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三章合一(第3/5页)

按着会务流程,大比武共分为两天,第一天是技术考核,分为上下两场,上午是理论知识考核,下午是动手能力考核。第二天是产品考核。

不过在上午开始前,有一个简短的开幕式。

前一天大家就收到了通知,要求所有人八点到达招待所的大会议室——这里就是理论考核的地点。

一大早,何熙就被张慧丽和余芳华叫醒了,三个人匆忙洗漱完毕后,就跟海州厂的人汇合,吃完饭就到了大会议室。

这会儿已经人满为患。

张慧丽眼睛还有点肿着,是因为昨天何熙跟她说了自己的身世,这丫头居然哭了一夜。

不过这会儿她已经不提这事儿了,而是跟何熙普及:“足足十三家厂子,刚参赛队员就六十五名。加上后补还有领队之类的,今天这屋子里得有一百多人呢。”

何熙点点头:“声势浩大!”

工作人员早就将各个厂子的位置安排好了,王主任提前到了,这会儿瞧见他们来了,就领着海州厂的十三个人坐在了会议室的中靠后位置。

坐下的功夫,何熙看了看领导席,上面摆了七个牌子,最中间的一个居然是机械部的副部长张俊,后面的还有几个名字,譬如国际合作司司长潘少华,教育司司长雷诺等等。

倒是没多久,她身后容城厂的人到了,几个小丫头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

“张俊副部长也来了,这次真的是特别重视。”

“可不是吗?你想想,刚来参加的厂子就十三家呢。不过,你们说这次哪家能赢啊。”

“反正咱们不行,主任不是说了吗?像咱们这样的,什么海州啊,新河啊,六建啊,就是来参观学习的,赢是一点可能都没有的。”

谁也没想到,居然还被点名了。

余芳华岁数大,何熙有底气倒是没什么,张慧丽总有点不服气,何熙觉得她肯定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面三位年纪不大,话不少,已经开始在一一分析战力了。

他们认为最有可能的还是阳城厂、康州厂和江城厂,不过对于后面的名次,倒是各有不同意见。

其中一个说话清脆的跟切萝卜似的小姑娘说:“反正我的目标就是不拿倒数第一。”

结果几个小姑娘居然都是异口同声:“那倒是,多丢脸啊。”

“不过不怕,有那个厂在呢!”

大概是心有灵犀,她们说的隐晦,偏偏张慧丽就这时候扭头了,正瞧见中间那个在冲着何熙她们的背影努嘴,这意思还不明白吗!

他们觉得海州厂倒第一!

张慧丽立时眉毛都竖起来了!“什么意思啊你们!”

何熙扭过头去,就瞧见这三人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张慧丽逼着问:“快点说出个道理来,我们海州厂虽然不如那三家,可也不差,你们凭什么这么说我们?否则,我就去组委会告你们。”

这是真吓着人了,容城厂中间那个小姑娘终于说话了:“不是,我们就听说你们顾问换了个初中毕业生,觉得……”

这后面的话不用说都知道,初中生能教出什么水平啊。

张慧丽那个气啊,何熙有多大的本事,没有比他们更知道的了,她立刻就想解释,却被何熙拽住了:“行了,废话没用的,吵起来不好看。赛场上见真章!”

张慧丽哼了一声,想想还是听何熙话了,不过还是安慰何熙:“何熙,你别生气,我们知道你有多厉害的。”

后面那三人可没想到,前面这个特别漂亮一看就很小的女孩居然就是何熙,她们三个脸上掠过了不可思议的表情,海州厂真疯了!

很快,开幕式就开始了。

其实这个环节很套路的,主持人宣布一下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张俊副部长发言鼓励一下大家拿出水平赛出风格,就结束了。

随着主持人一声:“参赛选手留在厂内,其他人员到二会议室等待。”

整个会场动了起来。

只是何熙发现,不少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何熙因为长得好看,去哪里都没少被人看,但现在比刚刚进场的时候多了很多,显然不正常。

何熙扭头就看向了何国强,除了海州厂的人,只有何国强知道她的学历,这显然是他放出的话。

这招挺损的。

一个年轻的漂亮的初中毕业生,却当了海州厂的顾问。

你愿意相信她是天才,还是愿意相信她别有来路

什么都不用说,大家的猜测就能杀死人!

何国强显然自认为了解何熙的水准,压根不信她的本事,这是拿出了杀手锏,要赶她离开这个行当。

既然如此,那他肯定不会承认两个人的父女关系的,毕竟她现在是何熙,而何国强的女儿是何晴晴。

何国强正跟江城厂的副组长、技术科科长梁伟说话,抬头恰好看见何熙,果不其然,一副漠然的样子,好像从不认识,将目光掠过她,坐在了第二会议室中间的一把椅子上,笑嘻嘻地跟留下的两位负责人聊起了天。

这两人一个是国际合作司的司长潘少华,一位是教育司的司长雷诺。

何熙听见他说:“雷司长,你们今年这考题实在是太偏了,机器的排放、噪音和外观,我们真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潘少华很是爽朗,笑了起来:“这个你可冤枉老雷了,这个是我们国际合作司出的题!”

这么一说,不少人都感兴趣起来,康州厂的范爱军就问了句:“怎么是国际合作司出题呢?”

潘少华就说:“我们怎么就不能出,这不是跟国际合作有关系吗?不过,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今年的题的确不太一样,等会儿开考题送出来了,你们就知道了。”

这可是将期待感拉的满满当当的。

一时间,大家也懒得说话了,就等着题目。

等着指针指向了九点整,就有工作人员拿着一部分卷子过来,显然,潘少华对这题还是很得意的:“来来来,都看看。”

郑文华上前也拿了一张,何熙凑过去的瞬间,就听见有人的惊叹声:“这……这也太多了吧。”

何熙已经瞧见卷子了,内燃机行业涉及的工种有很多,不过在一线的,就是装卸、焊工、钳工、车床工和铸工。

所以一个参赛队伍里,一般会涉及到这五种工种。

何熙他们这次也一样,装配工杜勇、铸工吴太高、铣工余芳华、焊工张慧丽,钳工罗小军。

考试一组是五张卷子,每个工种一张。

之前何熙看过大比武的试卷,一般是时间一小时,二十道单选题,二十道多选题,二十道判断题。基本是一分钟一道题的时间分配。

但这次单选题、多选题判断数量都没变,却加了五道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