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圣孙显世,三千大儒,震撼世人,许清宵铭刻道德经(第4/4页)

而这一次,天竺寺只用了三天。

很快消息再次传来。

有一品武者参与了辩法。

辩法失败,差点走火入魔。

这个消息传出,更是让天下人不敢置信。

一品武者参与辩法,居然差点走火入魔?

这就有些夸张了。

不过新的消息又传来。

辩法胜利后,佛门打算在东洲传教二十一天,二十一天后,启程大魏。

一时之间。

天下世人皆知。

一场新的风暴,又要来临了。

不过,本以为能安静下来的尘界。

就在第八日时。

北洲一条大深渊当中。

爆射出圣光万道。

一道宏伟的声音,自北洲响起。

“吾为王朝阳,圣人后代。”

“自幼世代入驻深渊,镇压地下妖魔千年。”

“今日,吾灭亿万妖魔,证道亚圣,为传承大圣人之学,携天地文宫,明日入大魏王朝,传教天下读书人,愿君子之意,生生不息。”

宏伟的声音响起。

从北洲响起。

传至天下五洲。

光芒冲天,整个北洲昼亮如白日,一座宫殿闪烁发光,如同一颗太阳一般,映照诸天。

可怕的圣威弥漫,伴随着恐怖的浩然正气,镇压百万里山河妖魔。

阵阵的诵经之声,宏伟的圣影凝聚在宫殿之上,显得端庄神圣。

而后。

人们发现,这座璀璨无比的宫殿,划过天际。

宫殿之中。

有一道人影。

但让人震撼咂舌的是,这道人影看起来极其年轻,约莫二十岁,与许清宵年龄相仿。

他身后站着三千读书人,每一位都弥漫雄厚无比的浩然正气。

皆是大儒。

这一次,五洲震动,不可置信地看着这一切。

一尊二十岁的亚圣,三千尊大儒?

这太不可思议了。

简直是离谱。

不到一刻钟。

大魏皇宫内,一道道身影走出,前往百官家中。

突邪王朝,初元王朝,也皆然震撼,连夜开启朝会,商议此事。

大魏吏部当中。

陈正儒望着这般情景,眼神当中,也充满着无尽的惊愕。

这太不可思议了。

超出常理范围。

其中必有异端。

东洲帝族,各大人物,纷纷咂舌。

南洲大山内。

赵元立在一座山头上,望着北洲的景象,他眼神当中,充满着不可置信。

“这世间,绝对不可能有如此年轻的亚圣。”

“还有三千尊大儒。”

“这绝对不可能。”

“不可能。”

赵元攥紧拳头,身为一品武者,他也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这太恐怖了。

二十岁的亚圣。

三千尊大儒?

怎么可能会有这种存在?

说逆天都难以形容。

中洲。

魔窟内。

吴铭眉头紧皱,不是因为北洲的情况,而是仙尸方才明显震动了一番。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此年轻的亚圣,三千尊大儒,巅峰时期的大魏文宫,也不过如此吧?”

吴铭瞬间意识到某些问题。

只是他想不明白。

西洲佛门。

伽蓝神僧望着北洲的景象。

不由双手合十。

喃喃自语。

“阿弥陀佛。”

随后,伽蓝神僧摇了摇头,开始念起往生咒,不知道在超度什么。

而大魏京都内。

怀宁亲王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一切,身子忍不住颤抖。

他早些日子就知道,有一个圣孙。

只是没有想到。

这个圣孙。

竟然……如此恐怖。

而京都内。

太上仙宗,如意器宗,归元阵宗,七大仙门,皆然沸腾一片,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震撼。

无尘道人更是立在天穹上,他负手而立,皱着眉头。

过了一会,无尘道人摇了摇头,深吸一口气,喃喃自语道。

“又起波澜。”

四个字,道尽一切。

而京都郊外。

一处池塘旁。

一名老者,将目光看向天穹,眼神当中尽是冰冷与憎恶。

这名老者,是荀子。

一位天地大儒。

他对这个圣人后代,仿佛极其厌恶般。

只是很快,他恢复常色,将手中鱼竿,丢进塘内,不由喃喃自语了一声。

“鱼儿莫要上钩。”

他如此说道,不知何意。

但。

京都内。

只有一个人,没有关注到这个。

此人便是许清宵。

倒不是许清宵封闭。

而是,许清宵正在铭经。

铭经过程将会忘却一切,元神进入天人状态。

他在酝酿,也在凝聚灵碑,自然不知外面发生了何事。

一直到翌日清晨。

终于。

许清宵酝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