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第2/3页)

还不如好好琢磨自家的养殖场,别人高看自己难道是因为自己小队长的身份么?当然不是,一切还是因为场子,只要把场子弄好了,还啥小队长不小队长的。

没了这么个不上不下的身份,家里人也能轻松点,不然自己还是四队队长,到时家里人不上工出去挣钱,村里人能不眼气?怎么可能会服气?

卸下来倒是省心了呢!

这一想明白,他也轻松了,第二天等不及就去跟大队书记说去了。

牟书记自然是满口答应,他早就猜到苗学松不会再当小队长了,只是没想到他拖到快春耕了才说。

不过他也不为难,农村人多,他心里早就有接手的人选了。

一身轻松的苗学松又开始了和儿子、侄子们上街拉脚,回来收拾场子里。

场子里重新弄了个巨大的储粪池,用来平时处理牲口家禽的粪便,到一定程度便会制成肥料,投入田里使用。

现在苗家人虽然没有上工去挣工分,但都在场子里开始干活了。

茵茵划出来的种植区可不小的,虽然借用建筑队的推土机推平,翻了层地皮起来,但得还起垄打池埂子。

女人们白天都在养殖场伺弄地,自家要种水田啊,自己家种出来的粮食能敞开肚子吃,干活自然是有劲了。

茵茵重新修整了下场子里的工位及工资。

干脆不用国家给工资了,只收票据,工资就当是抵债了。

然后场子里目前所有岗位工资都是一样的,每人二十,不分正式工、临时工,长期的全都算正式工。

自家人除了上学的老哥外三个亲哥嫂加喜子哥两口子,爷奶再算上爹妈十二口人,姥姥、姥爷、老舅妈、还有南子及牟书记媳妇,目前是十七个人。

如果男人们不上街拉活这人手还是足够的,可茵茵算了一下,他们上街拉活,每天尽管往场子里交一半,她哪怕只收四分之一,也能收个十来块钱,一个月下来就三百块钱,三百块钱,都差不多够场子里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所以说啥也不能叫他们在场子里干活,还是要上街的。

这样人手就不太充足,正好两个大爷家,每家还能再招上一两个人。

李丽娟一看这么多人每个月要拿工资,顿时心疼了,说啥都不同意茵茵涨工资。

“一个月就十一,不能再多,他们爱干不干,多的是人想干呢,还怕没人来么?”

茵茵想笑,她妈当了几个月的会计后,人就变得对钱很敏感,小气起来。

“都不是外人,他们在场子里干活也都尽心心力的……”

“那这工资也不算少了!他们要文化没文化,要手艺没手艺的,就出点力气一个月能有十块钱就不少了!再说你还打算场子里供晌午饭,那得多少粮食和油啊?不能再涨了!”

苗奶奶也劝她:

“听你妈的没错!别一下把工资定高了,现在谁都不会啥,给十块钱都不少了,场子里的活再累还能有山上活累?等往后谁伺候牲口手艺好了或者地种的好你再给加工资也是一样的!”

茵茵想想,觉得她们说的也有道理。

“那行吧,不管别人,奶放羊这些年都有经验了,肯定不能和别人一样的。还有我爷,场子里的工具都得他做,还得管修,也得算个技术工,我姥爷也是,种出来的菜和瓜那么好,肯定不能和其他人都一样的,这三人都得二十块钱。”

苗爷爷摆手:

“我和你奶的不用算工资,我们这么大年纪了要那么多钱干啥?”

李丽娟在这上面可不抠唆:

“茵茵说的对,爹妈和我爹拿二十是应该的!其他人,连我那份都算十一块!”

行吧,既然大家都没意见,茵茵也就不再坚持了。

大不了年节的福利弄好点就是了。

“对了,场子大了,我姥爷一个人看不过来,而且后面我还打算让他帮着种水果,打更的人我托叶隐川找六个退役的老兵,这几天陆续就会过来了。”

“外地来的?那得准备住的地方吧,场子里的草房还没整完呢,窗户门都没上呢!”

“所以这几天爷就辛苦点,带着东子哥他们赶紧弄出来,到时人来了再看,如果是一个人的就一个炕住俩人,一家子的就只能一家人一个屋子了。”

那里的房子都是两间房,分东西屋,一个屋子里面两铺炕,南北炕,没有厨房。

除了一间特别的,给她姥和姥爷建的是三间,带着厨房和食堂的,其他几间都没有厨房。

场子开四个门,平时只开正门,另外三边也有小门,是为了方便接东西进车的。

四个门旁都建了个门房,给打更的人用,也为了更好的看场子,免得被人从角落翻进来偷东西不知道。

进大门往东都是养殖区,往北有个大池塘,往西南方是菜地,茵茵已经和叶隐川说好,买一批塑料布做大棚,她已经提早育苗了,就等塑料布回来搭起来然后栽进去,这样才能保证蔬菜、瓜果能提早成熟上市。

往西北方,挨着的是水田,水田在中间位置,打了个井放了个压水井,方便夏天旱季时抽水浇菜用。

再然后才是其他庄稼的种植地,黄豆、玉米、小麦。

茵茵不打算种太多种粮食,除了水稻、玉米、黄豆、小麦外,就种土豆、甜菜和花生。

后面两种一个做糖,一个可榨油,算得上自给自足就行了。

时间就在匆忙中飞快地流逝,转眼就到了四月中旬。

现在家里男人们已经没上街拉脚了,全部都在场子里忙碌。

茵茵育苗早,便比生产队春耕得早上半个月。

一人高的塑胶大棚里面青菜已经长得很高了,辣椒、茄子、黄瓜都快结果了,再过上十天半个月的就能摘下来卖了。

此时李丽娟正和巧兰在里面锄草。

另外一边扣着地膜的垄上香瓜苗叶子盖住垄台了,西瓜也爬蔓了,姥爷正带着徐月芽在打蔓子边薅草。

赵桂花和于小红这两个孕妇则在种黄豆,她们只往坑里丢种子,苗化云和南子家的大小子在后面帮着培土。

苗于荣开着拖拉机在地上划开一道道沟。

苗奶奶和苗爷爷背着撒麦种的简单工具一路均匀地撒着种子。这个才叫技术活呢,撒多了浪费且不易成长,只有撒得均匀保证每一处落下的种子都差不多颗才行。

所以这活就由两个长辈来做。

这个不用培土,苗于荣开到地头会再返回来,铁犁便将垄封起来了。

另一边苗学松赶牛拉犁,后面苗于富扶着犁在给到膝盖高的玉米地趟垄培土。

还有人赶着牛扶着犁在种土豆。

家里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轻松与喜悦,这是在给自家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