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乾坤培元汤(三合一)(第2/5页)

…………

于是。

从这天起,一副名为乾坤培元汤的中药,在整个感染科流传起来。

无论是躺在病床上的新型肺炎患者,还是其他身患传染病的患者,亦或者是每天在感染科工作的医务人员,每天都会喝上一副乾坤培元汤。

如今的乾坤培元汤,是苏糖这些日子与肯特医生通过那21名癌症患者,研究过后的产物。

被苏糖按照人体阴阳,分为大汤,小汤两种,前者治疗阳虚,后者治疗阴虚。

除此之外,科室里的重症患者,还会由苏糖每天进行针灸治疗,激活人体细胞免疫力!

短短两天时间。

感染科众人便明显发现新型肺炎患者在好转,尤其是好些年纪较大情况较为严重的重症患者,明明之前眼看着无创呼吸机都快要不行了,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没想到这药喝着喝着,针灸扎着扎着,患者喘不上气,呼吸窘迫的情况,居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改善起来!

这让众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又万分惊喜。

尤其是感染科众多医务人员,在三天前见识过各种药物对新型感染患者效果不大,个个焦头烂额后。

面对眼前场景,嘴角都快咧到耳朵后方,合不拢了!

侯主任更是每天乐呵呵,感叹自己当时英明!

要不是他力排众议,启用苏糖这位新成员的药方,科室里的众多患者哪能好这么快?

听见侯主任不要脸的宣言,两天前跟在苏糖身后跑去办公室听了一耳朵的……

曾鸣:“……”

潘宇豪:“……”

好在面对新型传染病患者的好转,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除此之外,这两天疾控中心陆陆续续送来的48名花田小区感染者,众多感染科医务工作人员压力骤增的同时,却也不由庆幸这乾坤培元汤来的及时。

倘若不是这样,恐怕如今整个感染科早已被各种呼吸机与心电监护仪所包围,他们这些工作人员也会压力大到喘不过气来。

为此,感染区两个病区所有人全都很感激苏糖。

苏糖几乎走到哪,都能受到患者工作人员给予的顶级‘灼热目光套餐一份’,‘嘘寒问暖关心一次’,‘笑脸相迎高帽一顶’。

弄得苏糖有些不好意思的同时,却也不由自主嘴角微扬。

谁还不喜欢来自患者与同事的真心感激呢?

…………

120救护车。

一家三口正坐在救护车内,其中中年男人躺在床上带着呼吸机大口喘气,痛苦的汗水因翻身而从额角滑落。

中年女人表情难过,面色潮红,眼眶湿润:“咱们怎么会一家人都感染上了呢?明明你爸之前身体挺好,每天还能去游泳。怎么一下子就病倒了?”

“妈,别这样。等我们到医院就好了,医院有医生护士在那,我爸肯定用不了多久就会好。”年轻男人安慰母亲,却说着自己都不太相信的话。

最近这些日子,一种新型肺炎在全球传播,且速度非常快。

不仅仅他们家三口被感染,就连隔壁小区的住户也听说有好几个。

这种病症,轻型倒还好说,没什么太多症状,可是到了重症就会像他爸这样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双唇发紫。

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年轻人上网能搜索到不少相关新闻。

到目前为止,网络上还没有一列治愈患者。

只有各种充斥在网络上,某地发现几名患者,某小区发现几名感染患者等信息。

比起不怎么上网的父母,年轻人更觉窒息压力。

而且他还有点担忧单位同事,年轻男人抬手摸了摸自己从早上开始明显异常增高的体温,无奈叹了口气。前两天他还在公司上班呢,也不知道会不会传给同事。

“大宝,你说的是真的吗?”

大约是丈夫痛苦模样实在太过吓人,中年女人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期盼的望向年轻男人。

眼看着救护车里似乎马上就要上演泰坦尼克号的生离死别,坐在旁边的救护人员挠挠头上防护服,尴尬安慰道:“唉,刘女士,您别哭了。患者躺在病床上听见您哭,他不是更难受吗?”

救护人员:“况且我们六院现在对于新型肺炎的治疗还是有点心得,最近这几天住进医院的患者情况都好了不少。听我们工作人员说病房里昨天还有两个实力派唱将阿姨,下午在病房唱歌呢。想必钱先生用不了多久,也能好转。”

面对医护人员的安慰,中年女人低下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几乎每个医院的医护人员看见重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时,都会给他们安慰。

可是微星群里同样得了新型肺炎被送进医院的朋友却说,自己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差,前些天朋友还有心情玩手机,可是最近这几天不仅上线的次数越来越少,留言发出来的话也越来越让人绝望。

什么今天科室里又多了十几个感染患者。

什么隔壁感染患者今天做了气管切开。

什么今天夜晚听见了好多人在哭,听说有人快不行了。

什么我今天特别难受,呼吸好困难,带着氧气机感觉也喘不上气。

中年女人只要想一想就觉得眼泪又快要掉下来。

压抑气氛在救护车内流转,救护人员有点尴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只有年轻男人一边紧紧握着母亲的手,一边关切地望向带着呼吸机,闭上眼睛大口喘气的父亲。

好在救护车行驶速度很快,一下子便来到六院。

潘宇豪站在感染科2号病区门口接人,看着新来的一家三口,直接将人安排进了5楼最里面一间病房。

不需要潘宇豪开口说话,早已熟悉感染科新规则的护士们一个个手持体温计血压计等工具,拿着三张纸笔跟着走进病房。

测血压量体温填写患者基本信息,这些都是所有新患者入院时必须做的第1件事。

然而等到最后一项,填写问卷时,年轻人与中年夫妻两人就有些懵逼了。

“请问您平日里怕冷吗?有没有手冷脚冷的情况出现?还是手足发热?”

“您以前会经常因为精力旺盛而睡不着吗?”

“您平时喜欢洗热水澡还是冷呢澡呢?”

年轻人:“……”

中年夫妻两人:“……”

随着小护士们一条条询问,一家三口机械回答,一家三口每人手中很快被塞了一包黄褐色的中药,两个男人的颜色稍深些,中年女人手中的颜色稍浅些。

三人:“………”

小护士笑眯眯:“两位先生是阳性体质,阿姨是阴性体质。所以颜色稍深的这个是大汤,颜色稍浅的是小汤。这是我们感染科的独门秘方,另外潘医生还给三位开了其他药方,我们等会儿就过来给三位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