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三商邀请,再显镇国,斗诗之争(第2/5页)

“若是这两个王朝任何一个,这成本就是十万万两白银啊。”

“当真是有钱啊。”

许清宵彻底明白了,敢开出这个价格,能让三大商会这般疯狂,也只有这两个王朝能做到了。

下一刻。

许清宵眼中露出寒意,极其可怕的寒意,他起身背对着张如会,这寒意极其可怕。

许清宵不恨突邪王朝,也不恨初元王朝。

因为他们做的事情,没有任何错,大家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自己是大魏子民,自己肯定是帮助大魏,他们针对大魏是对的,反而不针对大魏,才有鬼。

可许清宵恨的是,三大商会的所作所为。

如此利国利民之物,不但不帮自己国人,反而帮助其他国家,坑害自己国家。

商人逐利没有错!

但这已经是卖国了。

这种人,当真是十恶不赦,这还是人吗?

依靠着大魏,做大做强,发家致富,可如今却卖国求荣,连畜生都比不了。

“如若真是如此,许某这第二把刀,就不会有任何情面了。”

许清宵心中喃喃自语。

他第一把刀,是番商。

第二把刀,是大魏商人,但考虑到很多事情,所以这第二把刀肯定不敢直接落下,必须要时机成熟。

只是三大商会竟然卖国求荣,许清宵就不得不提前布局了,而且一旦落下,这第二把刀,绝对是血流成河,也绝对会引来天大的麻烦。

所以自己必须要布好局,一点都不能出错,出错一点,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毕竟自古以来,能成为大商人的,有几个不是心狠手辣之辈?

得谨慎,万分谨慎啊。

一切念头收回,许清宵面容平静,随后转过身来,给张如会倒上一杯茶。

“多谢张兄解惑。”

许清宵亲自为其倒茶,后者受宠若惊,端着茶杯,小心翼翼地接过,随后一小口一小口饮下,明明就是普通茶叶,可在张如会心中,却比世间上最珍贵的茶还要好喝万倍。

“许大人,您这一番话,实在是太客气了,这哪里算得上是什么解惑,只是经验之谈。”

“许大人,张某的的确确敬佩大人,无论是大人为民,还是大人之才华,张某都无比仰慕大人,若能结识许大人,张某无比荣幸。”

张如会开口,他是真真实实的敬佩许清宵,并且仰慕许清宵。

创办桃花庵,就可以看出张如会的心,他也是一位读书人,只是没有入品,可酷爱读书,家中也有不少钱财,所以有许多生意产业,并且广结好友,只要是读书人,他都敬重。

尤其是许清宵这般,既有才华,又能为百姓立心之人。

“张兄实在是过誉了,论年龄,张兄比我年长不少,许某还要喊一声兄长。”

许清宵客气道。

面由心生,张如会的面相很不错,再者谈吐儒雅,许清宵有儒道神目,而且也有浩然正气,不说能直接分辨一个人是好是坏,但会有一种直觉。

这个张如会对自己的确没有任何私心,的的确确是崇敬自己,崇拜自己,仰慕自己,极为浓盛的仰慕。

有一句经典名言说的很对。

你永远不会讨厌一个仰慕你的人。

毕竟他欣赏你。

如果他很有钱的话,那就是榜一大哥了。

张如会是不是自己的榜一大哥,许清宵还不清楚,可上来就是各种礼品,最起码证明张如会有心了。

“担不起,担不起,许大人乃是户部侍郎,又是万古大才,这兄长怎能担当啊。”

张如会有些惶恐,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惶恐不是伪装出来的,许清宵看得出来。

“张兄,无论如何,您年龄比我大了二十岁,再者朝堂上我是户部侍郎,可在守仁学堂当中,我不过是一个普通读书人罢了。”

“公是公,私是私,张兄若入了朝堂,一声许大人,愚弟敢认,可兄长并不是官位,这一声许大人,愚弟不敢认啊。”

“这要是传了出去,岂不是显得我目中无人?不尊大小?”

许清宵如此说道,态度也很诚恳。

实话实说啊,人家四十多岁了,自己才二十岁,叫一声兄长绝对不吃亏啊。

再者还是自己的忠实粉丝,老大哥嘛。

“这!这!”

张如会的的确确很惶恐啊,今日他过来,想要认识一下许清宵,所以通过王儒,也就是许清宵的好友搭桥。

说实话他其实特别慌,怕许清宵不见,因为有些文人非常傲气,特别讨厌他这种商人,即便自己也是读书人,人家该不爽自己,依旧不爽自己。

当然如果用钱的话,可以砸出感情,可问题是,这种感情有什么用?只要自己有朝一日没钱了,人家还会理自己吗?

可没想到的是,许清宵不但见了自己,而且还一口一口兄长喊自己,无论许清宵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内心是爽了,又爽又感动。

什么是文人?这才叫做文人啊。

但真答应下来,他还是有点慌啊,毕竟人家是大魏最年轻的户部侍郎,再加上许清宵的威望等等。

喊自己一声兄长,的的确确令他有些不好意思啊。

只是,就在此时,王儒开口了。

他一直坐在旁边听,因为插不上话,现在总算是能插上话了。

“张掌柜,许兄为人谦和,最不喜欢的就是矫情,也看淡名利,不然的话,以此时许兄的地位和身份,我也高攀不起啊。”

王儒说了一句,夸赞许清宵。

此话一说,张如会也不矫情了,他做生意的人,最懂得人情世故,无论许清宵是真是假,最起码这一声兄长是喊了。

他也就应下来了。

“既如此,那张某就厚着脸皮,承一声兄长,许贤弟,愚兄敬重读书人,尤其是你。”

“这天下官员何其之多?张某见到的官员又何其之多?可像许兄这般的,张某从未见过,如今贤弟如此看重张某。”

“请贤弟放心,愚兄还有些家财,往后有任何需要帮忙,愚兄必极尽所能。”

张如会发自肺腑道。

许清宵如此给他面子,他也给许清宵面子。

“兄长客气了。”

许清宵微微一笑,结识一位有财力的人,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倒不是说要赚钱,而是一股自己的力量。

当然他也会给张如会好处,不会让张如会吃亏。

“承蒙贤弟不嫌,今日我也没有准备什么厚礼,这块玉佩,乃是兄长的贴身玉佩,名为灵阳宝玉,可以调理贤弟气血,百病不侵。”

张如会说话之间,取出自己的玉佩,交给许清宵。

玉石雕刻蟠龙,晶莹剔透,光看玉面就知道此物价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