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翌日, 盛清就带着五千人马出了军营,沈伯文亲自相送,其他人尽管心思各异, 但基本上也都来了。

——除了高定然。

他早上派了人过来说他昨夜不幸染了风寒,身体不适,因而不能来送盛将军, 沈伯文听过便罢,谁会相信昨日还壮的能跟宋秉洋在帅帐打架的高将军, 会因为感染了风寒就虚弱不堪到床都起不来了呢?

送走盛清,沈伯文并没有回军营,反而换了身不起眼的青衫, 与谢云光一道走在府城的街上。

放眼望去,太原府的百姓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将军带兵出征,也只不过引得他们议论几句,回头就各干各的去了,顶多是多买点儿粮食存起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 城里的粮食铺门口时常排着长队。

天上忽然下起了雨, 沈伯文与谢云光便站在这家粮食铺对面的廊檐下避雨,不大不小的雨压下了近来裹挟着尘土的风, 空气中没有了那股呛人的味道,反而变成了雨后泥土的清新气味。

沈伯文穿着一袭青衫,视线落在对面四处避雨的百姓们身上, 忽然开口问道:“还是没有杜将军幼子的消息吗?”

“是。”谢云光点了点头, 迟疑着道:“不过另外那些人也还没有找到。”

他没好意思说, 除了派出去自己人在找, 他还让人专门盯着另一批人,打算到时候来个黑吃黑,可惜杜家的小少爷太能藏了,直到现在,他们两伙人都没能寻到对方的下落。

“要尽快。”

沈伯文轻轻地叹了口气,收回了视线:“太原府马上就不安稳了,若是到那时还找不到……”

谢云光听懂了他的未尽之言,顿时心中一凛。

正值此时,雨忽的下得更大了,雨点落在房檐地上,噼啪声作响,竟有倾盆之势,没带伞的百姓们纷纷找地方躲雨,许是他身上的气势不凡,又带着谢云光这样明显的大族护卫,他们身边没人挤过来,反倒空出了一小片地方。

一个老人冲这边急走过来,微微佝偻着腰扛了半袋米,起初许是只见到这边还有地方就走了过来,然而走到跟前才看清沈伯文二人,脚底下便有些踌躇,似是不知该不该继续往前。

沈伯文看得分明,往旁边让了让,主动开口道:“外面雨大,老伯过来避一避吧。”

得了他这句话,这个老人才走了过来,手中的米袋不敢放下,就这么背着弯腰行礼,口中连连道谢:“多谢这位老爷。”

“无事。”

沈伯文态度温和地回了一句,随即便不再出声。

老人亦是,往里面缩了缩,就一副专心等雨停的样子,面上却隐隐约约有几分焦急。

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约莫一刻钟的功夫便云销雨霁了,碧蓝的天空如同水洗过一般澄澈,甚至还有一道彩虹挂在天际。

周围避雨的百姓们也四散开来,从廊檐下出去了,那个老人混在其中,半点儿不明显。

等到身边无人,沈伯文却忽然开口道:“云光,派人跟着那个人。”

“是。”

谢云光自然也注意到了沈大人的视线落在谁人的身上,闻言便立马了然,虽然不明白原因何在,但听命行事就是他的任务,不需要多问。

他告了声罪,便走了出去,片刻之后回来,悄声道:“大人,已经安排好了。”

沈伯文“嗯”了一声,注意到人群中多出一个自己略显眼熟的身影,便抬步下了台阶,往住处方向走去。

他让谢云光派人跟上那个老人的原因倒不是别的,只是在方才接触的时候,觉得心头有几分怪异,总觉得此人不像个普通老百姓,不管是见到自己的应对,还是别的方面,因而才让起了疑。

他们行走的速度并不快,一路无话,到达住处的时候已经是将近两刻钟之后了。

刚跨入屋内,谢云雷就急匆匆地冲了过来,兴奋地道:“大人,有消息了!”

沈伯文接过小厮端上来的热茶,一边低头撇着上面的浮沫,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

“杜将军家的小公子有消息了!”

谢云雷按捺住性子,等到小厮走远了,才压低了声音小声说道。

“这么快?”

沈伯文略显惊讶地抬起了头,“详细说说。”

“还是云安刚刚送过来的消息。”谢云雷嘿嘿一笑,“说在城西的一处破宅子里,寻到了一老一少的踪迹,他听那个老仆叫那个小孩锦哥儿,八九不离十了!唐管家已经过去了。”

他话音落下,谢云光却下意识看向了沈伯文,不由得语带佩服开口道:“大人,难不成您方才就猜到那人的身份了?”

沈伯文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巧,闻言便摇了摇头,“只是巧合罢了,我当时只是觉得他身上有些不对。”

谢云光听罢便“噢”了一声,随即点了点头,不过心里还是觉得不愧是沈大人,不仅聪明,还谦虚。

“找到就好。”沈伯文没有多加纠结,只道:“若是不出意外,大战在即,知府给我们安排的住处也不见得安全,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就不必将他们接过来了,云雷,你亲自带人过去,将他们主仆二人保护起来,务必不能让另外一批人发现。”

谢云雷方才还有些云里雾里,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此时闻言便赶忙点头应下:“属下明白。”

“这样吧。”

沈伯文放下茶盏站起身来,“我亲自去见他们一面。”

他做了决定,谢云光等人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于是一行人便又低调地出府去了。

到地方之后,只沈伯文一人进去,其他人都自己寻了地方,不着痕迹地护在这座宅子边上。

直到天快黑了,老人眼眶微红地将沈伯文送了出来,除了他们彼此,无人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

自从盛清带兵出城之后,军营中的气氛一日低过一日,似是有什么暗潮在悄然涌动。

定远侯的副将常朗的伤好得很快,一好便过来找沈伯文辞行,只道还要回去同侯爷作战,却被沈伯文给劝住了,道盛将军已经带兵前去援救,让他安心在营中养伤。

那些中上层将领们之间议论什么的都有,对于沈伯文这个监军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褒的多半都是中立的,贬的大部分都是与高定然关系不错的。

高定然与沈监军不和这件事,已经成了摆在明面上的事。

有同他关系不错的同僚劝他:“他好歹也是陛下派来的监军,你同他闹成现在这个样子,万一他跟陛下告上一状,到时候吃亏的还是你啊。”

高定然何尝不知这个道理,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从他的把柄落在大戎那边的时候起,他就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只能心一横,按照他们的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