇子和其它几个年轻人也有样学样,大家热火朝天地干。

连着两天功夫,大家伙把煤块子砸碎,先加水再加黄泥,和好了又掺和上粉煤,差不多就可以做煤球了。

顾跃华跑过去煤厂借了五把蜂窝煤球的模子,那模子上面是杆,下面底座是模子,把煤泥加上水和好了后,往里面灌,压着杆往下一压,就是一个蜂窝煤了。

要说这活儿还挺好玩的,四五个人在那里托蜂窝煤,院子里小孩都瞧热闹,眼看着一个个地蜂窝煤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小院各处角落。

潘爷在那里吆喝着:“这两天大家伙走路小心脚底下,可别踩了咱的蜂窝煤!”

大家都笑:“那当然!”

现在顾舜华已经给大家算过账了,每家大概能分五十个煤球,一个煤球才两分六,这价格比公家定量给大家供应的煤球都便宜呢,更何况不要票不占份额,这几乎就等于白给。

大家想想这个,感动得不行,一个个眼巴巴盼着煤球赶紧晾干了,到时候就能分了!

这个时候,顾舜华也做出来一个请求书,请了潘爷帮忙执笔写,大意是说请求大家伙同意她在某某处盖一间屋子容身。

潘爷带头签字,大家伙自然也都签了。

要说之前,毕竟一个大杂院里什么想法都有,可能有个别的还得犹豫犹豫,可现在,都痛快得很,不用劝,卷起袖子签字,不用写字的就按手印!

大家都看出来了,顾舜华在内蒙熬了八年,煤矿上人头熟,将来的事都说不好,说不定人家还能运来个啥!

不说别的,就隔壁大杂院,都跑来打听了,说你们院里那个顾舜华她从哪儿运来的煤,这是哪一路的关系,能不能帮我们打听打听。

平时都是好街坊好邻居,可一提这个事,大家都不吭声,顾舜华这就是他们院子里的爷儿啊,鳌里夺尊的人物,可不能轻易让别人沾了去,还是在家院子里留着好!

是以大家伙都恨不得顾舜华赶紧落到他们大杂院,至于拾掇拾掇腾出一个窝来给顾舜华做房子,那不是应该的吗?

三两下,大家伙都签字画押走了一圈,就差苏家了。

傍晚时候,顾舜华还是拿着甜菜给了乔秀雅家一把:“乔姨尝尝吧,这是内蒙古的甜菜,炒菜凉拌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