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3页)

有了钱,她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随着店里业务的增多,没个车子太麻烦了,总不能每次去红星电视机厂拉货都跟别人借车子吧,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别人肯定不耐烦。

所以他们得弄个运输工具。

目前货车是不敢想的,要好几万一台,连车轮子都买不起。还有现在最流行的拖拉机,虽然要便宜不少,可对她来说也是天价。而且拖拉机有个毛病,速度慢,噪音特别大,叶蔓不是很喜欢。

算来算去,她手里这点钱,现在也就勉勉强强够买一台三轮车。

不过这也够了,三轮车运货虽然少了一点,但不用烧油,省钱环保。而且目前他们的出货量也不大,小县城城区面积小,三轮车也能满足平日的需求了。

只是县里并没有生产三轮车的厂子,供销社和百货商店好像也没见到卖的。

叶蔓便去找赵永安:“赵叔,你知道哪里有卖三轮车的吗?二手的也行,只要能用就可以了。咱们店里有个车子,平日里送个东西什么的也方便。”

赵永安想了一下说:“县里好像没卖的,得到市里去,你要是不着急,回头我帮你问问,看能不能找到个二手的。”

“成,那就麻烦赵叔了。”叶蔓点头,这样能省不少的钱。

今天的生意一般,总共来了六个客人,电器都已经修好了,目前也没什么事,大家坐在一旁聊天。

叶蔓问起了红星电视机厂的事:“赵叔,厂子里的收音机已经开始投产销售了吗?”

赵永安点头:“差不多,已经送了些到供销社那边,开始在县里销售了。”

“那卖得怎么样?”虽然不看好收音机,但这是厂子里的重点项目,叶蔓还是问了问。

目前,红星电视机厂可是跟他们这个小店息息相关,要是红星电视机厂倒闭了,他们也得为电视机和收音机的零配件发愁。

赵永安摇头说:“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他毕竟是离开了厂子,只偶尔回家的时候碰到老同事闲聊几句。

倒是一旁的钟小琴插话道:“我听叔叔提过一嘴,不是很好。厂子里好像准备将收音机推广到市里去看看,已经安排人去市里了。”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收音机的市场开始萎靡,属于夕阳产业了,这时候进入真的是找死。可惜这是刘厂长和一众厂领导决定的,叶蔓人微言轻,影响不了他们的决定,只能在心里叹息一声。

想到后世这些厂子的结局,叶蔓的心情不是很好,也没了聊天的兴致。

她看了一眼天色,见没客人来便说:“大家收拾收拾,准备下班吧。”

快五点了,大家将东西收好,拿着包就准备出门,四个人的家都在一个方向,经常是一块儿回去的。叶蔓走在最后,负责锁门。

她刚将门关上,背后突然窜出来一道气喘吁吁的人影:“叶同志,你们要下班了?”

叶蔓回头一看,惊呼出声:“庞……庞大哥,这个点,你怎么来了?”

庞勇叹气:“别提了,汽车在半路上抛锚,耽误了一个小时,就晚点了。你们这是要下班了?”

“没有,咱们进去说吧。”叶蔓重新推开了门,又叫赵永安,“赵叔,麻烦你帮忙倒杯茶。小琴和康平你们先回去吧。”

庞勇这时候匆匆忙忙地赶来,只怕心里是有了决定。

这时候自然要留有经验,能沉得住气的老同志了。

赵永安去倒了茶过来,递给庞勇。

庞勇也不客气,坐了整整一下午的车,他真是又累又渴,拿着杯子就将水给喝完了。

喘了口气,见时间不早了,他索性开门见山地说:“叶同志,我今天来的目的,想必你已经猜到了。”

叶蔓也没跟他卖关子,直白地问道:“庞大哥是同意了我的提议?”

庞勇没说话,直接用行动表明自己的决心。他将紧紧捂在胸口的包放在桌子上,然后一把拉开,里面露出一叠叠的大团结,整整三十多捆。

赵永安头一回见到这么多现金,惊得差点跌倒,反应过来后,他第一时间冲到门口,一把将门关上。这么多钱,要是被人盯上了怎么办?

叶蔓看了一眼钱,收回目光问道:“庞大哥,总共多少钱?咱们今天就把合同拟了,明天去厂子里将这笔钱交上去,下订单,你看怎么样?”

庞勇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说:“叶同志真是个痛快人,成。这里一共有31000元,详细的订单在这里,总共有18个类别的零配件,每样4000件。因为资金比较紧张,目前,先订比较常用的这批零配件。你看怎么样?”

这种变通的做法叶蔓非常赞同,一口气吃不成个大胖子,慢慢来嘛。

她笑道:“庞大哥你考虑得很周全,我算过了,账目没问题,咱们将合同签了,明天我就去厂子下订单。”

庞勇浏览了一遍合同,见没什么问题,签了字,将钱推给叶蔓。

叶蔓数了一遍钱:“没问题。”

庞勇舒了口气,又从包里拿出一沓钱,递给叶蔓:“叶同志,这是上次欠你的尾款,扣除掉我应得的600元提成,还有1400,你确认一下。”

这叠钱大部分都是五元,一元的纸钞,叶蔓点了一下:“没错。麻烦庞大哥了。”

庞勇摆手,然后握拳抵在唇上,咳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那个,叶同志,还有个事想请你帮忙。现在偶尔有人会去我店里买电视机和收音机的零配件,我现在手头紧,能不能麻烦你帮我赊个两千块钱的货,最迟这个月底,我一定将钱汇给你。”

叶蔓看着手里还没捂热乎的这一沓钞票,有些无语。

不过庞勇说得坦荡,他这次也确实掏空了家底,作为合作伙伴,小问题上通融通融也是应该的,生意之外还有人情嘛。

叶蔓点头:“好,你列张单子,要哪些货,我明天去厂子里帮你买了。”

庞勇大大地松了口气:“那就麻烦你了。”

……

电视机厂会议室里,刘厂长和其他几个主要干部都在列,不过大家的脸色都不大好看。

新一年厂子里启动了重新生产收音机,试图用新产品占据市场,重新创造效益的想法刚开展就遇挫了。

他们的收音机摆到县城百货公司和供销社的货架上,无人问津,半个月来只卖出去了三台。厂子的领导急上了火,拿着产品去找市里,可市里百货大楼、供销社上的收音机比他们生产的更好看,功能更多,价格还差不多。

有个相熟的领导,干脆跟他们说了实话,百货公司那边很不看好他们这个收音机。

所以他们这段时间生产的几千台收音机只能放在仓库里吃灰。

新的产品并没有能够拯救厂子,反而给本就经营不善的厂子雪上加霜。如果再这么下去,他们今年的亏损恐怕又是一个巨额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