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植珠(第3/3页)

白芜仔细观察了好一会儿,“就算开口处有沙粒,也不能说明它将沙子吐出来了,说不定是它觅食的时候夹进去的新沙子呢?”

“这里没有这样的沙子,而且这些沙子是我们亲手挑出来的。”

南遥将那颗沙子拿起来给白芜看。

沙子的特征如此明显,白芜就算想抵赖也不成了。

“还真把沙子吐出来了?上辈子珠农种珍珠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白芜不信邪。

他干脆拿过其中一个死了的白蚌,用刀从中剖开。

白蚌被剖开,里面的情况就容易观察了。

白芜很快发现,它靠近背壳那里的肉明显破了一个口子,里面什么也没有,沙子早已经无影无踪。

白芜傻眼,“哪里出问题了?怎么会这样?”

“是不是地方没放对?”

“不可能啊,你看我们取珍珠的时候,大概也是从这里取出来。”

“那还能是什么原因?”

对啊,还能是什么原因?

白芜苦苦思索半天,“难道因为我只划破它们的肉,没缝上?”

这个猜测一出,他又否定掉了。

又不是每个珠农都是外科医生,哪有可能将珍珠划开又缝上。

这个要求也太高了,而且成本也高。

他记得上辈子外面卖的珍珠贝也就几块到几十块一个。

南遥道:“不让它们动,会不会好一点?”

“这个方案可行!明天我们试试不让它们动。”

“今天还捞点白蚌回去?”

“捞!一次不行就来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我就不信,把这批白蚌都用完,我们研究不出来!”

接下来几天,白芜都在弄他的白蚌。

他第二天发现如果将白蚌放在地上多放一会,等白蚌多憋一会再放到水里,白蚌的壳就会张得格外大,更方便他操作。

第三天时,第一天处理过的白蚌已经全军覆灭了,第二天处理过的白蚌也只活下来九个。

白芜又在研究蚌肉,他发现贴着贝壳的两片肉其实都可以放沙子,只不过如果划开了,白蚌的肉很容易破掉,沙子在里面也待不住。

他将白蚌放到背筐里,再将背筐放进水里,限制住白蚌的活动范围,辅以人工投喂,不让它们乱动。

第四天,白芜尝试着塞完沙子后,从另外一个白蚌背部那层薄薄的肉膜中取了一小块,贴在塞了沙子那只白蚌破损的部位。

他依稀记得上辈子那些珠农有类似的操作,大概就跟植皮一样。

这次他好像真的成功了。

第五天他去观察的时候,发现活下来的白蚌居然有二十几个!

白芜继续重复昨天的动作。

他们连续折腾了十多天,每一天都有大量白蚌死亡。

白芜起码处理过三千个白蚌,最后活下来五十二个。

这五十二个简直是宝贝疙瘩。

白芜道:“我不放心把它们放到外面去了,看来得挖个池塘。”

“挖。”岸在旁边说道:“你之前不就说想挖个池塘种藕?这次正好一块挖了。”

“那我们挖个池塘,等这些白蚌再养几天,把它们挪到池塘里去。”

白芜这几天忙起来,都忘了看土豆。

他去房间里找锄头的时候,才猛然想起来,连忙去房间一角,掀开上面盖的兽皮,看里面的大土豆。

土豆居然真的发芽了!

白芜震惊得一时脑袋空白,愣了一会,才连吼带叫地朝外面喊,“哥!你快过来看,我的土豆发芽了!”

“真的?不是说土豆特别难发芽吗?”

白芜小心翼翼地将其中一个土豆搬出来。

这个土豆特别大,上面的芽也特别多。

一簇簇胖乎乎的芽像从里面伸出来的小爪子,白芜简单一数,这个土豆上面居然有十七簇芽!

岸拔腿奔进来,看白芜像抱着刚生出来的鸟蛋一样小心,不由也放轻了呼吸,“真的发芽了。这个土豆的芽好多啊。”

“好事,它们多子,我们多福!”

“那现在怎么办?我们要把这些土豆种下去吗?”

“种种种,今天就种。”白芜将土豆放回背筐里,“哥你在这里等一下,帮我看着,别动它,我去叫祭司大人下来。”

“叫祭司大人干嘛?祭司大人还没你会种地。”

“我跟他分享一下,看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南遥在窝里面。

老远看白芜兴冲冲飞过来,歪歪扭扭的,连平衡都不能保证。

南遥有些担心,快走两步想接住他。

白芜在离地面两三米的时候,直接变回人形。

他很少这样变,落到地上的时候,还摔了一下,差点崴脚。

南遥有力的手臂托着他的腰,帮他保持平衡。

白芜却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兴奋地抓着南遥的手臂,“土豆发芽了,你快跟我下去看看!”

“终于发芽了?”

“是啊,特别不容易,我打算今天就把它们种上。”

“你知不知道土豆怎么种?”

“呃。”白芜略微平静了些,“不太清楚,不过问题不大,既然它们已经发芽了,那说明可以种了。”

白芜想了想,又补充道:“我以前见人种时,他们是把发了芽的土豆切成几块,用灰裹一下,然后种到土里。”

他没有真正耕种过,但是看过不少视频。

托某些美食纪录片的福,他对许多食材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条件都有所了解。

他也看过土豆的相关视频。

南遥点头,“你心里有数就行。要把它们种到哪里?”

“种到小麦田隔壁,让南风和白雪看着,免得被小鸟祸害了。正好大蒜长得差不多了,把大蒜拔掉就可以种土豆。”

“我看可以。还用施肥吗?”

“不了。怕烧根,何况还要裹灰,我们情愿少弄一点肥,也不能把它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