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争辩(第2/2页)

八贤王太明白黎家大郎的聪明劲了,这急着回家,恐怕是怕麻烦事惹上身吧,哎,这小年轻都知道趋吉避害,怎么这包黑子就说不通呢。

“行了,你前面带路吧,本王再去见见他。”

八贤王太了解包拯了,而就是因为太了解,才知道恐怕他是没办法打消包拯一查到底的决心,既是如此,他只能想想其他的法子了。

“包拯,若林家真有猫腻,你当真要将林家翻个底朝天吗?”

包公闻言,竟直接跪在了地上,他手里还拿着一本急信呈送给八王爷:“王爷请看这个。”

八贤王现在可太怕包黑子给的东西了,可不接也不成啊,故而他只能打开翻阅,却是个关于一个匠人生死的问题。

“这是什么?”

“十年前,李工匠在汴京城中很有些名气,他曾为林书善督造过林府,后为襄阳王的人请走,远赴襄阳修造冲霄楼,却未料客死他乡,这是他的死因文书。”

八贤王再一看,这李工匠哪里是客死他乡,分明是一出城就被人杀死了。

如此重重巧合,确实叫人心生疑窦。

八贤王捏紧了手里的急信,终于从牙关蹦出了一句话:“此事,你有没有同王丞相通过气?”

包拯缄默不语。

看这包黑子的模样,八贤王就气不打一处来:“你什么都没做打点,是奔着本王是个冤大头不成!”

不,包公心里摇头,他不找王丞相,那是因为知道王丞相乃是朝臣,而八王爷却是皇室宗亲,也曾是先帝托孤的顾命大臣,襄阳王若是谋逆,朝中第一个不答应的,绝对是八王爷。

包拯有一定的把握说服八王爷,但王丞相,他没有丝毫把握。

王丞相虽与他私交甚笃,但公事是公事,若知晓林家其中厉害,绝不会让他在这个节骨眼往深了查。

但八王爷不同,包公很清楚这一点。

最主要的是,所有人的命都值得珍惜,现下是查林家最好的时机,天时地利人和,吴家百余条人命枉死十年,若他放任吴玉贞出狱,他有预感,这案子绝对会比现在更加复杂。

“王爷,您就没想过,林家若真有卤石,林家米铺的粮价是如何一直做到最低价的?”包公见八王爷一脸气势汹汹的模样,忽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