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长平之战,我能赢!(第2/2页)

不少人都对王霄呼喝,其中以挑衅叫嚣居多。

这事王霄表示理解。

因为无论是在任何地方,都会有排外的事情出现。

哪怕是在枪战每一天的美丽国,这个事儿同样也是非常严重。

王霄是外来的,而王翦则是秦国本地人。

这些来看热闹的观众们,自然是更多的支持王翦了。

王霄来到高台前,向着秦王他们行礼。

之后他转身走到了吕不韦的席位上。

吕不韦伸手指着远处大校场外面,指着那些欢呼雀跃的秦国百姓们说“秦人尚武,最重英雄。你若是赢了,就可以在这咸阳城内站稳脚跟。”

此时外面传来的惊天动地般的欢呼声响,成千上万的人都对着策马而来的王翦欢呼。

什么叫做天时地利人和,这个就是主场优势了。

此时还算是年轻的王翦,明显感觉有些漂了。

等到秦王起身发表了一番措辞,接着很快就进入到了正题之中。

比试的第一项,就是兵棋推演。

王霄与王翦所争夺的,是大秦太子太傅的职务。

简单来说,就是做大秦太子,未来秦王的老师。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关系到本地土著与外来务工人员之间,对于太子,对于未来秦王的影响力。

谁赢了,谁就能将自己的主张灌输到太子的耳朵里去。

也正是因为如此重要,所以这次的比试规模才会如此之大。背后代表着是两个不同的团体。

土著,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之间的对决。

按理说土著们占据着优势,因为他们哪怕什么都不做,只管收房租就能过的很滋润。

可就是因为滋润了,所以缺乏进取心。

而外来务工人员们,他们没有土著的先天条件,只能是选择咬牙拼命努力,因为除了成功之外,他们别无选择!

王霄与王翦的第一场比试,是兵棋推演。

就在大校场上画出来一大片的区域,选择的战例则是当年的长平之战。

负责做裁判的人都是秦国的将军,自然是以土著居多。

他们安排王翦为秦军一方,也就是当年白起的位置。

自然的,王霄被安排成了赵军一方,赵括的位置上。

这种明目张胆的作弊行为,自然是引起众人的喧哗与声讨。

吕不韦那边,甚至有名为李斯之人高呼‘直接判他输不就得了,何必自欺欺人做这龌龊之事!’

秦人这边也是要脸的,所以就给了王霄两个可以选择的补偿。

一个是可以增兵十万,另外一个则是额外获得一个月的粮草。

兵棋推演是很严肃的事情,能够计算的东西全都要计算在内。

这两个可选补偿,第一个看似增强了实力,可实际上却是个陷阱。

因为王霄处在赵括的位置上,手里有数十万兵马并不缺兵,他缺少的是粮食。

然而,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是。

王霄环顾四周之后,只说了一句“不用补偿,长平之战,我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