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九章 培养消费市场(第2/2页)

目前辽东总人口接近一千两百万人,人均不过七八两银子的消费支出,这个数量还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

全旭笑道:“我告诉你,辽东有两三千座小学,几百座中学,十几座大学,学生加起来高达七八十万人,每个学生每年每人发两套衣服,这又是多大的市场!不是我小看你,你不种上几十万亩棉花或者亚麻,织出来的那点布匹连供应南阳、洛阳府都不够!”

听着全旭描绘出来的宏伟蓝图,不仅仅是唐王朱聿键的小心肝不听话的狂跳起来,就连南阳知府陈振豪也激动起来。

一旦南阳府经济高达发展,在整个大明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他将成为一枝独秀,在那个时候,想不升官都难。

朱聿键想到只要按照全旭的话来说,也就意味着只要他改善种植方式,把布织出来,银子就会像自己长了腿一样自动自觉的跳进他的口袋里?

这买卖,做得!

朱聿键想到这里,他朝全旭拱了拱手:“多谢侯爷指点!本王决定了,划出八万亩田,专门种植亚麻和棉花!”

“光种是不行的,还得建起纺织厂,招收工人,将它们织成布!”

全旭认真的道:“南阳城富人才有多少?就像衣服,如果一件衣服可以赚一两银子,整个南阳就多达一百二十余万人,那就是一百二十余万两银子。这么庞大的市场,需要你自己培养,要知道大河无鱼小河干,百姓手中没有钱,你把你的棉花和布,卖给谁?难道卖给我吗?建议你先种亚麻,棉花的投入太大了,本钱不够的话最好先别玩。”

朱聿键深以为然。

“种八万亩亚麻和土豆的话,保守一点,每年至少能为你带来三四十万两银子的收入,这收入提高了,是不是也该让老百姓分一点甜头?”

朱聿键认真的道:“我会在南阳各地办粥棚,多施粥……”

“没屁用!你能养他们一辈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以前欠你的旧账一笔勾销了,把租子减一减,逢年过节给他们发点酒菜……其实依我看,你干脆就把所有佃农都清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