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新邻居(第2/4页)

若是姜梨的沙钟真的能够有她说的那么精准,那她可以说是为自己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了。

杨京本是想问姜梨讨要图纸的,但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下去。

他想到那一天自己曾在姜梨制作沙钟的过程中看到了那张图纸,他自己本身就是记忆力极强的,那日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也已经记了个七七八八。

就算是自己不能完全复原,这不还有杨晟在吗,他可是原原本本的参与到了沙钟的制造,因此,再还原一架沙钟应该也没什么难度吧。

不过,这沙钟到底是不是如姜梨说得那般神奇,还得运到矿区,让专业的匠人对比一番才能知道。毕竟杨晟年纪还小,虽然下午的时候用燃香和沙钟的时间做过对比,但是对比参数太少,还是不够保险。

杨京的视线扫过在院子里的沙钟,开始考虑怎么才能够从姜梨手中拿到这件沙钟了。

第二日,杨京依旧是一大早的便出门了。

知道现在杨京已经有了正经的工作,姜梨也不去探究别的,出门的时候还耐心的为他准备好了外套和伞。

那天下雨,杨京许久未回可是吓到了她和杨晟,因此,那天之后,姜梨便会早早的为他准备好出门的行头。

“阿京,路上要注意安全啊。”姜梨站在门口,将手里的物品递给杨京,冲着他微微一笑。

杨京沉默的接过姜梨手中的物件,深深的看了姜梨一眼,仿佛想要将她的笑容印刻在脑中一样,随后,他点了点头,转身朝着福临楼走去。

见杨京已经出门了,姜梨下一个要收拾的人就变成了杨晟。

私塾里面要求是辰时三刻就要到学堂里,辰时五刻便要开课。

因此,杨晟也需要尽快出门了。

今天的杨晟是第一天上学,穿了一身锗色的小褂,配着一条深色的裤子,加上杨晟一脸要上战场的凝重神情,看起来别提多可爱了。

姜梨将水壶挂到杨晟的腰间,还往他的小书包里放了一方叠在帕子里的方糕。

“小晟,去了学堂要听夫子的话,还有要和同学们好好相处,要是被欺负了,一定要回来告诉我和你爹知道吗?”

姜梨有些担忧的看着还没自己腰高的杨晟。

她现在终于是体会到了前世那些老母亲的感受了。

看着自己粉粉嫩嫩的娃要去上学,一方面是欣慰他长大了,另一方面又是担心他会不会被欺负的复杂心理。

杨晟在他那个班里是年纪较小的孩子,同学基本都比他年纪大,长得也壮实,杨晟这孩子平时不声不响的,会不会受欺负啊。

姜梨想起了前世校园暴力事件,遭受暴力的孩子好像都是些像杨晟这样平时不爱说话不合群的孩子吧。

怀着满腹的担忧,姜梨牵着杨晟的手,将他送进了私塾里。

姜梨将杨晟送进去之后,也没有就回到家中,而是在私塾外面站了好一会儿,直到私塾里响起郎朗的读书声后,才转身朝家里走去。

走到家门口,姜梨正准备推门进去,突然就看到了一个认识的人。

“杨家娘子!”那人远远的看到姜梨,便喊了一声。

“张伙计?”姜梨迟疑的喊了一声。

“哎呦,这不是杨家娘子吗,杨家娘子,我给你找的这间房子不错吧,这些天住的可是舒适?”张牙人热情的迎了上来。

张牙人并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后还跟着两个男人。

这两个男人一个身形壮硕外貌粗犷,另一个身形颀长,容貌秀气。两个身材气质全然不同的人站在一起是看起来倒有几分违和。

姜梨在见到张牙人身后的两个人之后,便明白了他为什么主动迎上来。

若是她没有猜错的话,牙人身后那两个人应该也是要买房的。

想到这里,姜梨笑着开口了:“张伙计找的房自然是不错,完全符合我的要求,这些天住下来也很适应,没什么不好的地方。”

姜梨捧场,张牙人也是面露喜色,他投给姜梨一个感激的目光,冲着身后的两个人说道:“两位客官,这位杨家娘子就是前几天才从我这买的房子,我可是我们牙行里最实诚的伙计了,保证不会坑你们的,刚才你们看的那房,真是是这附近最好的了,价格也合理,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听到牙人的话,姜梨也是听懂了,这两人果然是来买房的,只不过好像没看上张伙计介绍的房子。

这些也不管她的事,她礼貌的和张牙人招呼了一声后,便转身进了屋。

门外,牙人还在和那两人谈条件。

姜梨回到家中后,便取出了之前买来的材料,开始为自己的沐浴大业努力了。

在古代,取水烧水都很不便,除了大户人家有条件可以天天沐浴之外,普通人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烧水先不说,光是打水,就不是一个省力的活。

姜梨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制作一个原始的抽水轱辘,让取水的活更加轻松。

而且做出抽水轱辘之后,今后杨京打水也能轻松一些。

姜梨也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每次自己起床后,总能看到水缸打满了水,院子里的柴火也都被劈得整整齐齐。

姜梨知道,这都是杨京做的。

但是杨京腿脚不便,自己身体又不好,让他做这些活,姜梨也很过意不去,她甚至还特意早起,想要赶在杨京起床前把活做了。

但是没想到,不管她起得多早,杨京都能在她起床后不久起来,把打水劈柴的活都做了,根本不让自己沾手。

这样反复几次,姜梨也便只能随他了。

抽水轱辘制作倒是不难,考虑到目前的生产力,姜梨也就只能暂时做出人力手摇的抽水轱辘。

姜梨抽出一张空白的娟纸,取了笔,细细的画了起来。

《木经》中也有类似的物件,那是灌溉用具,用于河流之中,但和自己用于水井里也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离开了东来村之后,姜梨的胆子也大了许多,改良起工具来也是更加大胆。

很快,图纸便画了出来,和《木经》里水车的图纸完全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

姜梨满意的吹了吹未干透的墨迹,图纸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她就该动手制作了。

叩叩叩。

姜梨刚把图纸收好,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会是谁呢?

姜梨起身,站到门边,朝着门外望了过去。

门外站着两个人,正是刚才跟在牙人身后的两个顾客。

“你们是什么人?”姜梨没有开门,隔着门问了声。

“杨家嫂子,我们是隔壁刚搬来的,刚才我们见过的。”两人中那个身材壮硕的汉子摸了摸脑袋开口了。

从门缝看去,那个身材壮硕的汉子摸着脑袋笑的样子,看起来还挺憨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