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三章合一(第4/5页)

何熙就送着他往外走,这会儿正事谈完了,何熙自然能聊聊私事,旁敲侧击地问:“我老听您说霍君,这位霍君是谁呀?”

胡勇连忙说:“你不认识他呀,他可对你和晴天机械特别了解,从你带着海州厂赢了大比武,一直到交易会发动机大卖,都是他告诉我的。他是泰斯集团驻京城办事处的代表,我们在部委碰到的。”

“他很热情,非但对夏国汽车行业非常熟悉,更是对国外汽车公司们很了解,一听我是东北齿轮厂的,就猜中我的来意,给我指了你这边。”

何熙还真没想到,作为霍知中的儿子,霍君从江城厂调回来后,居然没有进入部委或者企业,而是去了外资公司。

而且还是孟爱华的老董家泰斯。

何熙这会儿倒是有了底儿,起码知道怎么找人打听了,她就笑着跟胡勇告别。

等着胡勇离开了,何熙就去隔壁办公室找孟爱华,“你跟泰斯集团的人还有联系吗?”

一听泰斯集团,孟爱华本来笑着呢,脸啪嗒一下就掉地下了,她哼了一声:“没有,对这样的公司,我觉得我原先就是瞎了眼,居然为他们工作,我怎么可能去联系他们。如果真联系的话,也是挖墙脚,譬如汤姆他们。”

何熙递了颗橘子糖给她,算是顺毛:“那如果我让你去打听泰斯在京城办事处的一个人,是不是你很不愿意做?”

结果孟爱华一听眼睛就亮了:“你是说霍君吗?我去!”

何熙:……

大概是这个转变太快了,孟爱华也有点不好意思:“我不是对泰斯感兴趣,是对霍君感兴趣。你知道吗?他长得太帅了,在整个圈子里都出了名。我偷偷看过了,比顾孟平帅气多了,你要是不派我去,我已经准备自己想办法了。不过要是能成同事,那就更方便了。”

何熙:……

何熙郑重地跟她说:“那就去吧,但不是挖他来晴天。是他把胡勇介绍来的。”何熙把胡勇的要求说了说,孟爱华立时眉头就皱起来了,专业起来,“不对啊,他为什么这么关心我们的事儿,他是好意还是恶意?”

何熙其实和霍君并没有多少接触,她也判断不出来,他要是想何晴晴,何熙不让他来面试,但他直接守株待兔就行了,可他没有这么做。

他就是原地看着盯着,何熙干的事儿他都知道,却一直没出手,何熙有种感觉,他是在观察,甚至已经发现了何熙与何晴晴的不同。

而这次提醒胡勇,也可能是好意,也可能是试探。

何熙想了想就说:“我原先认识他,在何国强那里救过他,但是很快就失去联系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自己出面,所以想打听打听这个人。他到底是什么行事风格,什么性格?”

不过何熙也说清楚:“他很可能知道你是我派来的,他问你就承认。”

孟爱华可想不到何熙和霍君还有这样的故事,刚刚还挺兴奋的,这会儿也没那么兴奋了,皱着眉头说:“放心吧,我去打听打听。他真是很奇怪。”

何熙挺抱歉的:“你的理想型又变成工作了?!”

孟爱华倒是不在意:“男人如衣服,工作如手足,衣服可以扔,工作最重要。”

何熙:……

不过对于是否要揽下东北齿轮厂的这事儿,何熙还是很慎重的,她的确跟部委关系不错,也有了点小功劳,但是这事儿还真说不准。

但何熙怎么想,都觉得不能放弃这个机会,东北齿轮厂拿下,她的整车几乎可以提上日程了。

但她又怕这是自己得失心太重,所以只想好的,忽略了不利因素,何熙在办公室转了一圈后,第一次觉得不能只听自己的。

伍永城和王淑梅一回来,就冲着他们说:“我跟你们回去,我去海州。”

这会儿没有微信手机,没办法异地聊天,即便是电话,也不可能群里群策,何熙刚刚已经给徐海信,林志佳,张胖子和李仲国打了电话,将齿轮厂的事儿说了说,又说需要大家的意见,让大家齐聚海州城,今晚要聊。

到了海州,伍永城直接将何熙放到了她新买的一套房子里,又将王淑梅送回了青阳县。

何熙这套房子跟青阳县的那套一样,都是退休干部回家售卖的,何熙常年在海州出差,买下来平时住。

她进去后休息了一下,将自己的思路理了理,几个人都陆续到了。

只是何熙没想到的是,张千山居然跟着徐海信来了。

徐海信就说:“我想了想,这事儿我们几个高度不够,还需要有人从政策方面把握,所以见了张处长。”

张千山倒是不客气直接说:“我作为机械厅的分管领导,一是给你把我政策,防止你走偏,二是帮你找找政策,所以,一起过来了。”

这种事其实张千山没有利害关系,不参与也行,但他能来,何熙就很高兴,连忙道谢:“谢谢,请进吧。”

这是一套三室一厅,装修的非常简单,就是大白墙水泥地,但是何熙布置很不错,进来后倒是眼前一亮。

大家分别坐在了大小沙发上,李仲国帮着端了茶水来,性子急的张胖子就开口了,“都是自己人,你别客气了,水壶放那儿谁渴了谁自己倒,咱们赶紧讨论一下吧。”

“我琢磨了很久,怎么想都觉得这事儿应该试试。咱们国内齿轮厂不多,而且南河省没有,想要去发展别人,都需要时机。这可是送上门的,胡勇厂长还愿意,又是全国最大的,为什么不试试?”

“另外,我们最好的齿轮厂人家都看不上,强行给他们塞过去,我告诉你们,人家不会重视的,说不定没几年,这齿轮厂就被拆了,换上自己人,彻底没了,那太可惜了。还不如我们用了呢!”

这话说的是有道理,大家倒是认同。

“要不,我们再等等。就是等他们不想要了,我们再去争取,那样算我们接手不良资产。”

徐海信点头:“这其实是最稳妥的,但是,时不待我。何熙的整车必须要在84年之前推出,这是卡点不能拖后,还有两年多点时间,哪里有时间等?”

这是真矛盾啊。

倒是何熙,看向了张千山:“张处长你怎么说?”

张千山诚恳地说:“利弊他们都分析了,我是给你打个底,没有任何领导想要看到夏国汽车行业衰落。只是我们国家被限制的地方太多了,所以这是不得不权衡的结果,也是他们能够做到最好的结果。毕竟,如果不引进整车,我们国家还将用六十年代的技术,一直没办法进步的。合同被坑了,也是因为经验不够,这是与外面交流必经的道路,我们真的经验太少了,真的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