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3页)

“程卿,你弹劾崔相懈怠朝政?”

弹劾崔奕什么都可以,弹劾他懈怠朝政绝对是开玩笑。

就连一向鸡蛋里挑骨头的御史,都对程云不满了。

他们这些御史整日吃饱了没事干,专门挑百官的刺,崔奕身为首辅被弹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弹劾他懈怠朝政还是第一回 。

崔奕自己都狠狠吃了一惊,忍不住扭头朝殿中那一脸凛然的大舅子看去,

大舅子又玩什么花招?

只见程云罗列了几桩事,确实是有拖延之嫌,从明面上看,他是首辅,内阁的事他有责任,可这些事大都不是崔奕经手的,而且偌大个朝廷,总不能谁出了事都找崔奕背锅吧?

在大家看来,程云纯属没事找事。

皇帝捏着下巴有些哭笑不得。

一边是心腹爱将,一边是尊敬的帝师。

很快就有崔奕那派的官员跳出来反驳,噼里啪啦陈述了一堆,言下之意是崔奕连媳妇都不要,差点日日睡在皇宫,你弹劾他什么都可以,绝对不能弹劾他懈怠朝政。

崔奕便知,程云这是警告他,婚前不许他再找程娇儿了。

程娇儿不知道自己亲哥哥在朝堂上跟崔奕掐了起来,私下也反省了自己,今后是断不能再去寻他。

她连着在家里歇了三日才缓过劲来。

三月初三这一日,正是惠风和畅,踏春的好时节。

一张请帖就在这个时候递到了程府。

絮儿打开给她瞧,程娇儿瞄了一眼那请帖的内容,脸色便凝住了。

请帖来自苏府,苏凌霜在城南洛河附近置办了一处宅地,前不久将它改造成了一间女子书院,今日便是开学之日,邀请京城所有名门贵女参加开学大宴。

昔日这位京城第一才女,曾让所有人仰望不及,如今才女虽跌落神坛,可大家依旧很好奇,好奇苏凌霜到底长得什么样,到底有多有才。

苏凌霜对外声称自己不再婚配,一心一意经营书院,让姑娘们读书益智,不局限于后宅。

此举得到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深切赞同。

为了给她撑场面,当今太皇太后苏氏及皇太后杨氏,居然纷纷下旨嘉奖了苏凌霜一番,皇太后杨氏也曾经是一位才女,特地亲手赐匾,一时引起京城轰动。

这一日少男少女纷纷涌入嘉楠书院。

苏凌霜,小子嘉楠,便取名嘉楠书院。

平心而论,程娇儿是不想去的,这种前未婚妻的身份,始终让人尴尬。

只是她也好奇苏凌霜到底是什么人,她是否真的打算放手?

三月三清晨,程娇儿带着人准备出门。

崔奕前不久给她派来一位老嬷嬷及两位年轻的女侍卫。

老嬷嬷姓郝,十分干练,不苟言笑,听说是很早之前伺候过崔奕母亲的丫鬟,出嫁后便在庄子上当管事,这么多年过去了,认出郝嬷嬷的人不多,崔奕便把她接回来帮衬程娇儿。

郝嬷嬷不仅人能干,还知晓许多崔家的世家关系,帮着程娇儿讲述了许多崔家故交,将京城世家的来龙去脉都给说得清清楚楚。

程娇儿一下子清楚了京城权贵的底细。

目送程娇儿的马车远去,刘蔚奔回书房凑到程云跟前,

“将军,今日您休沐,怎的不跟着去瞧一瞧?万一那苏小姐欺负了咱们大小姐呢?”

程云摆摆手道,“女人家的事得她自己去处理,我总不能日日跟在她身后,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做。”

程云近来在谋划一件事。

他在边关行军打仗,曾经救过一支镖师,他想起自家在京城有两间店铺,外祖家在泉州出海,得了不少海货,完全可以借助这些优势,开辟一条新的商道出来,让泉州的海货运送到京城来卖,届时一定风生水起。

刘蔚见他忙碌也不好打搅他,他实在无聊,便出门骑马跟着去了嘉楠书院,他还是有些不放心程娇儿。

嘉楠书院依小山而筑,修的典雅阔气,很有江南水乡的风格。

到了书院门口,地坪上停满了马车。

程娇儿在丫头婆子搀扶下,下了马车,一抬眸就看到皇太后亲笔题写的牌匾高高挂在上头。

“嘉楠书院。”

“哇,名字好好听。”

“你们可知为何取这个名字?”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个嘉楠二字是苏大小姐的小字,听说呀,是当年崔相亲自给她取的。”

程娇儿听到这,脚步一凝,心底涌上一股浓浓的酸味,脸色就跟着难看了起来。

郝嬷嬷见状在一旁低声提醒,

“姑娘别信了旁人的谣言,但凡有什么事,得侯爷亲口说了才信,侯爷是不会骗您的。”

郝嬷嬷是高门大户出来的,见惯了这些姑娘们争奇斗艳的伎俩,生怕程娇儿着了旁人的道,连忙提醒。

程娇儿心里虽然不快,却还是压了下来,跟随众人一道入门。

进去才知道,原来今日苏凌霜特地举办了一场小小的拍卖会。

沿着回廊到了中堂,这里立着一个神色傲然的丫头。

那丫头便掷地有声道,

“我家姑娘回京后便整理了闺阁和书房,找到不少过去的字帖书画之类,全部列在后面的梨花院,诸位可以去瞧一瞧,若是喜欢什么便可买下,姑娘说了,得的银钱全部用于那些贫苦孩子的束脩。”

“苏姑娘高明大义!”

“真是一片仁心!”

众人交口称赞。

程娇儿听着这话就觉得有些不对劲,随后跨入中堂跟着众人到了梨花院。

梨花院前面有一硕大的横厅,院子里有一颗参天蔽日的槐树,枝繁叶茂将整个梨花院掩在树下,满院清凉。

横厅之后便是一院梨花,落英缤纷,清香四溢,梨花院因此得名。

厅内是五开大间连着的敞厅,里面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架子,架子之上陈列着不少诗词画作,还有些许古籍。

许多姑娘少爷围上去观看欣赏,也有三三两两的聚在一面架子前,争相要买下那画作。

程娇儿沿着长廊缓缓往横厅走去,便听见里面热议沸腾。

“你们瞧一瞧,这幅画上有题诗,瞧着仿佛是崔相的手笔?”

“还有这里,这副书法气势超绝,署名修筠,哥哥,修筠是谁?”

“修筠听说是崔相的小字。”

“我说呢,这里也有崔相的落款,哇,哥哥,你说当年崔相与苏大小姐是多么情投意合呀。”

横厅内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程娇儿倚靠在一根柱子旁怎么都挪不动脚了。

苏凌霜这么做是为什么?

恰在这时,众人瞧见后院走来一位气质凌然一袭白衫的貌美女子,许多姑娘不由迎了上去。

“苏姑娘!”

“苏姐姐!”

“哎哎呀,苏姐姐,你干嘛把这些字画都卖掉呀,这不是你跟崔相情谊最好的见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