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赚钱新方法(第2/3页)

李队长倒是戴着眼镜,聚精会神:

“宋禾同志:上周收到你的来信,鞭辟入里的说明了当下社会还存在一些封建愚昧的现象,甚至工人阶级也被腐蚀……你这问题有些严肃,我们几位同志经过调查探讨,这才一直未能给你答复,希望你家情况一切还好。若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请及时给我们来信……关于你的文章,我们已经登载在十二月二十八,就是冬至这日的源阳日报上,也祝你冬至愉快,工作顺利。”

李队长读完,人群中又是一阵安静。

还不等村民们反应过来继续问,张秀娟和宋宁玉就联手把人给招呼走了。

“报、报社还给回信?”

“哎,我瞧宋家大妹自己也发着蒙呢。”

“这当然会蒙,要我上报纸我也蒙。你们说说,宋家大妹咋就这么厉害呢,咋养出来的?她娘要是还在,我保准得去取取经。”

一群人一边讨论一边离开。

宋禾心想她不是被这信给震蒙,而是被信封里的一张纸震蒙。

如果她没猜错,这应该是支票。

是稿费!

一开始写这封信时,宋禾本意只是想利用舆论让马伯阳受到教训。只要登上报纸,那么马伯阳指定没有空再在乡下折腾,甚至连丢失工作都是轻的。往后他要是想再对她们姐弟几个出手,也得有个顾虑。

可她万万没想到还有额外收获!

是了,她给忘了,这是有稿费的。

她一直不敢露出端倪,直到人都走了,院子只剩下姑姑一家时,宋禾才敢把信封里的那张纸拿出来。

宋宁玉好奇:“这是什么?”

李队长:“支票?”

宋禾点点头:“应该是稿费。”

宋宁玉手有些哆嗦:“多少钱呢?”

“18块。”宋禾清清喉咙,按捺激动的情绪。

!!!宋宁玉猛地吸气!

18块!可是18块!她家小禾写写字就赚了18块!

“乖乖。”张秀娟傻眼,声音有些发飘:“那以后每天写一篇,一个月得赚多少钱?好几百?”

宋宁玉小声喃喃:“这还当啥工人,抢钱都没这么快的吧?”

李队长看她俩越想越离谱,赶紧打断:“咋有可能一天写一篇,一个月能磨出两篇就不错了。这都是动脑子的事情,费心血晓得不。”

转头问宋禾:“你写了多少字?”

宋禾:“得有三千。”

李队长立刻换算:“一千字给六块。”

他自己写材料一千字都得憋许久,可见小禾这18块赚得也不容易,足足三千字呢。

李队长突然有些心酸。

人匆匆来,人又匆匆走。

张秀娟腰上围裙还系着,可见厨房中还有活等着她。李队长还需去琢磨自己的材料,明儿就得交到公社去。宋宁玉得回家看石头,人石头奶吃一半半,妈就跑没了,这会儿正哭着。

唯有宋禾一人,关紧房门在房间里狂喜!

来到这个世界后,她一直在为自己的生计发愁,她十分需要用金钱来满足她的安全感。

毕竟幼师这个工作只有公分没有工资,连一分钱的工资都没有。宋禾当时知道这个待遇后,还难过大半宿呢。

家里存款不超百,她心里就像有刀子吊着似的,毕竟她也是有远大志向的人啊。

跟千千万万的穿越少女一样,宋禾梦想着改革开放以后北上首都,买四合院!同时再囤几座房子,以后就能够靠房租养老。

可了解了现实状况后,她只能含泪把这个梦想默默放在心中。

毕竟她现在只是一个连乡下青砖大瓦房都不知何时能建起来的穷人。

至于空间里头的东西,不能卖,同时她也没这个胆子卖。

宋禾是个很惜命,很谨慎而且还不愿意吃苦的人。空间中的物资的确可以换钱,可换了后她一家吃啥?物资本来就少,哪还能卖呢。

同时,也别把现在的人当傻子看。

你这么好的米是哪来的,白面是哪来的,还有半点不浑浊的花生油是哪来的?唯一不吸人眼球的就是地瓜。

但她那个可是品种地瓜!一吃就露馅!

这个年代抓特务可是一大特色呢。

所以让她拉着物资去换钱这事儿就别想了,这做法危险。当幼师赚钱也别想了,勉强只能混口饭吃。

宋禾都快躺平认命时,哎!突然柳暗花明了,有了一条能够正大光明赚钱的渠道!

这可不就让她狂喜让她兴奋吗?

在房间跳了好几下的宋禾终于发泄了那股激动,可到了院子,还是没忍住抱着在啃地瓜的小妹“mua”了好几口。

“咱家小妹,运气贼好!总是能让姐姐歪打误撞赚到钱。”

小妹一脸懵逼。

只是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宋禾赚到了钱,但远在源阳市的马伯阳却丢失了工作。

源阳市运输队。

“看看,看看!咱们运输队都快出名了,我老郭这张脸都要丢尽了!”

一个穿着蓝色人民服的男人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桌上放着的正是今日的源阳日报。

“马伯阳和李燕请假时说的是什么?是父母生病,生重病!咱们运输队这么多人,就没一个人看出不对劲吗?”

底下人小声接话:“马伯阳父母是纺织厂的,所以他们夫妻没住在队里的宿舍,而是住纺织厂。”

这对夫妻也是奇怪,明明可以在队里申请房子,可还是要住在爹妈哪里。

老郭脑壳疼,一手叉腰,一手用力拍着桌上报纸:“那咋办,报纸上写着‘市运输队马伯阳’这几个大字,咱们队的名声都给带坏啦!往后一提到运输队,旁人可能就想起‘封建愚昧’、‘思想落后’、‘买女求子’这几个词!还找神婆!我找他爹的祖宗!”

旁边人这下不敢接话了,谁能想到这件事儿上了报纸。

说实话,队里也不是没有人会去买孩子?但那都是和人家父母谈好的,还要偷偷去乡下一段时间,假装是怀个孕、生个小孩才回来,半点不给别人嚼口舌的机会。

谁会像马伯阳一样,竟然找神婆算命,还光明正大的上人家孤儿家的门。

是的,最让人气愤的就是那几个孩子是孤儿,最大的那个才15岁,养着3个4岁的孩子。

这种是怎么一种家庭啊,他们猜都能猜到,那指定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条裤子轮流穿的家庭。

这种孤儿马伯阳都敢欺负,都敢上门明里暗里逼迫人家卖孩子,那真真不是人。

听说报纸上这篇文章就是那家15岁的女孩写的,字里行间都带着被马伯阳压迫的悲愤和痛苦,把一家人的悲惨遭遇娓娓道来,简直听者伤心,闻者流泪。

谁能想到这姑娘在一家子大人都去世的情况下带弟妹跨省逃荒,谁能找得到遇上这种事,这姑娘依旧积极向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