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半夜哭声(第2/4页)

苏糖完全没管跟在谢卓凯身后同时进入病房的4个科室主任,也没去理会院长等人仅仅斟酌了片刻,便实话实说道:“谢老先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右侧偏瘫,且语涩两年多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应该很消沉吧?哪怕有谢夫人陪伴,谢老先生应该也比较难以适应。”

谢卓凯:“……?”

谢卓凯一愣,努力回忆,这两年多里,每次去疗养院见到父亲时的场景。

谢卓凯下意识微微促眉。

他爸除却刚刚中风那段时间,精神状态不太好,之后每次见到他去疗养院都会笑眯眯和他说话,看着不像是什么消沉的样子啊?

难道,这医生真不行……?

谢卓凯心中有些失望,总觉得面前这医生似乎没他想象中的那么厉害。

然而谢卓凯万万没想到,他妈却眉头紧促,抬手将他拨到一旁,站在距离最靠近苏糖的地方,点头道:“对的,医生你说的没错。”

“这两年里我丈夫住在疗养院,经常唉声叹气。有时候我还会看见他将护工赶走,一个人单独坐在疗养院的草坪上背影萧瑟。”

谢母道:“我起初对这件事不太清楚,可过了几回我就知道了。”

“唉……”

谢母叹了口气,“我丈夫以前是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每天在公司里忙得风生水起,管着手底下上千号员工。可自打中风后……他不仅仅没办法管理公司,就连生活上也需要其他人帮忙。我丈夫以前就是个自尊心特别强的人。所以中风后,哪怕有医生和护工好好照料,我也每天都会陪在疗养院,但他依旧还会每天想着公司大小事情,闷闷不乐。”

苏糖点点头,谢父这种情况在整个社会,其实是很常见的。尤其在那些曾经在高位发号施令的人群中就更常见了。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很多曾经当官,当高管的人,退休之后,脾气会越来越大,甚至很多人会将往日里对外面员工发号的施令,用在自家人身上。

谢父之前管理着一家大公司,手下足有上千号员工听他号令。

如今瘫痪后,不仅仅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就连那些曾经只听他号令的员工,也改变听从对象,自然会让谢父心情郁结。

“中医有句话叫做‘三分药物,七分调理’。这七分调理之一,就是指平日里的睡眠,饮食,情绪,运动等等,其中情绪占比不可小觑。”

苏糖尽量将谢父的病情描述的简单一点,让谢母能够听懂:“谢老先生瘫痪后,恐怕长时间处于恐惧担忧之中,郁结于心,精神疲惫,所以这些日子才会导致明显的记忆力减退,精神疲惫。”

“谢老先生脉搏微弱,且长时间昏睡不醒,精神萎靡。这是郁结于心,忧思过度,体内精气受损的症状。”

苏糖声音不疾不徐,“正所谓惊恐伤肾,思虑伤脾,脾肾精气损耗。再加上瘫痪久久不愈,肾气虚衰。谢老先生需要先补精气,治疗好精气衰竭症之后,再进行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否则就算吃下去再多滋补的药物也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出现其他不适的症状。”苏糖给人看病时心无旁骛,因此完全没注意到旁边其他医生那怪异的神色。

尤其是肖主任。

作为中医科主任,肖主任在这一行干了至少有三四十年之久,看过的病人也很多。

和苏糖一样,他刚刚也给谢父把了把脉,同样得出了这两个结论。

——郁结于心,精血亏损,肾阳不足,是精气衰竭之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瘫痪久久不愈,是肾气虚衰之象。

肖主任摸摸胡须,这个叫做苏糖的医生年纪轻轻,手头上这份脉诊的功夫,却是半点也不弱于那些常年呆在门诊的老中医。

尤其对方还能从诊脉结果中,推断出谢父这两年情绪问题就更不容易了。

别看苏糖看病速度快,且结论推断的极为轻松,一副完全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患者病情掌握在手中的样子。

可实际上,正是这份轻松和速度,才让肖主任觉得苏糖极为老练,且身经百战,格外难得!

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本事。

肖主任看向苏糖的神色格外复杂。

哪怕苏糖此刻还没说出处方和治疗方法,单单这手脉诊和辩证,他便知道面前这个年轻医生不会太差。

“那请问苏医生……我父亲现在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治疗?”

谢卓凯瞳仁漆黑,眼睛一眨不眨望向苏糖道:“我来之前,听说苏医生给程生明的父亲治疗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对方父亲四肢瘫痪,口不能言。但现在已经能够自己梳头,且含含糊糊的说话了。”

别看谢卓凯平日里在华宁娱乐公司说一不二,但到底术业有专攻。

哪怕苏糖刚刚尽量用简单的词汇描述谢父的病情,他也只听懂了前面两句。

也就是他爸因为瘫痪这两年多时间里吃不好睡不好,每天想着瘫痪的事情和公司的事情,精气衰弱,所以体虚。

“苏医生,您说的这些道理我并不是很懂,但我父亲只是右侧瘫痪,状态看上去要比那位程老先生好的多。且两人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我爸年纪又比那位程老先生小上五六岁,按理来说整体条件应该更好。”

谢卓凯微微蹙眉道:“那么他是不是也能和程老先生一样,瘫痪的右边身体能够通过治疗,慢慢动起来?而语涩的问题,也能跟着得到大大的缓解?”

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习惯使然。

比起中间的过程,谢卓凯如今就想知道一个准确答案。

苏糖诧异的看了谢卓凯一眼,“谢先生性子倒是挺着急,这一点和您父亲挺相似啊……”

要不然这位谢老先生怎么会中风瘫痪之后,还每天想着公司里的事情呢。

绝大多数普通人生病了,那就是什么都不想管。

别说什么公司上班,就连一家人吃饭那都是外卖伺候。

“咳咳咳,苏医生……”

院长假装咳嗽两声,提醒道:“咱们还是先说谢老先生将来大概能够恢复到什么程度吧……”

院长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不管是好是坏,咱们都得心里有个底……苏医生,你就直接实话实说吧。”

院长之前并不是中医科的,加上很长时间都处于行政位置,并没怎么经常接触临床。

因此他只能暂时看出谢老先生的病情并不太好,比起那些中风后,通过几个月休养锻炼就能自行走路说话吃饭的病人。谢老先生到目前为止都没办法自行下床,且长时间处于精神萎靡的嗜睡状态。

院长心里打鼓,他有点怀疑六院可能拿不到那2000万的捐赠了,但又忍不住想万一面前这个小医生,医术高超能够治好谢老先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