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2页)

衡哥儿、循哥儿都用力点头,是真的明白了。

魏曕挨个摸了摸儿子们的头:“平时不要乱花银子,真有什么想要的,过生辰的时候告诉父王,父王会送你们。”

孩子们都去睡了,殷蕙也跟着魏曕进了内室。

魏曕教导孩子们的时候,殷蕙认真地反思了一番自己对银钱的态度。

说实话,她那样大手大脚是不合适的。

世上有几个人能做到一地首富?

她生在殷家,被祖父宠爱有求必应,那是她的福气,而绝大多数的百姓甚至王孙贵族,都享受不到她的待遇。

纨绔子弟真的遍地都是,殷蕙只是舍得花钱,品行上并没有出差错,可她不能保证三个孩子也能富贵不淫。

她希望孩子们不必为银钱烦忧,但如果孩子们能养成魏曕的自律,那她可就太欣慰骄傲了。

所以,殷蕙很庆幸魏曕及时给孩子们上了这一课。

宁姐儿还小,领会不到父王的深意,没有关系,以后她会慢慢教导女儿。

通了发,殷蕙走到床边。

魏曕在看书,抬眸瞥她一眼,继续翻页。

殷蕙也没有说什么,坐到他旁边,再抬起他拿书的胳膊,从下面钻进去,依偎在他胸口。

魏曕便将书放到一旁,将她往中间抱了抱,无声地把玩她柔顺的长发。

“您今天说得都对,以后我也会监督孩子们,防着他们乱花银子。”

察觉他的态度,殷蕙抬起头,望着他的眼睛道。

魏曕的手便落到了妻子的眉梢,用指腹缓缓勾勒她的眉形。

他说的自然对,但孩子们能迅速意识到错误,要归功于她将孩子们教的好。

也许她也没有刻意教,孩子们自己会效仿父母。

二哥一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四弟那边的八郎,也有这个苗头。

富贵子弟多纨绔,殷氏生在大富之家,除了衣食起居过于精致讲究,品行可谓端正,不曾阿谀奉承出身高的,也不曾将穷苦百姓视为草芥。殷闻是她的堂哥,她却愿意为受了迫害的廖秋娘撑腰,廖十三只是殷家商队里的一个护卫,她敬佩赏识他的才干,热情举荐给他。

“我只会讲道理,这么多年,孩子们的起居都是你在操持。”魏曕握住她的手,“累不累?”

最后三个字,他问得很轻,也显得特别温柔。

殷蕙蓦地湿了眼眶。

她还以为,魏曕会因为宁姐儿让父王找娘亲要银子的那番话羞恼,亦或是为宁姐儿要去曾外祖父那里要钱的话而生气,结果他却问她累不累。

“哭什么?”魏曕失笑,抱着她坐了起来,将人完完全全地圈在怀里。

殷蕙拿他的衣襟擦眼泪:“不习惯,不习惯您这么温声细语。”

从重生回来,她就打定主意再也不动心了,只把魏曕当冰块儿人,结果这冰块儿却越来越像个活人,叫她难以忽视。

魏曕回忆了下,他只是问她累不累,这就叫温声细语了?

“那你习惯我什么样?”

魏曕随口问道。

没想到她竟然回答了一大串:“习惯您来后院就是吃饭睡觉,多余一句话都没有,更不会笑一下。习惯您冷冰冰的样子,连夜里那时候都不会说什么话。习惯您单独把衡哥儿叫到书房去讲道理,仿佛我没必要听。习惯您差事越来越忙,陪我的时间越来越少。”

习惯了,其实也不在乎了,至少这冷冰冰的人只有她这一个妻子。

可就在她那么习惯之后,他突然带回来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妹。

殷蕙一口咬在了他肩头。

她刚刚那番话,是哽咽着说出来的,越到最后哽得就越厉害。

有些控诉魏曕认了,譬如他确实面冷话少,可他何时把衡哥儿单独叫到书房去了?

正疑惑着,她一口咬了上来。

魏曕疼得吸气,等她咬够了自己松开了,魏曕再去看她,泪眼汪汪的,垂着湿漉漉的睫毛轻轻抽搭,那叫一个委屈。

魏曕也就不想对峙什么了,将人搂到怀里:“知道了,以后我尽量多陪你。”

马上就要过年了,他会抽一天,不带孩子们,只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