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我有多少次,都想亲手杀……(第2/3页)

当一条条鲜活的鱼在池水中摆动着尾巴,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好似连往日幽静空旷的皇城都沾染了几分热闹。

闻言她微微侧过脸,姣好的容颜在落日的余晖映衬下,更显姿容昳丽。“李大人觉得呢?”

李忧之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于是他笑了笑,放过了这个话题,投其所好道:“听说灵泉寺有一眼灵泉,里面养着几条白尾锦鲤,很是有灵。”他笑起来很是好看,有种风流倜傥、高风亮节的书生意气。然而皎皎却深知,他并非表现出来的这种高风亮节的模样。

但此时此刻,她面露兴趣,原本没什么精神的眼睛都仿佛有了发起了光,好奇问道:“怎么个有灵法?”

李忧之思忖片刻,道:“听说有一年轻女子,在灵泉前向白尾锦鲤许愿,倘若能寻得如意郎君,便吃斋三年。结果许愿不到一月,家里便为她定下一门满意的亲事。”

皎皎挑眉,“姻缘之事不可捉摸,说不定只是她运气好罢了。”

李忧之又道:“还有一老妇人,晚景凄凉。因而千里迢迢到了灵泉寺,许愿晚年能有所依靠。结果仍是不出一个月,她的一位远房子侄见她孤苦无依,于是将老妇人接到身边照料,为她养老送终。”

皎皎撇了撇嘴角,道:“或许是老妇人家财万贯,那子侄贪恋她的钱财而已。”

李忧之面露无奈,“还有一位中年富商,多年无子,于是重金为灵泉寺的金佛重塑金身,日日在灵泉前祷告许愿,最后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一子。”

皎皎又撇了撇嘴,还未说话,便被李忧之笑着道:“公主莫非要说,或许是他夫人在外求来的儿子?”

心底的想法被他拆穿,皎皎倒是没有半点恼怒,只是道:“你说的那些或许只是巧合罢了。”

“是不是巧合又如何?”李忧之道:“世人愿意相信,那么灵泉寺的灵泉,与那几尾锦鲤,便是真的有灵。”

“灵泉是否有灵,在于人,而非传言。”随着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徐空月缓步而来。

皎皎回身趴在栏杆上,仿佛没有看见。

隔着三步距离,徐空月的目光轻轻落在她身上,仿佛春日的阳光,不忍打扰。他俯身行礼,“参见公主。”

皎皎依旧垂眼瞧着水面,仿佛没有听见。

徐空月等了一会儿,不见她开口,心中酸涩一片,直起身子。

李忧之初入长安,恪守规矩,起身向他行礼,“不知摄政王前来,有何要事?”然而话语一出,仍是带了刺的。

“倘若无事,本王便不能前来了吗?”徐空月的目光又转移到李忧之身上,微微眯起的眸子里透着一股冷意,“倒是李大人在此,似乎也没有什么要紧之事?”

“李大人是本宫邀请而来,有没有什么要紧之事,似乎与摄政王无关。”沉默的皎皎突然开口,半分面子也没给他留,然而徐空月却硬生生受着,什么反驳的话也没说,只是微微垂落眼眸,显出几分孤寂寥落。

李忧之的目光从徐空月身上又挪到皎皎身上,便瞧见她眉心微微蹙着,像是遇到了及其厌烦的事,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倒是徐空月不请自来,半晌之后在桌边坐下,而后一挥手,自有人提着食盒,在桌上摆放了几样点心。“今日从观味楼经过,看到他们新出了几样点心,便带来给公主尝尝。”他一边说着,一边夹了一块放在小碟子上,而后摆放在皎皎面前。

如此刻意的讨好,却换来皎皎一声冷笑。她根本不予理会,目光在面前小碟子里的点心上短暂停留一瞬,又移到一旁的湖面上。

气氛一时有些冷,李忧之坐在一旁,安静地喝着茶,仿佛没有看到眼前的一切,又仿佛身边根本没有什么暗波汹涌。

唯有徐空月似乎看不到皎皎的冷淡,又为她夹了一块小点心,道:“我记得,你从前最爱吃桂花栗子糕了。”

皎皎眉心深深拧着,目露厌烦之色。“摄政王记错了,我从来不爱吃什么栗子糕。”

徐空月唇角露出一抹浅笑,细看之下,竟然有几分惨淡悲凉,“是吗?原来是我记错了。”

最终,他带来的点心皎皎一块都没有尝。

她坐在那里,即便目光没有投注在徐空月身上,眼角余光却仍能瞥见他坐在那里,默默拿起碟子里的栗子糕,自虐一般,一块一块吃下。

她再也看不下去了,烦躁起身,对李忧之道:“今日风大,李大人不如与我前去明华殿用膳。”

慧公主有请,李忧之岂敢能拒绝。从从容容向徐空月行了一礼,而后随着皎皎去了明华殿。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徐空月将盘中的栗子糕全部吃完,连残渣碎屑都不肯放过,仿佛他有多爱吃这种甜腻的东西。

等到盘子都空了,他静坐在一片黑暗之中。蓦地抬手,将桌面上剩余的所有糕点全部扫到地上。

碗碟破碎的声音响起,侍候在一侧的宫人立马跪倒一片。

一片静默之中,徐空月站起身,“将这里收拾干净。”说完他便走了。

他本是要出宫的,可脚仿佛有它自己的意识,顺着青石砖铺就的宫道,一路去了明华殿。

明华殿今日有客,所以灯火通明。徐空月即便没有入内,也能想到得到里面的情形。从前的皎皎就像是一团炽热的火焰,燃烧着自己,也温暖着别人。

而如今,她这团火焰终究远离了自己,或许将要给别人带来温暖。

翌日从明政殿回来,皎皎便看到宫人在兴安的指挥下,往明华殿的院落中摆放着一方鱼缸,里面漂浮着几朵莲叶,而莲叶之下,仿佛还有游鱼游动。

她微微拧着眉,问:“这是什么?”

兴安脸上的笑意在接触到她的不满之后,顿时敛去,“这是灵泉寺的白尾锦鲤,是……摄政王特地吩咐,要送到明华殿。”

皎皎面上的不虞更重,“谁准许这些东西搬来明华殿的?”

兴安被她训斥得一愣,不自觉放低了声音道:“摄政王说,倘若公主不喜欢,便不必搬进明华殿了,扔在明华殿外也是一样的。奴才是觉得,放在里面和外面,差别也不大……”

“他既然说了可以仍在外面,那么就扔出去!”皎皎眉目含着一股怒气,“不要放在这里,碍眼!”

她一向待身边人温和,还从未发过这样大的脾气。兴安不敢忤逆,连忙让人将刚抬进来的鱼缸搬了出去。

然而即便鱼缸被搬了出去,皎皎眉心的折痕仍然未能消除。她在殿内烦躁地走了一圈,便瞧见小皇帝兴致冲冲跑了过去。

小皇帝显然不知道皎皎正为此事发火,一来便兴致勃勃问:“听说徐将军送来了灵泉寺的白尾锦鲤,现在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