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2页)

*

黄昏,红云漫天时,一辆轩车碾过夕阳余晖,无声停落至顺王府门外。

守在石阶下的王府幕僚随之上前躬身和气道:“谢大人,王爷在花厅中等您。”

谢钰颔首,并未多言,只随之入内。

花厅中,顺王似已经等待许久,自斟自饮至面色酡红,见到谢钰便招手道:“少师过来,陪本王喝上一杯。”

“是。”谢钰垂眼,端起搁置在案几上的银杯一饮而尽,方启唇道:“不知王爷唤谢钰来府中赴宴,所为何事?”

顺王眯着一双醉眼看向他,低笑一声,又抬手斟满银杯,像是自嘲似地徐徐道:“你曾也是我麾下最为器重的幕僚。与你围炉饮酒也是常事。如今时移世易,便连唤你来府中对饮,也必得有事吩咐。”

“究竟是何事,抑或是何人,让你我生疏至此?”

他未等谢钰答复,只抬手将杯中酒饮下。

银杯掷地,音色沉闷,如叩人心。

“抑或说,少师已不满如今的位置,想要站在更高处,俯视天下人?”

谢钰往后退却一步,避开泼溅至靴边的酒液,语声仍是平静:“谢钰从未想过。”

“先帝临去前,曾留下最为精锐的一支铁鹰卫,隐在暗处,蓄而不发,以确保这赵氏江山,不会落到外姓人手中。谢钰手中并无兵权,更未曾生过异心。”

“这是宫中秘辛。唯圣上与本王知晓……圣上对你还是真是毫不讳言。”顺王似是酒意上涌,以手支额,看不清面上的神情:“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少师认为站在陛下身边,比当本王的心腹更为有利?”

“王爷醉了。”谢钰垂眼:“谢钰不知道王爷何出此言。”

他语声略停,复又道:“若王爷在意的是洪齐之事。臣与洪齐不过是一段私仇,无关其他。”

顺王抬手自幕僚手中接过新奉上的银杯,看着杯中琥珀色的酒液晃动,如夜色浓沉。

“谢钰,相处了短短一载的养父母,真值得你做到此等地步?”

“若本王是你,反倒会感谢皇城司之人代为动手——毕竟他们的身份,才是你永远见不得光的软肋。”

谢钰沉默。

顺王亦不再多言,只眯起一双锐利的鹰眸,徐缓道:“既如今私仇已了,程门关之役,也该提上议程。”

谢钰颔首:“程门关之事,万寿节后圣上自会给王爷答复。还请王爷稍待一二。”

顺王执杯注视他良久,终是搁下手中杯盏,抬手对旁侧唤道:“班良。”

一旁的幕僚躬身上前,将一张画卷展开,递至谢钰跟前。

顺王的语声随之响在花厅内,敛了方才的锋芒,带着素日里爽朗的笑音:“本王有一远房侄女,与你年岁相当。如今尚未婚配。无论是门楣,才德,亦或是容貌,皆是上上之选,绝不会辱没了你。”

“谢钰多谢王爷抬爱。”谢钰却并未垂眼看那画卷,只敛眉道:“以臣的出身,不敢耽误旁人。还请王爷收回成命。”

“日前本王倒是听人提起过你一些私事。”顺王并不意外,只曲指叩着几面,并不在意道:“你养在外头的女子,无妨纳回做个妾室。本王的侄女出身名门,性情贤淑,识得大体,自不会如庸俗妇人般拈酸吃醋。”

谢钰握着银杯的长指骤然收紧。

稍顷,似是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遂垂手将袍袖落下,只平静答道:“谢钰不敢高攀。还望王爷恕罪。”

顺王面上的笑意收起,抬起一双鹰眸注视他良久。

似是明白强求亦是无益,终是一挥袍袖道:“罢了。”

他说罢,便端起案几上的玉壶,大步往屏风外行去,只挥手道:“谢少师似也不想与本王饮酒。那便趁着还未宵禁,早些回返。”

一旁等候的幕僚亦收起了画卷,对谢钰比手道:“少师,请。”

“昨日谢钰已宿醉一场,今日若再饮酒,唯恐误事。还望王爷见谅,待改日,谢钰定当亲自向王爷赔罪。”谢钰对那幕僚微一比手,亦抬步往府门的方向行去。

待那鸾铃声自府门前远去,恭送谢钰的幕僚也随之回到了王府的书房,对上首全无醉意的顺王躬身道:“王爷,谢少师已回返。”

说罢,又将谢钰说过的话,与顺王重复一次。

顺王缓缓捻动着拇指上那枚翡翠扳指,鹰眸微眯:“若说鱼死网破,倒也为时过早。可洪齐之死,必不能轻纵。”

他徐缓开口道:“迦南香,不必再送。”

“是。”幕僚躬身,徐缓开口:“属下猜测,所谓万寿节后再给答复,亦不过缓兵之计。”

“只恐,夜长梦多。”

顺王捻动着扳指的动作徐徐停住,眸底似有冷意渐起。

他抬手,自暗格中取出一沓火漆封口的秘册抛入幕僚怀中,一字一句道:“若是万寿节后,程门关一役被下旨驳回。便将这沓秘册送至陛下龙案之上!”

再锋利的刀,若是不听使唤,便是会伤到主子的凶器。

必不能留。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