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妥协(第2/2页)

这倒不是刘宝珠自吹,进入大营的两个月,她确实表现得很有韧性,大营里的生活虽已得到许多改善,但是比起家中豪富,吃喝用度无一不精的刘家,还是存在着天差地别的距离。

即便初时有些难以适应,刘宝珠也不曾有过任何抱怨或是嫌弃,时隔两个月后,她已经适应得非常好,端着碗蹲在地上,边大口的吃喝,边跟大家一起说笑时,任谁都看不出来她曾是个被娇养的富家小姐。

与的表现相对应的,是进入大营的时间更久的徐景月和张欣悦,至今还有些放不开,虽然已经在努力适应,但是想要彻底融入大营中的生活,仍然需要一些时间。

毕竟李常欣自己也能察觉得到,这姑娘完全是拿她当学习目标,为了能够学得更好,得到她的认可,可谓是抛开了一切。

这让李常欣感到颇为费解,她此前与这刘姑娘素无交集,直到对方被其老爹给送到大营,可是自打初次见面起,对方就是这么个反应。

若是陈凤琪知道这事,肯定会告诉李常欣,这种女孩有个统称叫做迷妹,特别崇拜偶像到一定地步,才会出现这种视偶像的言行为圭臬,想要追随并下意识模仿的反应。

穷人还在为一日三餐辛苦劳作与奔波,忙得一刻不得闲时,有钱有闲的人,才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

刘家虽然只是个地位不算高的商人出身的家庭,但是靠着刘承业努力钻营、结交下的强大人脉关系网络,再加上他身上还有个的从五品官身,让刘家在地方上拥有着不小的地位与影响力。

但是即便如此,刘宝珠在早早的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成为可以策马战场,领兵打仗的大将军时,她也早早的知道,自己的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以刘家的条件,注定没有能够实现的可能。

正当她不得不选择放弃那些在旁人看来,显得有些离经判道的理想时,却听到新帝那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的妹妹乐阳郡主,进入京郊大营正式从军的消息。

当她拒绝掉家人安排的亲事,还在向家人争取从军的机会时,又听说乐阳郡主在原州立下大功,兵不血刃的直接逼出一支上万规模的私军,并将那些私军全都拿下的重大消息。

这一切无不表明,只要能够得到家人的支持,女子从军,一样能够建功立业,甚至能取得比男子更强的功绩。

所以刘宝珠本已放弃的理想,因此而再次死灰复燃,坚持不愿按照家人的安排,带着异常丰厚的嫁妆嫁人生子,她甚至直接跟家里人说,只要能够换取一个进入京郊大营的机会,她宁愿将家里给她准备的嫁妆都送给乐阳郡主。

这才有了她爹因为被闹得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奉上一大笔银子送她进入大营的事情出现,对刘宝珠而言,这种正规的军营生活,正是她梦寐以求的生活。

周围都是些志同道合的同伴,让她不会再显得异类,说话做事都直来直去,纵然每天都会累到沾枕头就睡,一夜无梦,但是睡醒后的神清气爽,身心都很轻松的感觉,都让刘宝珠十分享受。

所以当李常欣还在暗自心虚,觉得有些对不起她爹的五万两银子时,刘宝珠是压根就没想过要离开的事,在她的心中,还怀着建功立业当将军的目标。

再三劝说都无果,知道刘宝珠这是打定主意要跟着她后,李常欣只好无奈的说道。

“好吧,有福你不享,你非要跟着,我也不劝你了,不过这件事,你要亲自跟你爹解释,要不然,他还以为是我收他的钱不说,还要拐/走他的宝贝女儿呢。”

李常欣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在别人眼中,其实也是个有福不享,非要自讨苦吃的人。

陈凤琪虽然狠心做出让李常欣北上的决定,可她表面上再怎么态度坚决,实际上心里的担忧,一点都不比安常煦少。

所以她在李常欣因达成目的而欢快的离宫回大营后,立刻安排人为北上之行做准备。

御字号制鞋作坊已经在生产的各种皮质的新式棉鞋,纺织作坊用南江书院设计出的纺织机,织出的毛线织出的成品毛衣毛裤行毛袜手套等产品,现在被直接征用大半。

那些本是相应作坊今冬的主打产品,可是计划都赶不上变化,肯定要以尽量确保李常欣的北上之行平安顺利为主。

安常煦也怀着同样的心情,对于陈凤琪大批征用那些物资的行为毫无异议,还在反复预估途中容易发生的种种意外,想要竭尽所能的准备周全。

接到消息的刘承业也在做准备,虽在选择妥协,任女儿进入大营从军时,就已经隐约猜到,女儿此去,很可能会选择一直留在大营,可是心中到底还是存在一些奢望,希望女儿在满足好奇心后,能知难而退。

现在的结果却是,女儿不仅没有退,还选择迎难而上,坚持要跟着乐阳郡主北上去边疆,让刘承业气得老泪纵横,却无可奈何,只得再次妥协,尽量多准备一些北上用得着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