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第2/2页)

先把手里的方子变现!

为了让自己显的没那么稚嫩,像个生意老手,林屿特地换了一件深色的衣物,还给脸上扑了点锅底灰,再给鞋里塞了两个增高垫,咋眼一看,也有了点成年人的模样。

三叔过来找林屿商量铺面的事,一进门就楞了,“哎呀小屿怎么变了模样?”

“这样看着是不是老成些?”

“对,老成多了,以前从背后看着像成年,一转过来脸还是生的稚嫩,瞧着年纪不大。这样子,的确要成熟的多。”三叔绕了两圈,啧啧称奇。

“那我就放心了。”做生意的有人就欺生,林屿只能先把自己武装起来。

当时那个客栈老板已经回了消息,约了铺面的主人过来商量,三叔就是过来找人一块谈生意的。

约谈的地方就在客栈的雅间,这次三叔只带了青山大堂哥,还有林屿。

他们推门进去时,里面已经坐了一对老夫妇,一见着人,两方人客气的寒暄着。客栈老板作为居中人,两边调和。

三叔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条件,因为一时银钱不凑手,所以才想着先租三年,三年后再买,并且每次租金都直接给送到家里,完全不需要对方操心。

那对老夫妇也有些心动,试探着说:“能签契约吗?也不是我们要求高,而是那铺子是我们两人养老的依仗,不得不小心些。”

“当然可以!如果两位老哥老姐不放心,咱们就是去衙门存档都可以。”契约在衙门存了档,违反是要蹲牢房的,敢去衙门,至少没有空口说白话。

老夫妇互相对视,显然觉得这个条件还是很合适的,毕竟一时半会卖不出去,他们的铺子白放一天,就是一天的损失。就算卖掉了,租金也损失。

而且铺子虽然位置好,但是面积小,大生意人也看不上,就属于不上不下的。

但是价格...还可以再商量,接下来就是卖惨时间,争取让对方降价。

老夫妇说要不是自己要跟着儿女去州城养老,铺子是万万舍不得卖的,毕竟有细水长流的收益,谁拿谁赚钱。三叔就说自己一把年纪了还要出门赚钱,几个儿子都不顶用,还得自己一把老骨头出来劳动。

说的林青山面红耳赤的,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

最后,两边终于敲定了价格,一年的租金是三十六两,先付定金。

三叔拿了二十两的定金,终于把这事定了下来,心里那叫一个舒坦啊!

付了定金后,那是不能退的,谁如果违约,就需要支付双倍的定金,这些在契约里写的明明白白,甲乙双方签名,作为中人的客栈老板也签了名字。

他们也约好,再过五日,先把第一年的租金付清,然后一起去衙门存档。

跟老夫妇分别之后,三叔绕路再去看了看铺子,乐的喉咙眼都能看到,位置好人流量高,而且保养的还算精心,只要打扫干净直接入驻,还有货架能用,好的不能再好。

三叔背着手看了两圈,美滋滋的回家了。

最近下河村的“豆腐王”搞了快一个月的降价,本来是打算把豆干生意挤兑垮,没想到林屿这边一动不动,避其锋芒,倒弄的他们下不来台。

降价吧,一天天的亏,不降吧,客户立刻就不来买了。毕竟吃惯了一文的豆腐,谁舍得买三文的?所以王家三兄弟正在咬牙支撑,打算再拖一拖。

没想到,林屿他们扭头就在县城搞定了铺子,打算开店。

希望他们能撑住呢。

三叔乐呵呵了一整天,然后就被一个好消息打蒙了。

三叔的铁发小,特意过来告诉他一件事,衙门拍卖的铺子,甲字五十号铺子,当初三百两卖出去的那个,拍中的那位跑去一看实际地址,嫌弃太破太烂修缮要花更多的银子,不要了!

他一松手,资格就落到出价第二高的三叔头上,铁发小过来就是想问,三叔到底要不要买铺子。

啊?!三叔面临这种情况,也麻爪了。

好事要么不来,一来就来两,冲击力相当的高。如果家里有那么多钱,三叔当然想要全部收下,但连全部的积蓄都是借来的,容不得他做成年人的选择。

只能选一个。

衙门的法拍铺子,当然好,但需要借近一百两的外债,辛苦一年才能还清。好处就是多了一笔资产,修缮后,随随便便都能卖更贵。

租铺子,手里的活钱更多,开铺子的前期也有本钱,但是,最后也要花四百八才能买下铺子变成自己的。

三叔把事情跟家里人一说,大家都抱着不同的想法,七嘴八舌谁也说不服不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