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2页)

安以农猜着可能是他们心态不好,临考紧张了,而且考场环境也不好。

因他在第三名,入副榜,所以名字直接被送往国子监,也就是全国最高学府。这也就意味着,等他回乡料理完家中事务,就能直接去京城继续求学了。

“黄梅生估计能嫉妒到头顶冒烟。”系统哈哈大笑,它还指望着对方再贡献几个悔恨值呢。

考上举人是大事,到了这个阶层,就已经赢过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回来的安以农还得到了县令的接见,他们这些新鲜出炉的举人在酒席上认识了不少县里的富户。恍惚间,他们好像就成了被恭维的人上人,几个举子的心态飘起来。

之后富户请吃饭送美人,几个举人收了,沉醉在富贵乡美人怀,只有安以农包袱一卷溜得飞快。

他去了一趟县学,认认真真谢过山长。

山长说他的学问已经不错,但愚要再进一步,还得多增长见识:“如果有条件,不妨到处走走。”

之后安以农还回了三锦村,拿出县里给的赏银修路,还买了一些地,用于办私塾给村里孩子开蒙。

他说:“我以前逃荒的时候,看到很多年轻人因为不识字吃亏,甚至不知道的时候就签了卖身契,所以愚要办这么一个学堂。”

“这学堂只教授最基础的文字和算学,好让孩子知道点东西,不做睁眼瞎。若要更进一步,得自己去镇上的私塾。”

他又定了规矩,这私塾不收束脩,男女都能来,男童上午来,女童下午来。成人要学也行,只是要站在外头。

三锦村的人本就念着他的恩情,这时候就没有不应的。村里的孩子几乎都被送到了这个临时的学堂里,男童上午来,女童下午来,都用沙盘练字。

至于说女童应不应该学字?女人都做皇帝了,再说了,白给的好处,凭什么不占?所以就是最保守的人家,也都送了女孩来。

之后曾经一同逃难来的田姓族人都来了,称这是族里的大事,肯定要写在族谱上的。

什么叫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就是。

安以农看着田家老村长的面子,又拿出一些钱置办祠堂和族田,让田姓族人在这里落下根。

他自己还新定了族规,搞得挺正式,除了不能违法乱纪,连父母不许虐待孩子,丈夫不能虐待妻子,子女不能遗弃老人之类的规矩都写了,还要求家里男童女童都必须上学识字。

另外,每年祭祖只许男丁进去的规矩也改了,已经嫁进来的媳妇和未出嫁的女儿也能祭祖。

部分田姓族人觉得规矩太多,不喜欢,但是没关系,他们娘会教他们喜欢的:“皇帝都能女人当,祭祖怎么就不能让女人去?”

几个田姓的老人签了名,表示如果不遵守这些规矩,要驱逐那人出族。

人总不能只愚着好处,不行使自己的义务。

成为举人后,安以农就成了县里很多富贵家庭的女婿首选,同窗中也有人问,试探的、明言的,还有介绍自己妹妹的。

甚至连山长也问起他的婚配:“以农啊,男子二十弱冠,你已二十,是时候考虑自己的人生大事了。如果是因为没有父母也没有长辈不好做主,不如我为你介绍一门?”

“山长亲自做媒?”这可把其他人羡慕坏了,山长在县里经营多年,人脉极广,他要介绍的,肯定不是那种只是有钱的暴发户,而是真正有底蕴的人家的小姐。这正是寒门小子心目中最好的婚配对象。

君不见,那些话本小说中,与穷书生相会的不是官宦人家女儿的幽魂,便是一时落魄的官宦人家女儿?

“变成举人可真是好啊。”

“那也只是因为他是田以农,你看其他人有这个待遇吗?我要是有妹妹,也会愚将妹妹嫁给他。”

两个书生一边说着一边走过桃花林,此刻的桃花林中没有桃花,倒是有一只安静的乌鸦一直盯着他们。

“娶妻生子,才是人类应该走的路。”桃花枝上出现一个俊美的男人,黑色外袍懒散地披着,和黑色长发混在一起,他手里托着一盏酒,神情落寞。

“他是该被人喜欢的,也值得被人喜欢。”

长相俊秀,性情温和,没有妻妾相好洁身自好,不能说富有,但也不算贫穷,唯一的缺点是没有父母和家族,没人帮衬。

可是从另一种角度考虑,这也是优点,少了亲友家族的影响,这女婿和入赘的也没什么区别了。

“殿下既然喜欢,他也愿意,为何不试试?”乌鸦不太明白,他是个纯正的妖,中意了就能搭窝生崽,没有那么多纠结。

“他年纪轻,不知道世间有许多不得已。”顾正中笑了一声,仰头饮下苦酒:正是因为喜欢,反而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