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贤内助(三) 姨夫的支持(第2/2页)

沈灼笑着起身行礼:“多谢姨夫。”她就知道姨夫会答应的。这事她跟表哥说,表哥也会答应的,可这里真正当家作主的终究不是表哥,横竖姨夫都习惯了对自己有求必应,她还是直接找姨夫更好。

她拉着表哥兴致勃勃地外出,慕湛笑着对父亲说:“父亲,我先带夭夭出门。”

镇北王大方的摆手说:“去吧。”他巴不得小夫妻越恩爱越好,现在飞龙不在他们身边,正巧他们可以趁着这机会再生一个。

慕湛对父亲想法了若指掌,不过他恐怕要让父亲失望了,他早跟夭夭说定最近不生孩子了。

沈灼今天没骑马,而是跟表哥共乘一骑,两人小别胜新婚,恨不得时时刻刻地黏在一起。沈灼对慕湛说:“表哥,我想开几个兽场。”

慕湛问:“你准备开什么兽场?”

沈灼说:“我还不知道,我想先养鸡。”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不算,就知道养殖有多难了。在医学发达的现代,养殖场都要防不了牲口生病,更别说古代了。

因此沈灼想先从小牲畜试验起来,她也没什么牲口养殖经验,只能一步步慢慢摸索,以她的私房开办个养鸡场,即便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要是成功的话,可以给附近妇人提供不少工作机会,养殖场的工作总比种地轻松。她还办纺织厂,但是这里田地本来就不多,种得粮食都只能勉强糊口,谁还有闲心去种棉花?

再说现在纺织技术也没有改善,织出来的棉布质量都还比不上麻布,她也暂时放弃这一打算了,与其种棉花,还不如专心搞养殖。

等日后养了绵羊,她可以搞羊毛纺织,这也能当北庭的特产外销别的地方。沈灼前世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可那会国家扶贫政策深入人心,即便是小学生都知道想要改善贫困,就要找到一个当地的特色产业。

沈灼观察了很久很久,觉得放牧源远流长,精通养殖的人肯定比精通种地织布的人多,那就先搞养殖吧,养殖搞起来了,大家生活水平就能提高不少了。

沈灼跟着慕湛说着自己的初步规划,“兽场置办起来没那么容易,想要牲畜少得病,一定要注意卫生,普通人家是达不到这种条件的,与其每家每户散养,还不如我来开场,雇佣当地百姓来兽场做工。”

“这样他们手里有了钱,就可以买我们兽场出产的物品,也能购买其他商品,钱就活了起来,只有钱活了,这里才能真正活起来。”

沈灼的话让慕湛从惊讶到深思,他虽通读百家,但顾家、沈家都是经儒传家,慕湛骨子里还是儒家思想,他不怎么看得上经商,他之前经商只为养兵。

他从来不知道妻子对经商还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夭夭,你读过管子了?”

沈灼知道管子是神书,可没有表哥跟自己讲,这种书她还是不怎么看得下去,她摇头说:“没有。”她这点商学理念还是政治课上学的,这在现代都算常识了吧?

“这些都是后面的事了,现在主要是把炭薪林和兽场办起来。”沈灼深深叹息,她现在是觉得时间不够,什么事都想做,可无论做什么都要时间,她现在要抓大放小,先把重点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