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第2/2页)

三叔家的几个汉子显然就是农家好手,别人才割了一垄麦子,他们已经割了一垄半,速度快的很。

农忙时候大家各出奇招,有请全天帮工的,也有请半天工趁着晚上割的,还有喊三亲六戚过来帮手的,总之是各出奇招,抢着收获。早一天进仓库,就是早一天安心。

林屿偶尔回去田边送水或者送饼,干体力活就是饿的快,他烤的饼也没有多美味,就是多加油盐,顶饿。

把篮子里的烧饼挨个发出来,篮子底还剩了两个,林屿自己扳开一个,慢慢吃着。

“小屿,还有烧饼吗?”紧挨着的田埂边,有个妇人突然朝着林屿搭话。

林屿眯着眼睛正在辨认这是谁,陌生的很。

三叔一瞧就知道他根本不认识这些亲戚,小声提示:“这是你齐三伯家的闺女,你要喊翠姑姑的,应该是回娘家帮着收麦子。”

“喔喔。”林屿完全忘记这是谁,但不妨碍他装熟,一个村的同姓,肯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翠姑姑饼子还剩一个,来吧。”林屿跑了过去,把篮子里的烧饼递了过去。

那妇人笑了笑,接过饼子还道谢,眼睛一直盯着林屿。

这只是一个插曲,一个烧饼林屿也不至于舍不得,他很快就把这事忘了。

接下来要忙的就是把麦子晒干,然后在村里收购第二年的口粮,也因为要做挂面的缘故,林屿要计划到处去收麦子。

这活也是他干熟的,一点困难都没有。

但是,三叔把他喊了过去,最后神情古怪的扔下一个炸弹,“有人给你说亲。”

一口水差点呛死林屿,他惊天动地的咳嗽,咳的脸色发红,扶着腰好容易平静下来。

“谁,谁说的?”

三叔说:“就是上次的翠姑姑,她的闺女今年十二,前两天找我问来着。说亲这种事肯定要长辈出面的,所以先来找我透透气。”

林屿脱口而出:“我也才十四啊!”初中都没毕业呢亲!

三叔若有其事的点头,“对啊!十四也不小了,等接触两年,再定个亲,等到十七八成亲也来得及。”

林屿一拍脑袋,他忘了这是古代,十四说亲完全正常!毕竟成亲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往往能准备三四年。

为什么!他明明还是个宝宝!

林屿苦着脸,“三叔,既然是您问的,我就实话实话了,我现在根本就没打算成亲,有那个功夫我更愿意用在赚钱上,不趁年轻积攒家业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再说十二岁的孩子,我看着就跟小妹妹一样。”十二岁的孩子甚至还没有发育吧?他又不炼铜!

三叔还想再劝两句,林屿终于决定扔出杀手锏,“而且,近亲成亲可是很容易生出有问题的孩子的!”

作者有话说:

林屿:心疼抱住还是个宝宝的自己。

男主感情线出现的比较晚,毕竟现在一穷二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