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景德帝的这道旨意, 在朝廷之中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般,首先这属于同级之间的调任,调任前是正四品, 调任后还是正四品,更何况还是南阳府那个现如今不受待见的地方,尽管有眼界的人看得分明, 谁被派过去,应当就是得了他的重用, 只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觉得这是沈伯文失了圣心。

如若不然, 为什么不让他继续在兴化府待着?

兴化那边的灾情处理得那么好,几乎在此次受了灾的范围里,可以说得上是一枝独秀,说得够直白点,沈伯文手里有这份成绩,只要他安安稳稳地在兴化待够三年期满, 到时候回京述职, 板上钉钉地能升迁。

可在这个时候, 将他从兴化府调任到南阳府,不是失了圣心又是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不在少数, 翰林院中也有不少与沈伯文关系不错的,有人觉得他是受到了重用,也有人为他担忧, 自然也少不了幸灾乐祸之人——譬如张修撰。

他此时就正在跟几个平日里关系好的在赵家食肆中一块儿用饭。

虽然听说新开的沈家食肆里面的饭菜味道也不错, 不过就冲着老板姓沈, 张修撰就不会过去。

现在店里除了他们这一桌, 并没有其他客人,因而张修撰说起话来也半分不加掩饰。

给自己倒了杯酒,美滋滋地啜了一口,便眯着眼睛道:“沈延益啊,这运道可当真不好。”

说的就是沈伯文被调派到南阳府这件事儿。

另外一个身形有些粗胖的同僚闻言也附和起来:“谁说不是呢?要是没这一遭,他在兴化府待到任满回京,是不是又能升了?”

言语中似乎还有点儿可惜的意思。

不过这可惜之中到底有几分真心实意,在座之人都听得出来,不由得笑了起来。

“可惜了,南阳府那边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一个熟知内情的人吃了口菜,冷笑了一声,便卖起关子来。

张修撰不由得好奇地问道:“松源,这是怎么说?”

原来卖关子的这人便是先考上了庶吉士,又在散学考中留在了翰林院中,正式成为翰林的赵松源。

他与沈伯文原本就不对付,再与张修撰相识之后,可不就投缘起来了。

只见赵松源听罢便殷勤地替张修撰倒了杯酒,然后才道:“张兄,我家前两天才从人牙子那儿买了两个下人,听人牙子说都是从南阳附近买的,便宜得很。”

他刚入翰林院时间不长,跟沈伯文不一样,还需要捧着张修撰。

不等他往下问,就继续道:“听他说南阳那边现在十室九空,治下压根儿就没多少百姓了,能走得动道的,不是出去逃难了,就是往山里钻,被官兵吓怕了,留在本地的大多都是些老幼妇孺们。原本还有几家大族的,也被叛军一股脑儿地屠了,惨哟……”

说到这儿,张修撰还不太懂,菜也顾不上吃了,不由得急切地发问:“人少了,沈伯文不就正好管了吗?怎么叫可惜?”

这个草包!

赵松源闻言就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颇为无语,

但面上却做出一副诚恳的模样,细致地替他解惑:“张兄,你想啊,地方官若是想得政绩,要靠什么?”

不等他答,赵松源便自顾自地道:“要看能为朝廷为陛下做多少事,能收上来多少税,治下百姓是不是人人都能吃饱过好。”

至于能出几个进士之类的,压根儿就没有提的必要,拿脚想也知道那边儿没什么想头。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张修撰总算是懂了,他长长地“哦”了一声,才乐不可支地道:“没多少人种地,也就收不到多少粮食,女人和孩子才能有多少力气呢?怕是种的地还不够自己吃的吧。”

赵松源笑着附和了几句。

心中却在哂笑,种的人少倒是其次,可南阳府附近没有被叛军攻陷的豪族们,可不会放过现在那些大片没有主的田地,等沈伯文接到旨意赴任之后,不知道还能给那些老弱病残们剩几块儿地。

但这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松源面上不露分毫,笑着用公筷替几位前辈们夹菜,倒酒,哄着他们多说些话。

……

有张修撰这样的,自然也有为沈伯文悉心考虑的。

邵哲在从翰林院出来之后,便同自己的小厮吩咐道:“我要去一趟老师家中,你回去告诉夫人一声,不必留我的饭了,让她们先用。”

小厮听话地应了一声,就家去了。

邵哲的夫人白氏先前生了个儿子,怀孕的时间与沈苏差不多,因为她们二人都向周如玉要了霁哥儿的小衣裳,白氏便坚持是霁哥儿的功劳,对霁哥儿疼爱得不行,他们一家去了兴化府之后,还送过好几次吃的用的。

到了老师家中,韩辑对自家弟子倒是态度很好,半点儿看不出来前两天跟侄子相处时那不着调的模样。

见邵哲正打算说什么,他索性主动问起:“怎么?是为了你师弟过来的?”

邵哲点点头,不意外老师是怎么猜到的。

韩辑刚想说什么,却忍不住先打了个哈欠,眼泪花儿都出来了,打完才摆了摆手,道:“今个儿没顾得上午歇,现在有点犯困,你有什么话,等咱们用完晚饭再说。”

邵哲:“……”

老师,这样很显得学生是来蹭饭的。

不过韩辑却不在意这个,他刚说完这句话没多久,就困得又打了个哈欠,摇了摇头,试图用站起身来让自己清醒一会儿。

邵哲看自家老师这么难受,不由得试探着建议:“老师若是太困,不如喝杯茶提提神?”

“这怎么行!”

韩辑闻言就瞪了他一眼,“我还打算用完饭跟你说几句就去睡呢,喝了茶要是不困了怎么办?”

他这话说罢,邵哲无言以对,并且觉得很有道理。

不能因为自己有事寻老师,就耽误了老师睡觉,这般想着,内心甚至隐约有些自责了起来。

这下轮到韩辑:……了

正好饭菜也端了上来,就干脆打算在饭桌上跟弟子把该说的话说了。

然而还没有开始跟弟子谈话,韩辑扫了眼桌面上的菜色,脸不由得拉了下来,拍了拍桌子,严肃地问道:“怎么都是素菜,没有肉?”

回答他的是萧氏身边的李妈妈,半点儿不怵他,恭敬有礼地道:“回老爷的话,大夫说您最近风寒初愈,不适宜吃大荤大油之物,夫人便吩咐厨房给您做了些素菜。”

韩辑一听是自家夫人吩咐的,顿时蔫儿了,道了声“知道了”,便摆了摆手示意李妈妈回去。

吃不到肉,他有一搭没一搭地夹着青菜吃,跟弟子说起话来也有些有气无力的。

“不用替你师弟操心,忘了先前在广陵府的时候,为师让你们两个写的那些关于民生的策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