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雪人(第2/3页)

一点也不咬牙切齿。

这样一句不掺杂任何感情的话,比无数辗转反侧的夜更叫李文演心痛如绞。

而周妙宛刚说完,好似又有一阵醉意涌上了她的面门。她脚步趔趄,松开了扶在门闩上的手,往后倒了好几步。

李文演深吸一口夜风中的冷意,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眼看她就要栽倒在地,他迈过了门槛,托住了她小臂扶住了她。

她已经晕得眼睛半阖了,脑袋随之一点一点的。李文演没想太多,见屋里无人,灯也无一盏,径直将她抱起送回了卧房。

脑袋刚挨上枕头,她便睡着了,呼吸均匀而平稳。

替她拉好被子后,李文演站在床前,低下头久久凝望着她的睡颜。

离开他之后,她应该过得不错。

她居住的小楼和部落正中的旗楼很近,附近的民居中,就她住的这里最像样子。

屋内的陈设摆件一应俱全,若是留心,还能发现她的小巧思。

她的脸颊也比从前丰润了许多,看着有肉了,整个人也不再和七年前一样病怏怏的。

李文演突然觉出了些自己的卑鄙来。

难道他应该期盼她离开后过得不好吗?

苦笑浮于他的唇角,他终是收回了目光,走出了她的卧房。

他没有走远,只静静站在院墙外。

雪下大了些,天边白茫茫一片。鹅毛似的雪花飘落在他的肩头,很快便积起了白霜样的一层。

雪越来越密,下了整夜。

风摇乱,雪肆意地飞,有雪粒子顺着他的鼻梁一路滑下,在他的鼻尖融化。

他寸步未挪,任由寒风瑟瑟刮来,积雪堆了满身。

再彻骨的凉意也浇不灭他的心火。

醉后的她尚如此决绝,他又如何在她清醒时,用自己的本来面目去面对她?

不自觉已过整夜。

天光乍破,堆雪般大团大团的云积在半山腰,些微的光透了出来。

小孩儿清脆的声音由远及近——

“沐姨姨,你真好……”

小姑娘摇着一个有些壮实的婶子的胳膊,笑嘻嘻地一路走来。

天还未大亮,但李文演目力极佳,只一瞥,他便发现这个小姑娘像极了谁。

他本能地呼吸一滞。

大雪中绷了太久,让他想走都有些迈不开腿了。

小姑娘手上捏着个黄米团子,边走边啃,眼珠子沿路乱瞟。

婶子拉住了她,不叫她乱跑:“好啦,回去吧,明天再来找俊俊玩儿。”

站到门边,小姑娘却突然停住了脚步,她说:“大雪人!那边有个大雪人!”

“哪呢?”婶子望过去,院墙外除了积雪什么也没有。

小姑娘眨巴眼,也没再说什么。

但是她真的看到了呀,好大的一个雪人,可是一回神就找不见了。

——

天是越来越冷了,可周妙宛的小楼却越发热闹了起来。

得有一年多没见的姜向晴又来找她玩儿了,她顺路来雪山寻一味药。

她挽着周妙宛的胳膊,絮絮叨叨:“今年我想在你这儿过年,可别赶我!一回家我爹娘就要催我嫁人。”

姜向晴比周妙宛大了六岁,之前一直仗着曾是先帝妃嫔的身份,不再嫁,乐得清闲。

可眼下皇帝都换了俩,这层身份似乎也无人在意了,她同年一起回京的许多姐妹都再嫁了人。

姜父的医馆也越开越大,攀亲的人一摞一摞地来,把门槛都要踏破。

她原本回京是为了找书商刻印她这几年来的心血,结果被家里催得头大,遂跑之。

周妙宛便道:“好呀,正巧最近我也闲下来了。”

谭世白和谭世文两兄弟也来了,只不过谭世文来叙叙旧便走了,谭世白倒是大手一摊,跟回自己家似的直接窝在了炉火前。

他说:“妙宛,你知道了的,自这小子成亲后啊,成天媳妇长媳妇短,我都懒得搭理他。”

周妙宛笑说:“表哥,你是不是在等我留你在这儿过年?”

谭世白坦然:“对啊,我如今是个孤家寡人,都无处可去了。人家小夫妻新婚燕尔的,我就不凑热闹了。”

周妙宛其实一直也觉得有些奇怪,她说:“表哥不像是会被名声所束缚的人,不可能因为所谓克妻的传言就终身不娶吧?”

谭世白状似无意道:“哪会呢?以前是心野当借口挡家里,现在心倒是定了些,只不过也一把年纪了,娶妻作甚,无端耽误人家。”

周妙宛亦是感慨颇多,叹了口气,拿来铁钎子把炉火捅得更旺了些。

周弦月才不管大人之间的感慨,她窜上跳下的,高兴极了。

她举着木头旗子从外面跑来,左一个“姜姨姨”右一个“表舅舅”地叫着,甜腻腻的嗓子把人喊得心窝都发麻。

她像个小炮仗,把不大不小的一方院子点得热热闹闹的。

由弦月玩闹了许久后,周妙宛去捉她。

“阿月——到时辰了,该习字去了。”

姜向晴眼睛一亮:“来,月月,姨姨来看看你的字写得怎么样了。”

弦月的脸还没来得及耷拉下来,周妙宛便道:“哪能你一来我就抓你替我教她呢,我给她请了先生了。”

姜向晴奇道:“居然真的能找到吗?”

她有此感叹并不奇怪。

虽说纳罕部已经和附近的城镇通了商,族中现在也零星有些外来人士,但是还没有听说哪的读书人来此定居。

周妙宛简单地说过了长流的情况,她戳戳弦月的脸蛋,说:“就是不用心,还写得一笔狗爬字。”

弦月不服气:“娘,我那天都听到了,你分明是要纳小郎君了,不是给我找先生。”

周妙宛无奈道:“你沐姨姨说嘴罢了,你娘我看起来像要给你找后爹的样子吗?”

她正色道:“人家本就家中落难,又是读书人,自有傲气在的,这种话可不许当着先生的面说,可知道?”

弦月不情不愿地哦了一声,踢着脚慢吞吞地挪到了书房。

长流早坐在了桌前等她,他垂眼,静静磨着墨。

外面的热闹,衬得这小小一方书房更为孤独。

仿佛人世间的喧嚣都再与他没有关系。

周妙宛仍是不太放心,绕过去悄悄看了一眼,见弦月确实乖乖坐下习字了,才放下心来。

姜向晴扒着她问:“什么郎君不郎君的?我不在的这会儿,你都开始寻找第二春啦?”

第二春?

周妙宛一口茶水喷了出去。

姜向晴的语气中透着些急切,她追问道:“我可是年年都巴巴地追着给你看病、改方子,有什么事儿可不许瞒我。”

她虽比周妙宛虚长几岁,但一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没有成婚、生子,所以有时说起话来更稚气些。

周妙宛没打算瞒她,这些年来,姜向晴实打实帮了她很多,从一开始初到月亮城,两人偶遇,再到现在,她们虽没有时常见面,但也很是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