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4/5页)

不爱哭也不爱闹,还不喜欢到处乱爬乱动,如穗觉得弘昼小阿哥就是最好伺候的小主子。

只是要把东西放在他熟悉和喜欢的位置,倒不是什么难事,她留心记着就行。

耿奕这边收拾好住下,那边钮钴禄格格带着弘历就过来了。

她住在附近的西山鱼池,也是在水边的宫殿,十分凉快。前头听闻还有一个极大的鱼池,里面养着不少漂亮的锦鲤。

钮钴禄格格看着这直接建在水上的万方安和,露出惊叹的神色来:“耿姐姐这里真不错,四面环湖,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了,不过这里比起京城实在凉快得很。”

弘历在奶娘怀里昏昏欲睡,被这边凉风吹着更是小脑袋跟小鸡啄米一样。

钮钴禄格格就压低声音道:“福晋带着弘辉阿哥住在上下天光,李姐姐则是带着大格格和弘时阿哥还有宋姐姐住在杏花春馆。可惜如今杏花都凋谢了,春天来的话咱们就能一起赏花了。”

耿奕就笑道:“这杏花不但能赏,还是能吃,也是一种药,被叫做中医之花,有活血补虚、祛风通脉络之效。还能滋养肌肤,祛痘消斑,外敷内用都可以。新鲜的能用,晒干后的杏花也能用。”

闻言,钮钴禄格格不由感叹道:“那可真是个好东西,回头耿姐姐要做了好吃要用的,别忘了给妹妹留一份。”

两人相视而笑,耿奕就道:“那要等明年春天才行,今年怕是等不上了。不止杏花,桃花也有一样的功效。”

雪玉膏卖了这么久,也该添点新鲜的上架才行,这倒是个好方向。

看弘历彻底睡过去了,钮钴禄格格就没多留,带着他回去歇着了。

弘昼在新房间的榻上也睡得香甜,都不必有人在旁边打扇,直接开窗就好。

凉风从窗外习习而来,别说弘昼,耿奕歪在软塌上都开始有点昏昏欲睡。

她打起精神,洗了把脸,换了一身衣裙,让胡嬷嬷和如穗留下看着弘昼,带着如玉就去上下天光串门了。

上下天光三面环山,前面是湖水,真正的上下水天一色。

前头的亭台楼阁一半建在湖上,后边还有一座三进的院子。

睡在后头的院子,在前头的楼阁纳凉,也是极为惬意的。

四福晋见耿奕来了,就笑道:“天儿热,咱们一路过来也累了,还以为妹妹这就带着弘昼歇下的。”

她直接带着耿奕去湖边的楼阁,楼阁有上下两层,下层是房间,若是嫌弃风大,在底下坐着就是。

二楼却是四面镂空,这时候坐在上头,凉风从四面八方而来,实在舒服极了。

玲珑很快送来茶点,因着天热,送来的是放凉的绿豆汤和绿豆糕。

搁的糖不多,有点甜却不会太腻,喝完又浑身凉快得很。

四福晋在院子里也比在府里要惬意许多,神色都放松了不少,笑道:“这园子宽敞,房间大多空着。后头安静之处就让弘辉做了书房,平日看书做功课也可以。开了窗能看见山中景色,又十分凉快。”

弘辉也是极为怕热的,在宫里就睡不踏实,这会儿下了马车过来,刚收拾好房间就躺下睡着了。

四福晋就让他睡一会再起来吃东西,书房那边已经让人先收拾着了。

高太傅这个先生只有弘辉一个学生,弘辉来园子了,他自然也要跟着过来,却不能住在上下天光,而是安置在西北方向的武陵春色。

耿奕她们住的宫殿都是连着九州清晏这一块的,武陵春色却是在另一边,去九州清晏颇为方便。

弘辉上课的时候就过去武陵春色,跟着高太傅上完课,再回来休息就好,两边互不打扰。

耿奕就笑道:“园子里确实凉快,弘昼在府里也是睡不好,有人在旁边一直打扇也不行,小阿哥们怕热这一点倒是像足了爷。”

冷不丁有脚步声靠近,就传来四阿哥的笑声:“像我什么?你们这是在背后编排我了?”

耿奕回头看见四阿哥也不意外,起身笑道:“哪里是在编排爷,只说几个小阿哥跟爷一样怕热,一到园子凉快了,一个个都睡过去了。”

四阿哥的神色也放松了不少,显然园子确实比京城凉快许多。

他点头道:“园子靠湖边,自然凉快得很。”

四阿哥坐下,玲珑就送来茶杯和点心,他喝了一口绿豆汤皱了下眉头,放下后就没动了,显然不怎么喜欢,绿豆糕更是碰都没碰。

也不知道是太甜了,还是他不喜欢绿豆。

见耿奕看了过来,四阿哥就道:“这豆腥味有点太重了一些。”

哪怕放了糖,不喜欢豆子的人吃着就有一股若有似无的豆腥味,怎么都适应不了。

耿奕若有所思,所以之前弘时不肯喝绿豆汤,难不成跟四阿哥一样不喜欢吃豆子,感觉有豆腥味?

耿-福尔摩斯-奕感觉自己真相了,难怪放了汤的绿豆汤都不得弘时喜欢,遗传这件事有时候还真的挺可怕的。

可是四阿哥受不了绿豆汤,却喜欢吃豆腐,豆腐不也是豆子做的吗?

只能说他吃不管直接用豆子做的,用豆子做的豆腐就可以。

她正想着,就听四阿哥道:“九州清晏后边,我打算开辟一个新园子,留一大片地来种下牡丹花种。花匠这两天就会过来,可能会有些吵闹,我让苏培盛约束他们不能乱走。你们也小心些,免得撞上了。”

耿奕听得疑惑,就见四福晋点头道:“爷,我记下了。”

四阿哥看了过来,耿奕连忙也跟着点头:“爷放心,这天热着呢,我不会出去乱走的。”

四阿哥好笑道:“你这不就从万方安和跑过来了?”

耿奕有点怪不好意思的,她还打算去钮钴禄格格那边看看那个大鱼池。

等弘昼醒了,她就带着孩子一起去,那么多锦鲤,看着一定很壮观!

四阿哥看耿奕的神色就知道她就是想去串门子,倒也没有到处乱跑的意思:“过两天花匠走了,你想去哪里都行。”

他只交代两句,很快就回去九州清晏,估计又要看折子去了。

哪怕四阿哥到园子来了,该处理的事还是得处理。

另外皇帝让人把不是特别重要和紧急的折子都送过来了,让四阿哥自个审阅后再送回去给他过目。

耿奕觉得皇帝这样来回送也挺麻烦的,四阿哥审完批阅好还不是直接写上折子,而是在旁边加两张条子,一张写上自己的想法,一张是应对之法,然后再送回去。

皇帝看过后觉得可以,难不成还让人誊抄一遍上折子,麻不麻烦啊?

不过后来她才知道,皇帝当然觉得麻烦,看完后感觉没问题就直接把应对的条子塞进折子,再送去给递折子的人。

大臣们看着条子上属于四阿哥的笔迹,对他的字迹简直不能更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