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昊天金章(第2/2页)

然而张宝并没有这样做,他心中憋屈,面色铁青的匆匆离开。

秦笛也没有从后面跟着张宝,不晓得此人是否前往至嵊山,然后飞升大罗界。

他回到大秦国,将“昊天金阙大明殿”展开,化作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有了这件低阶神器的防护,即便暂时没有神阶大阵,家人也不怕敌人的偷袭了。

随即他又前往仙蔽园,观摩大道之根,揣摩张宝留下的十三卷《昊天金章》。

《昊天金章》毕竟是玉帝修行几亿年的心得,虽然内容不全,只有亮三成不到,而且有几卷是新近获得的道法,没有经过仔细的推敲,落在秦笛手里,还是价值连城!

别说具体的道法了,哪怕只有“索引”,也是有价值的!

到了大帝境界,可以管中窥豹,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几卷《昊天金章》,能帮秦笛节省大量的时间,提前结束对于大道之根的观察。

在他闭关悟道的时候,三个弟子庄冷、藿香、李秋水陆续出关,先后跨过仙王的门槛。

如此一来,大秦国实力大增!

当秦鸿、晏雪、顾如梅和三位新晋仙王,意气风发联袂走出来的时候,几乎吓坏了外面众多的仙人!许多人瞪大了眼珠子,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

“天呐!一、二、三、四、五!六位!竟然有六位仙王!”

“我是不是眼花了?大秦国怎会冒出这么多仙王?”

“嘶,前些年我见过仙子庄冷,那时候她还是五阶仙君呢!这才过去多久?怎么变成仙王了?”

“仙王乃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岂是轻易修成的?我停在仙君第九重,已经有五十万年了,至今不敢冒死进阶……”

“唉,我终于明白,为何秦仙王敢站出来,召开九次布道会了!只有秦仙王有这个能力!换个人都不行!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些年轻人能顺利进阶,离不开秦仙王的指点!”

“秦仙王博学多才,掌握浩瀚的大道,乃是世间少有的名师!”

“看见这些年轻的仙王,小老儿心里羡慕死了!”

“我跟你说,大秦国出现这么多仙王,是因为秦仙王闯入仙蔽园,得到大帝留下的仙丹!那些个九阶仙丹,只要吃一颗,就能让仙王提升一阶,让仙君提升两三阶!他把仙丹赏赐给弟子,那些弟子还不像吹气泡一样膨胀?”

“听你这么说,我更加羡慕了……不晓得秦先生是否招收新弟子?我们有没有机会,拜在他的门下?”

“别做梦了!我来到大秦国七万年,先后听了七次法会,从未听说秦仙王招收新弟子!据我所知,不单秦仙王不收徒,就连他的弟子,也不从外界收徒!”

“为什么呢?难道秦仙王不想将大秦国,变成名闻天下的大宗门?”

“我看他志不在此!他会像其余大帝一样,登上至嵊山,飞升大罗界,前往彼岸世界!”

“依我看,秦仙王乃是大帝转世,否则不会有这么大的手笔,一下子推出五位仙王级的弟子!就像当年各派的祖师,比如说镇元子,比如说太乙真人,那些人建立宗门,不过数百万年,便培养出一批仙王、仙君和金仙,建立偌大的势力。秦仙王做得不比他们差!你说对不对?”

“那当然,别的大帝,只会关起门来培养弟子,谁舍得召集大量仙人弘法布道?而且连续召开九次法会?每次历时大半年,讲道内容丰富多彩,简直就是仙界奇迹!”

即便是偌大的金仙界,真正的仙王并不多,总共不过三百多人。

常年住在大秦国星陆的仙王,不过三四十位。其余仙王来来去去,趁着大会间歇,返回自家宗门处理大事去了。仙王瞬移的速度很快,不在乎数千仙年的距离。而且没有人敢对他们拦路打劫!

那些金仙和仙君则不然,他们飞行的速度慢,不愿意在星尘海冒险,所以便居住在此地,静等下次法会的招开。他们的境界虽然不高,但毕竟是修仙多年,个个眼力不凡,说起话来,常常一语中的。

他们对秦仙王赞不绝口,夸他有大帝的风采!

对此,秦鸿并不在意。

他是曾经做过天帝的人物,在彼岸世界参加多次众帝大会,见过数不清的大人物,怎会在乎这些金仙的夸赞呢?

他在外面转了一圈,跟仙王明冕、金光煦、紫烟等人挨个交谈,然后回到大阵之中静心修炼。

转眼过去八千年,秦鸿进阶仙王第五重,重新祭炼了本命仙剑,进一步提升春秋圣火,做了一番精心准备,便悄悄离开大秦国。

他先去仙蔽园,与秦笛神魂融合,互通有无,拿到一份张宝留下的《昊天金章》手抄本,然后离开仙蔽园,前往“死荫谷”。

相传死荫谷有另一处天道之根,他需要观摩验证张宝留下的道法。

别说张宝留下的金章不完整,即便真的完整,秦鸿也还要前去亲眼目睹。

书山有路勤为径,大道无涯苦作舟。

既然大道无涯,那么仙人观摩天道之根,便形同于瞎子摸象,又如管中窥豹,只能看懂一部分,难以对其完全掌控。

换句话说,玉帝看到的天道之根,并非大道的全貌;秦鸿如果再去,将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从而得到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