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二合一156-157……(第3/3页)

她能从中学到不少的东西,对她和团团食肆都是受益匪浅的。

一听到姚娘子的话,沈怜雪自己也跟着点头,感叹道:“是我运气好,多谢红泥客能推荐咱们团团食肆,我也很是意外。”

姚娘子却道:“若团团食肆不足够好,吸引了红泥客的驻足,吸引她坐下来品味一番,也不可能有那一篇深刻文章,你运气是好,但若实力不足,根基不稳,运气再好也没用。”

沈怜雪微微一动,再一拱手:“谢娘子深言。”

姚娘子看了看身后的诸位娘子,然后才看向沈怜雪:“我如今想问你,以后有何打算?”

沈怜雪不由捏了捏女儿的手,然后才道:“姚娘子,团团食肆如今生意稳定,每日几乎别无二致,除了上新菜的几日客人会多一两成,但也已经固定下来。”

她的目光在食肆里缓慢转了一圈,这是她通过努力才终于拥有的乐土,这是她除了女儿之外最宝贵的财富。

沈怜雪道:“我是想要以后越做越大,可以开成大店,若是可能,也开一家正店,正经做出自己的招牌来,但凡来汴京的人,不来我们食肆就算白来。”

她如此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带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带着想要一直拼搏下去的勇气。

“若真有这么一天,这一间作为起点的食肆,我也不会关。”

“团团食肆开一日,这里便会开一日,赶路的百姓近来买些从食,略有些空闲的食客可以等上一晚粉或者一份煎饼,便宜、实惠,却能让人一整日都开心,却能让人吃饱。”

“做食肆,大抵就是让每一个登门的客人吃饱吃好。”

沈怜雪如此说着,脸上笑容越发灿烂。

姚娘子同诸位娘子皆是一顿,随即便鼓起掌来:“沈娘子,说得好啊。”

姚娘子此刻也笑了:“你的想法同我们行会的准则不谋而合,既然你有意向加入我们行会,那我们便先把团团食肆纳入备选食肆,若是考察结束,你们依旧还如今天这般,那么介时就会正式挂在行会的名录下。”

姚娘子指了指外面卖地经的小童,道:“介时,同我们行会有合作的地经所也会出新的地经,你们也会出现在那一份份数不清的地经中。”①

沈怜雪生来便在汴京,她幼时鲜少出门,也几乎不会在街面上游玩,后来被赶出沈家,她也直接便被老女使领着来了甜水巷,一直只在这一代生活。

她从来都没有好奇亦或者采买过街面上贩售的地经。

原来,地经也是一门生意,更是一门学问。

沈怜雪惊讶过后,便笑着几位食娘子拱手道:“各位前辈既然能登门相商,那我们团团食肆便绝对不会把这么好的机遇推出之外,且不说妙百味本就是我心之向往,便冲着各位娘子的点拨提拔,我都受益匪浅。”

沈怜雪一字一顿,说得认真又端方。

她一躬到底:“感谢诸位给我这个机会,我们会努力做到最好,最终同各位成为同一行会的伙伴,可以继续同前辈们学习。”

但沈怜雪的礼还未行,便被姚娘子一把拖出,她眉宇之间,有着纯粹的对我出色晚辈的欣赏:“不必如此拘泥礼节,你们的菜品确实很好,我们几个老家伙都很喜欢。”

“你且去忙吧,我们再吃两瓶酒。”

沈怜雪同几位一一见礼,这才领着女儿的手往后厨去。

苏掌柜见此刻前面人不算多,便也跟了上来。

沈怜雪心跳略有些快,那种说不出来的欢喜,萦绕在她心头,让她脸上笑容一直未曾消减。

苏掌柜见她高兴,自己也跟着兴高采烈。

“这行会可厉害了,”他道,“咱们能加入这样的行会,说明老板已经足够出色,出色到这样的大行会都得以认识,并且对咱们欣赏有加。”

苏掌柜道:“若是能上地经那是最好的,简直是额外得了一个推荐。“

沈怜雪点点头,大抵是太过开心,以至于一句话数不出来。

倒是沈如意开口:“真是太好啦,以后我们就是地经上的食肆了!”

就连站在一边的孙小吉都听到这一句,笑得合不拢嘴。

一阵风儿吹来,食肆众人迎着风,皆是轻笑出声。

真是太开心了。

待今日忙完,母女两个回了家中,沈怜雪才道:“团团,今日是不是要给你父亲写信?”

沈如意点点头,道:“娘,这个好消息告诉爹吗?”

沈怜雪想了想,还是道:“告诉他吧,让他也高兴高兴,那边定是焦头烂额,辛苦得很。”

沈如意说:“好!”

于是,在洗漱之后,沈如意坐在床边,开始一笔一划给裴明昉写信。

父亲,见信如晤。

近来汴京百花盛开,满城风絮,阳光明媚。

我与母亲整日在食肆中忙,母亲在尝试新菜,而我则在读爹爹留下的书。

祖母近来喜去钓鱼,长兄则勤勉读书,阖家皆平安。

有一喜报,今日有妙百味行会登门,准备纳食肆为备选,三月后正式入会。

如此喜事,同父亲说来,同喜同欢。

静候早归。

女儿如意拜上。

这封家书写得颇为正经,沈如意左瞧右看,很是满意,又同母亲显摆一通,最后则在名讳角落上寥寥数笔画了一只乖兔儿。

她捧着自己写的家书,感叹道:“不知父亲何时能归,我有些想他了。”

沈怜雪坐在女儿身边,正在给她打扇,听闻此言,沈怜雪目光微垂,轻轻抿了抿嘴唇。

久别之后,方可知思念为何。数月不见,才知思念尤深。

满心惦念,期盼早归,不过是害了相思罢了。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②

沈怜雪轻叹一声:“是啊,也不知何时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