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3/3页)

“你是猪吗”就是这位王大姐应对女儿的口头禅。

“她说得不对,那我可以让她改正不?”吉安也不想看到晓慧姐姐总是被骂。

晓慧姐姐还是很好的,给他吃过爆米花。

话题跑偏,但宋恂还是问:“你打算怎么让她改正?”

“我就让她不许骂晓慧姐姐是猪呗。”

宋恂轻笑两声说:“那你就试试吧。”

延安见爸爸和哥哥聊了起来,似乎已经将螃蟹事件忘了,心里正在偷偷高兴。

谁知爸爸突然扭头盯住他说:“本来我还想让你们去姥姥家玩几天的,不过,你俩今天表现太差了,你们还是在城里呆着吧。”

此言一出,无人伤亡。

小哥俩本来就不想离开爸爸,无所谓地坐在那里抠手手。

“去了姥姥家就不用上托儿所了,还可以跟姥爷一起坐船出海,”宋恂用一种诱惑的语气说,“螃蟹随便玩,你们喜欢的对虾也可以随便吃。还有很多的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大寨哥哥和丫丫姐姐也可能会回去。”

双胞胎:“……”

有一点动心。

“不过,你俩今天表现得不好,尤其是宋延安在浴缸里玩螃蟹,影响十分恶劣。”宋恂看了一眼手表说,“今天有点晚了,你俩先把《弟子规》背一遍吧。明天晚上再背刚学过的《三字经》的部分。后天给你们出一套算术题,做出来了就可以去姥姥家玩。”

小哥俩原本是没有多想去姥姥家的。

但是,被爸爸这么一说,去姥姥家反而成了对他们的奖励……

于是,俩小孩稀里糊涂地就被忽悠着背了一遍《弟子规》。

临睡前,吉安有点回过味儿来似的问:“妈妈不是快回来了嘛,我们去了姥姥家就见不到妈妈了。”

“你们妈妈在学校有事,下礼拜回不来了。”

*

项小羽确实在学校有事。

她都已经买好回海浦的火车票了,可是学校突然通知,省日报社的总编辑彭蔚然,将于四月二十九号受邀来省大进行讲座。

这种与新闻出版界的大佬直接对话的机会实在不可多得。

项小羽思量再三后,还是将回家的计划推迟了。

自开学以来,省大的许多院系都邀请过业内名人来校园开办过讲座,但新闻系办讲座还是头一回。

所以,无论是工农兵大学生还是77级的新生,对这次讲座都格外重视。

虽说是自愿报名听讲的,但新闻系大一的九十个新生全员到齐了。

项小羽有过在中文系蹭讲座的经验,所以这次提前三个小时就跟212宿舍的另三个女生,来阶梯教室抢占了第一排的位置。

省日报是省委机关报,是省内最权威,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大报。总编辑彭蔚然在省内新闻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项小羽虽然是在广播电台工作的,但省日报也是他们每天必读的报纸,彭蔚然的名字她并不陌生。

她原以为能写出那样文风庄重严谨的文章,彭总编肯定是个严肃沉稳的老先生。

没想到最后走上讲台的却是一位五官很大气的中年女干部。

坐在下面的同学们瞬间就交头接耳起来。

廖习兰为了听今天的讲座,还提前去图书馆的阅览室翻找出了这位总编辑的十多篇文章,提前拜读。

这会儿看到人也不由惊讶地跟项小羽嘀咕:“我还以为蔚然是个老太太呢!”

“你居然能通过文字看出她是女的?”这回换成项小羽讶然了,“我以为她是个老先生。”

廖习兰捂着嘴低声说:“听名字就是个女的嘛。”

项小羽:“……”

好像也对。

彭总编对于学生们的骚动不以为意,等教室里一点点安静下来,她便笑着开始了今天的讲座。

“我今天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从业人员的着眼点到底应该放在哪里。新闻工作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这间教室里坐的大多数都是新闻系的同学,也有其他院系的学生混进来蹭讲座。

教室后面站了一大群人。

有个不知是哪个院系的学生,突然在后面插言问:“彭总编,听说今年省日报要在社会上招聘新闻记者了,是不是说明目前大学新闻专业培养出来的新闻记者,并不能胜任报社的日常工作?”

这话听起来就像是来砸场子的。

人家还没开讲呢,他就直接发问了,而且并没有得到彭总编的同意。

新闻系的学生们心里都有点膈应,纷纷回头寻找声音的源头。

彭总编笑着说:“看来这位同学不是省大新闻系的,也不了解咱们业内目前的情况。我们报社之所以会在社会上进行招聘,不是因为新闻专业的学生不能胜任,而是因为毕业生不够用。这位同学不是新闻系的,许是连一张报纸是怎样诞生的都不了解。等你明白了这些,也就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在社会上进行招聘了。这样吧,我请一位新闻系的同学,先为你简单介绍一下。”

彭蔚然在前排随手一点,“就第一排这位穿粉衬衫的女同学吧。”

穿粉衬衫的项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