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轮到她爬墙了(第2/3页)

等拎着半桶水走进花房,瞧见蹲在她育辣椒苗那块地边上的人影时,错愣不已。

日光透过屋顶的琉璃瓦照下来,给花房里的一切都笼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封朔半蹲在地上,绣着暗红色卷云腾蛇纹的衣摆垂落在地。他身旁放着一个水桶,那双适合执笔拿剑的手,此刻正拿着木瓢,细致地给已经生出绿芽的辣椒苗浇水。

听见门口的动静,他微微侧过头,瞧见站在门口的姜言意时,神色微微一变。

姜言意尴尬打了个招呼:“王爷您也来浇花啊?”

封朔迟疑点了点头,起身把剩下的半瓢水浇到了一旁开得正艳的四季牡丹上,维持着一脸的清冷矜贵道:“嗯,瞧着这些绿芽长势喜人,顺手浇了浇。”

姜言意看了一眼看了一眼摆在花房边上的几盆四季牡丹,发现只有他刚浇过的那一盆,底部的泥土是湿润的。

他若是不知这辣椒苗是自己的,又何故多此一举解释。

一时间万般思绪涌上姜言意心头,她没有戳穿他欲盖弥彰的谎言,福身道谢:“劳烦王爷了,这是民女向贵府的管家赁下的一块地,打算种些小玩意儿。”

封朔把木瓢扔回水桶里,就着桶里的水净了手:“哦,原是如此。你种的是什么?”

姜言意怕引得他误会,没直说是辣椒:“一味佐料,有了它,做出的菜能更好吃些。”

封朔沉默好一阵。

他原以为她费尽心思找个花房,种的会是什么名贵花草,结果只是做菜的佐料。

这个答案还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姜言意也意识到自己这个回答,的确像是把这花房大材小用了,她不愿多说。好在辣椒苗已经浇过水了,她也不用再留在这里,便道:“民女告退。”

封朔半垂着眸子不知在想些什么,等到她快走到花房门口时,才问了一句:“你……还要继续找你的未婚夫?”

姜言意步子一僵,心想着他不知自己的身份,近日举动又反常,问自己这个问题,约莫是在探她的口风。

她的真实身份那般棘手,在此之前又一直欺瞒封朔,他若知晓这一切,还不知会如何变脸。纵然知晓他对自己约莫是有几分喜欢,姜言意也不敢拿这攸关性命的事情去赌。

她道:“自然是要找的。”

她很清楚自己对封朔欣赏和敬畏居多,这些情愫距离喜欢还太远。

且不说如今身份悬殊,便是她恢复了自己世家嫡女的身份,跟封朔也不可能拥有一段平等关系的交往。

古人三妻四妾是常态,或许他今日对她有几分意思,但指不定明天目光又落到别的女子身上去了。

她若让自己陷了进去,将来或是因为嫉妒不甘成为一个怨妇,或是在深宅大院里为了儿女为求全,或是万念俱灰求一封放妻书……不管哪一种,都不是她愿意看到的结局。

这个时代的思潮是如此,自己从异世而来,带着那个世界的爱情观,想在这里实现一生一世一双人,无疑是荒诞又可笑的。

她总不能因为在穿越之前看了不少男女主至死不渝的言情小说,就深信自己穿来这异世也能遇上个一辈子只对她好的如意郎君。

一旦走错路,再想回头就难了。

所以有些还未萌芽的情愫,还是一早摒弃了好。

封朔听着她的话,手上捻着一瓣四季牡丹,指尖的力道已经将花瓣掐得稀烂,语气却又平静至极:“真长情,他若对你无意呢?”

“长情”二字用得微妙,可惜姜言意现在心乱得很,满脑子都是他堂堂一个王爷,问自己这些合适吗?

她隐约猜到封朔是想跟她说什么,掩在长袖下的手紧张得捏住了衣角,“他若对我无意,后半生我自己一人继续开馆子也挺好的。”

言外之意便是不会再考虑婚嫁之事。

封朔听完她这话,想起的却是那日陆临远在店外朝着她作揖,她屈膝还礼的那一幕。

那一礼后,她将往事都放下,只愿在这边陲之地当个厨娘,是被陆临远伤透了心么?

手中碾烂了的花瓣扔下,他看着站在花房门口处的姜言意,眼底夜幕一般的暗色慢慢涌上来,深沉而压抑,出口的话却清风云淡,他说:“挺好?”

清冷的两个字落入姜言意耳中,莫名地叫她心悸了一下。

她拎着水桶的那只手紧了紧,几乎是落荒而逃:“民女告退。”

日子一天天的过,自从开业那天火锅店的名气打出去后,姜言意店里的生意一直不错。

会拳脚功夫的跑堂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毕竟当跑堂又不赚钱,真正有那么几分本事的人,要么去了镖局,要么去高门大府当护院。

墩子师父李厨子倒是给姜言意介绍来了一个,对方是个三十出头的妇人,姓郭,生得膀大腰圆,倒不是胡少夫人那种胖,她身板是真壮实。

据说家里男人原是个杀猪的,去年病死了。郭大婶自己经营了猪肉铺子一阵,没经营下去,想去酒楼给人家当个墩子师父,别人又觉着她刚死了丈夫不吉利,不愿意要。

姜言意倒是不介意这些,只要对方是个能做事的。

真正让姜言意见识到郭大婶本事的,还是一次她们去买肉时,肉铺的屠户忙着给另一家宰羊,顾不上她们,郭大婶自己上阵杀了一头羊,手起刀落,动作比那屠户都还利落几分。

有了这么个得力帮手,姜言意的确是轻松不少。

店里暂时没招到跑堂的,她们三人辛苦些,每日只要不贪心接太多的生意,倒也能撑过去。

老顾客们晓得她们店里忙,在姜言意推出订餐制后,若是想到店里去吃,也愿意提前预约拿个号,定个过去的时辰,这样也省得排队。

算是误打误撞,名气打响后一波不得已的“饥饿营销”,反倒让姜言意的火锅店在西州城权贵圈子里更有名了。

毕竟都知道这家店的锅子供不应求,哪家权贵拿到了号,哪家又没能吃上,无形之中竟成了一种攀比。

姜言意一直担心自己的店成为同行眼中钉,虽然火锅店蒸蒸日上,但她也没放松戒备。

食材采买上她跟赵头儿取了经,保证所有食材的新鲜来源。店里的清洁每一处也是她自己把关,生怕有蟑螂老鼠。

养猫的事姜言意一直没忘,她托了陈娘子帮忙问,但这马上就要入冬,基本上没有哪家的母猫下崽。

姜言意索性花钱找一户农人买了只土猫回来,但这土猫不抓老鼠,反倒是想法设法偷吃她店里的点心,放在厨房的羊肉也不放过。性子颇野,许是不是自己从小养大的缘故,一点也不亲近人,姜言意瞧着它身上脏,想给它洗洗,压根没机会近它身,就连偶尔想摸摸,都得冒着被抓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