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章合一(第3/5页)

何熙喝了点粥,就舒服的睡下了,这一觉就到了中午,她悠哉的去食堂吃了午饭,这会儿厂区里已经张灯结彩,到处挂满了红条幅和红灯笼。

上面都是写着——庆祝海州厂赢的全国柴油机厂大比武第一名。

瞧着就跟过年一样。

到了下午,办公室就过来通知——开厂务会。

何熙名字也在列,就跟着一起过去。

路上碰见好几拨人,二车间的步镜音和热处理厂的袁晓雪是一起来的,邬大河倒是一个人走着,瞧见何熙,居然还紧走几步,赶了过来。

他这会儿可和一个月前不一样,那会儿对何熙都跟没看见一样,现在却是一副笑模样:“何顾问,这次你可是大功臣,海州厂底子弱,也就是杜勇、张慧丽、罗小军、吴太高他们水平还凑合,我可真没想到,能拿下大比武。”

表扬的几个人里,就差了一个余芳华,她是二车间的,邬大河就没提。

这意思太明显了,这是一车间的功劳。

何熙笑笑,没说话。

邬大河也不生气,在他印象里,何熙不爱说话,挺爱笑,应该挺好糊弄的。

他甚至还改换了步伐,从一步三台阶调整成了和何熙一个速度,愣是走出了猛汉刺绣的感觉。

他接着说:“这次咱们的零配件也卖的不错,单子跟雪花一样飞来,何顾问,我们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呢。”

何熙嗯了一声,恰好到了会议室,就直奔郑文华身边,坐下了。

邬大河倒是想跟过去呢,一看何熙左边郑文华,右边步镜音,他才停住脚,走到了平时的位置。

就是有点郁闷,何熙话太少,路太短,愣是没跟何熙套好关系——日后一车间肯定要生产隔音罩和限油器,那都是何熙的发明,怎么也不能太僵了,谁知道她日后有其他的发明吗?

这会儿人已经齐了,徐海信宣布开会。

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将这次大比武做个通报,让管理层都知道怎么回事。

徐海信倒是从头到尾,但凡有点闪光点,都着重交代了一遍,大家不知道拍了几次手掌,等着讲完这事儿,已经过去大半个小时了。

然后王川华才说话:“这次咱们真是打了个漂亮仗,我认为,该给参与的同志记功劳。”

“这第一功就是徐厂长的,你看,像我这样的,太过保守,对这件事就很缺乏冲劲,要不是徐厂长果断,咱们可拿不下ts1号生产线。”

徐海信倒是直接说:“我敢冲锋也是因为何顾问,这首功是何顾问的。”

王川华立刻笑着说:“那倒是,何顾问这一个月,将t185改造成功,还培训了工人,刚刚比赛经过,我听着都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而且何顾问带领技术科研究的隔音罩和限油器,我刚刚问了问,已经定出去上万套了,这可是给咱们厂带来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我提议:咱们厂不是新盖了宿舍吗?得有何顾问一套。奖金也按着最高发,再有个厂长特别奖,您看看怎么样?”

邬大河立刻说:“我同意,虽然厂长特别奖从来没有过,但何顾问功劳大,这也不算违规。”

他俩说的激情澎湃,何熙在下面偷偷问郑文华:“厂长特别奖多少钱?”

郑文华直接用笔在笔记本上写了数字出来:“500!”

何熙看着那个数字,沉默了。

那边王川华和邬大河还觉得这提议很不错,还说呢:“厂长你看呢?”

徐海信直接说:“首先,功劳是何顾问,房子就算了,她不是海州厂的人,分海州厂的房子没有这个规矩。其次,隔音罩和限油器不是何顾问带着技术科研发出来的,是何熙自己的技术,跟技术科没关系,知识产权还在何顾问手里。”

“不过何顾问对海州厂很有感情,还是决定,和海州厂合作生产这两样配件。”

这话一落,王川华一个笑面虎都笑不出来了,“合作?”

“对,合作!何顾问是有自己的公司的,他们公司出技术,我们出厂房人力管理销售,组建集体公司,共同生产。我们在京城也咨询了部委,部委张俊副部长也是同意这种合作方式的。”

张俊副部长的名头一压下来,王川华就不能说什么了,不过他还得问:“怎么分成呢?”

徐海信说:“何顾问占三层,不参与管理,只分红。”

这跟五百块比起来,天地区别。

王川华想了想了解的数字,心都在颤抖:“这是不是有点过了,厂长,这是多大一笔钱,就这样将集体利益分给个人,是不是不妥当?”

徐海信早就准备好了:“这怎么是我们分给何顾问呢,这是何顾问选择我们生产,就跟我们马上要上的ts1号生产线一样,人家出技术我们生产销售,还是要付专利费用给人家的。”

他立刻批评:“王厂长,我觉得你还是要学习一下,这是风潮涌动的时代,老思想可是跟不上海州厂的新发展的。”“而且,大比武的事情你并没有参与,还是不了解何熙顾问在大比武中的作用。你的提议,实在是太过小家子气!”

王川华立时气了个仰倒!

这是明晃晃的告诫他,他没资格对何熙提出表扬,他不配。

更何况,那句学习,也让他警惕。

这是要抛下他?

如果原先,徐海信是真没这个本事的。他来海州才几年,王川华可在这里待了二十年了。

但现在,这么大的功劳下来,徐海信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在部委挂上了名号,海州厂没了谁也不能没了徐海信,他闹可是不够格的!

王川华是一边失落一边还不能得罪人,连忙说:“是,我是真该学习学习,岁数大了,有点跟不上。”

徐海信笑着说:“吃力的话,其实也不必勉强。”

王川华愣是没说出话来。

徐海信接着说:“因为ts1号将要落地海州厂,所以我们厂也需要做一些调整,我大体拟出了个方案,王云你给大家念念。”

王云就站起来说:“目前海州厂是两个装配车间一个热处理厂。我们拟定划分为三个分厂,一个集体企业。”

这可是大变动,不少人都竖起了耳朵。

“一分厂主要负责现有一二车间所有任务,由现一车间主任邬大河担任分厂厂长。二分厂主要生产ts1号,人选暂时不定。热处理厂不变,集体企业主要生产隔热罩和限油器,由现任二车间主任步镜音担任厂长。”

这决定一出,王川华和邬大河的脸色就变了。

听着他俩没变,但都变了。

首先厂子分出去,那就是各个厂长负责,所谓的分管生产的副厂长,也就是名头挺大,手中空空,你在总厂办公,还真天天跑到分厂管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