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X86指令集授权(第2/2页)

估计是实在看不惯方辰,居然能在这样的场合悠闲自在,比尔盖茨和乔布斯拥着一位六十多岁,头发已经白了的老者,朝着方辰这边走来。

等看清老者的样貌时,方辰笑着站了起来,并绕过桌子走了过去,做迎接状。

平日里闲暇无事,方辰会找一些值得他注意的人的照片和资料,以免得自己落入像今天乔布斯那样尴尬的境遇。

倒不是说,他怕什么不礼貌啊,尴尬之类的。

他只是不想像个傻子一样,周围的人都知道这位是谁,偏偏你不知道,那岂不就像个傻子。

而且这位也的确有资格,让方辰站起来迎接。

这位就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前任董事长和总裁,仙童八叛逆之一,现代微处理器的奠基人,对计算机行业极为重大定律——摩尔定律的发明人,戈登·摩尔!

在戈登·摩尔主导英特尔的十几年时间里,以个人电脑为代表的个人计算机工业萌芽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且随着个人电脑在全球范围获得的巨大成功,提供个人电脑核心部件的英特尔从一个存储器制造商长成为一个更加辉煌的英特尔。

戈登·摩尔正是这场伟大变革的最大推动者和胜利者。

但方辰真的是万万没想到,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居然将这位大佛给请来了。

突然方辰的心中念头一动。

说真的,他还真有点事能跟戈登·摩尔聊聊。

那就是获得X86架构指令集授权的事情。

一个电脑软件想要实现其功能,成功运行,除了需要用编程语言编写,还要变成再翻译成机器码,也就是一串0101的代码。

这样的一条机器码被称为一个指令,指令可以被CPU执行。

而CPU可以执行的所有指令称为指令集。

而指令集的先进与否,也关系到CPU的性能发挥,它也是CPU性能体现的一个重要标志。

可以说,指令集是提高微处理器效率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大家所熟悉的手机CPU芯片,不管是苹果的A系列,还是高通的骁龙系列,又或者华为海思的麒麟系列,用的都是ARM公司设计的指令集,又或者架构。

大家所听到的,什么采用A78大核,A77大核,X1大核,A55中核等等这样的名词,就是ARM公司所设计的产品。

打个比方,ARM公司就是开发商。

开发商建好了房子,设定了主要结构,而苹果和高通,华为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装修房子。

然后他们手机CPU芯片的好坏,则就取决于他们装修的水平,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大核,中核,然后频率拉到多少,多少温度降频等等诸如此类的。

而方辰为什么惦记,英特尔的X86指令集。

则是因为几乎可以说所有的电脑CPU都必须使用X86指令集,X86指令集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好用,最为强大的指令集。

但遗憾的是,X86指令集,除了英特尔以外,只有AMD一家有。

嗯,没错,就是这两个几乎瓜分了全世界电脑CPU芯片生产销售的混蛋。

并且换句话来说,只有拥有了X86指令集的授权,才能在CPU生产领域站住脚,活下去,要不然绝对是死路一条。

而方辰既然要打算做电脑,做CPU芯片,那么获取X86指令集的授权,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了。

可这一步何等的艰难。

就连AMD获得的X86指令集授权,也是因为当年英特尔刚刚以X86指令集生产的CPU芯片为蓝色巨人IBM供货的时候。

因为如果CPU芯片只能由英特尔一家生产的话,那么作为购买者IBM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万一英特尔给他供不上货,又或者不给他供货了,那IBM岂不是要疯了。

为了防止自己被英特尔的CPU芯片卡脖子,IBM就要求英特尔把CPU芯片的专利授权给其他芯片企业。

这种制度被称之为第二供应商,也被后世大企业们所效仿。

而获得英特尔X86架构的企业,不是别人,正是AMD。

但后来,英特尔发展壮大,不再向IBM单独供货,觉得自己直接卖CPU芯片也能过得非常好之后,就把授权协议给撤了回来。

接下来AMD起诉英特尔,两家足足打了八年的官司,这才算是尘埃落定,AMD获得了X86架构的永久使用权,以及英特尔的十亿美元赔款。

而AMD真正的翻身仗,是千禧年之后,率先研制出了AMD64位指令集,大家后来所熟悉的64位系统,其实指的就是使用AMD64指令集所制作的操作系统。

而X86指令集,虽然听着“86”数大,但实际上它是32位的。

英特尔虽然也开发了属于自己的IA64指令集,但并没有AMD64指令集好用。

Windows这边都已经用AMD64指令集推出了64位系统了。

可英特尔那边的IA64指令集还并不成熟,别说完成自己制霸服务器的目标,连成熟,让用户满意都谈不上。

这个时候,英特尔拿起了自己跟AMD签下的交叉授权合同,开心的使用起AMD64指令集。

AMD自然不愿意,可它也离不开英特尔的X86指令集。

所以这些指令集授权之争,以英特尔和AMD达成了交叉授权协议,两家可以随意使用对方研发的指令集,以及英特尔又赔了AMD12.5亿美元为结果而告终。

而英特尔和AMD也成为了唯二能生产销售使用X86指令集和AMD64指令集的CPU芯片企业,从而一骑绝尘,彻底跟其他CPU芯片企业拉开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