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玉簪(第2/2页)

秋芜倒没被他的冷淡吓着,两人私下往来已有半年,她大抵摸到了他的脾气,知道他并不喜欢她常常提起别人,于是又添一句解释:“殿下教训得是,是奴婢想错了。九皇子自小在宫中长大,未曾经历过外头的风浪,自然不及殿下当初年少有为。”

外人都以为元穆安厚待这个早早失了生母的幼弟,她却知道,他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

外人又说他为人肃正,不喜奉承谄媚之言,对直言进谏者青眼有加。可在她这儿,却总要她说好话夸他才能气顺。

可见,这就是个表里不一的人,臣子们只看得见他好的一面,而秋芜看见的,全是他藏起来的那一面。

果然,元穆安抬眼看她,搁下笔管,放缓脸色,轻笑一声,道:“你自处理吧。”

横竖他是懒得理会还没成年的弟弟。

秋芜得了话,大着胆子执起那支才被他搁下,沾了朱砂墨的鸡距笔,在九皇子临的那几张字上,圈了一笔,又写下“尚可”二字。

其中运笔架构,与元穆安所写几乎无二。

她于书法上颇有些天赋,极擅模仿他人字迹,每每多看两眼,便能模仿得真假难辨。

她很少在外人面前展露这项本事,只是有一回,也是在这清晖殿,元穆安听说她读过两年书,会写字,便来了兴致,要她一边写字,一边受他的调弄。

她那时脑袋里全是浆糊,眼里瞥见书案上看过许多回的元穆安的字,不自觉中就仿着写了几个字。

他看后,扬眉捏住她的脸颊,吓她:“大胆奴婢,敢私自模仿我的字迹!”

秋芜那时还不了解他的脾性,满以为自己惹怒了他,连连告饶。

他佯装怒火难消,抱着她坐在案前,拉过九皇子呈上来的几篇诗作,板着脸道:“若想赎罪,便照我说的再写两个字。”

她不敢不从,连忙又拿起笔,依着他的意思写了批语。

不过仍是“尚可”二字。

倒是从那以后,他更不想看九皇子的那些功课了,统统交给她处置。

这一次,元穆安也任由她自己动手,待她写完,便摆手示意她下去。

秋芜从清晖殿出来,就见康成顶着一团笑脸,亲自捧了一只木盒送上来:“太子殿□□恤,特意命老奴备了赏赐,交给秋芜姑姑带回去。”

他没说到底是赏给谁的,只是当着秋芜的面,将盒盖掀开,露出里头摆得整整齐齐的一套文房四宝。

就在这套文房四宝中,赫然还躺着一枚镶金青玉簪。

那枚簪子乍看并不惹眼,可再看,便能发现玉质温润,光泽柔和,镂以花卉鸟纹,形态优美,线条流畅,丢在满宫贵人们的钗环首饰中,也算得上精品。

秋芜看了一眼,不知怎的,就想起殿中的元穆安头上戴的那一方青玉镶金远游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