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2页)

星文化的管理人用了百分之五的股份把沈朝挖了过来,彼时沈朝已经大爆,他和老东家叶子文化传媒和平分手,正式进入了星文化。

同时,星文化的管理人以沈朝作为对赌资本,向几个龙头公司和其他队星文化股份有购买意向的公司提出了对赌协议——要是沈朝可以在三年之内让星文化挣到十个亿,这些公司就要进一步融资扩大星文化。

而沈朝如果可以做到,那么他就享有星文化百分之十五的股权,加起来就可以控股百分之二十,成为股东。

而今年,也就是对赌最后一年,《从今往后》播放到中期,沈朝单人的各项利润已经达到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十四个亿,提前大幅度完成了对赌。

而作为奖励,以及和沈朝和星文化的合约要到期了,沈朝赢了对赌不代表这个优异并且头脑清醒的年轻人会留在这个公司,各项权衡之下,其他股东又分出了百分之五的股份想要留下沈朝这头吞金的猛兽。

最终沈朝拥有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和星文化签订了续约合同。

但就在签订续约合同的下一个月,星文化的宣传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沈朝早年的电影《四合院》过审了。

宣传部在得知这部电影的性质之后,飞快地联系了导演,希望《四合院》小范围上映或者最好不要上映,作为补偿,他们可以对导演做出一些资源倾斜。

这种电影对如日中天的沈朝没有任何好处,除了消耗他的名字,和给他打上一些不那么正面的标签,这不是星文化想要看到的。

当然这部电影能冲奖是最好的,但沈朝可以接到的大导演冲奖的文艺向剧本并不少,犯不着在押宝在一部男同向还被禁了四年的电影上。

沈朝要是愿意冲奖,那么整个星文化都会举全力为他打造剧本审核剧组。

只是沈朝还太年轻了,他才二十二,冲奖上阻碍颇多,很有可能不会成功,所以团队目前的重心并不在这上面。

上周的时候宣传部听到了《四合院》要上映的这个噩耗,他们整整和《四合院》的导演斡旋了一周多,但对方实在是太轴了——不轴也不可能当初愿意在四年前并不宽松的大环境里拍出《四合院》这种电影,还在被禁了之后,坚持每年坚持申请重新审核《四合院》。

好不容易上映了,这个犟导演自然不会轻易松口。

谈判毫无意外地破裂了,对方甚至因为这场谈判气得恼怒了,完全不顾及和沈朝多次合作的情分,直接申请取消了试点上映,要求全国上映。

沈朝这个名字在圈内就约等于钱,几十家院线闻风而至,给出了百分之十以上的阔绰排片,力求靠着沈朝这部出格的影片《四合院》大挣一笔。

事情尘埃落定,星文化很多人连熬了一个星期的班都无力回天,只能硬着头皮为上映后的宣传和挽回做好准备。

苏宣要是知道因为自己,让星文化这种业内大公司的所有人都陪自己熬夜,也不知心里会怎么想。

可能也会觉得自己是个非同凡响的糊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