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气炎热, 酷暑难耐,每日都热的要命。

因为担心簪娘们一直待在作坊里容易中暑热,胡婆婆开始给她们采取轮班制, 每日只在作坊里留三分之一的人,其余的在家避暑,并且时时开窗通风,发放绿豆汤, 中午最热时还要装几桶河水来, 泼在地面降温。

但那些没排到班次的簪娘,一心想要挣钱, 纷纷过来央求胡婆婆,想要多上工,热又算什么!她们不怕,闹的胡婆婆哭笑不得的:“钱还能挣完吗?身体最要紧,要是冬天天冷我都让你们去作坊了,大不了多点几个炭盆, 夏天热到可了不得。”

中暑最严重的, 可是会出人命的, 那么多人待在作坊内,热的就跟蒸笼差不多,再缺钱也不能挣这份儿啊!

胡婆婆把人劝走后, 走到隔壁的香膏作坊内, 只见林屿正在室内小心的过滤花瓣汁水, 小心的淘洗干净的汁水倒进干净的容器里, 准备拿来试验新品的。

康安留着给他打下手, 现在不论是铺子还是超市事情不多, 他们两人就排了个班, 轮流休息。

“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胡婆婆你来看看,到底是缺了什么呢?”林屿摇晃淡红色的汁水,他拿不准这个口脂还缺点什么,询问身边的女性最好。

胡婆婆端起汁水,嗅了嗅,“颜色好看,但是不够香。”

“对啊!还要加点香料。”小灯泡一亮,林屿瞬间get。虽然香料特别贵,但是用量也少,买贵的也无所谓。

“你在研究新品啊?这个口脂瞧着跟以前的大不一样。”

“嗯呐,这是专门给新兴隆研究的高端口脂,徐夫人过段时间还要亲自过来。”到时候来商量做什么样颜色,以及样式。

林屿正提前研究着,用什么样的比例,加多少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能有既清爽凝固的又好。

胡婆婆瞧了一会儿,看着四下没人,终于低声说:“现在你风头正盛,平时也经常一个人进出,要不要在家养条狗看家护院?”

林屿手一顿:“婆婆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

“那倒没有,我只是依照经验推测的。想想也知道,万一有人起坏心思呢?提前准备至少安全。”

“盖院子的时候,我就特意把围墙修的很高,一般人翻不过来,还在上面固定了一圈碎瓷片,谁要是想翻墙,包管刮下他一层肉来。”但是林屿沉思着:“不过养条狗也是应该的。”

多一层保险嘛,毕竟家里现在放着的现银还有银票,的确挺多的。

“这就对咯。”胡婆婆松了口气,她早就养了狗,还是黑背猎犬,远远看着威风凛凛,一张嘴就是一口雪白的牙齿,谁也不敢惹。

“话又说回来,胡婆婆打算盖个新房子吗?”

胡婆婆白他一眼:“我连砖瓦都已经买好,你说盖不盖?”

林屿一拍脑门,他明明还问过的,结果现在又忘了。

其实除了这些预防措施,他跟着付英练了一段时间的拳法,自保之力还是有的。

但养狗的事情他还是记住了,打算从养狗的人家抱养一只过来。

听说能养小狗,康平特别兴奋,一直念叨着想养一只白狗。

“还是养黑的,看着没那么脏。”康安说。

“噗,我想到春霞姐她们捡到的黄狗...”康平突然笑出声。

春霞姐在铺子周围经常看到一只小黄狗,肉呼呼的,眼睛里蓝膜都没褪,经常过去碰瓷讨吃的,春霞姐看狗子可怜,想了想决定收养这只小黄狗。因为狗太小了就没给它洗澡,养了一个月后估计能洗了,洗下三大盆泥水,才发现那是一条白狗子...可惜小狗已经听习惯小黄这名字,叫小白一点反应没有。

于是诞生了一条叫小黄的白狗。

一想到这茬,康平就能笑的前俯后仰,乐不可支。但提到要给狗狗洗澡,他默了,“那还是养条黑狗吧,脏也不明显。”

“那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给黑狗取名叫小黄。”林屿也泛起恶趣味。

没过几天他就抱了一只两月大的小黑狗回来,养在院子里,小黑狗葡萄一样黑的眼睛,奶声奶气的交换,可爱极了。

两人爆发出难得的热情,先是给小狗搭了一个窝,然后又天天给它喂饭,把个小胖狗养的更胖了,奶膘厚厚的,小黑狗适应环境后,特别的活泼,只要来了人就会扑到人的脚边,蹭来蹭去的。

袁大头这次过来交账,刚进屋就被小黑狗扑到脚背上,他冷不防被吓了一跳,康平连忙去把小黑狗抱住道歉。

袁大头忙说没事,“狗现在还小,等大点肯定得控制起来,不然吓人一跳。”

康平连连点头。

袁大头进了书房,把账本一交,就露出神神秘秘的表情,一副有八卦要分享的样子。

“外头有什么新闻吗?”

“嗨,也不是新闻,还是以前的旧事,袁三这回彻底栽啦!”得到想要的反应,袁大头心满意足的分享:“上次不是说道,袁三被商户们追讨货款吗?全都围在他家商行门口,袁三咬死不肯给钱。”

“做生意的哪有那么多现银,有钱也投入到仓库了吧。”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人要钱,很容易形成挤兑风潮的,一旦信用损失,没拿到货款的其余货商听说这个消息,再跑来要钱...那才是真的药丸呢!

袁大头也很遗憾没看到这样的场面,因为袁家的其余人也不是傻子。

“袁三是大房的,现在被二房的袁五顶了位置,袁五还拿出银子先给五成货款,安抚人心,勉强把事情平定下来,但是墙倒众人推,袁家再没以前的风光。”

“想害人,当然要承担害人之后的反噬。”对于这样的结果,林屿一点都不意外。

“除了这个...我听说好几个县城都想着要学你,养蜂蜜和种蘑菇呢。”失去了独家优势,袁大头也担心过以后蘑菇的销路。

“那有什么好担心的?他们如果种的出来,尽管种。”林屿对于这点想的特别开:“我们就一个村子,人手再多,种出来的东西供应一个州城都不够,难道还能把市场全部占住?这种是消耗品,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别人也加入这个行业。或者说人数越多,新技术发展的越快。”

人多力量大嘛。

袁大头心里佩服,人家不仅脑子灵活心胸还宽广,难怪能赚到这么多钱,还在身边围了那么多人。

*

又过了几天,新兴隆商行的徐夫人终于姗姗来迟,她是过来商谈口脂的事,第一批打算精心订做,包装。

两家本来是合作惯的,对彼此都很信任,林屿本来以为这次也是如此,结果徐夫人意外的慎重,甚至要求参观了香膏作坊的设备。

当然没有问题,林屿平时就很注意清洁这点,进出人员都需要净手,匀面,把头发丝包裹的好好的,确保不出问题,徐夫人看过后很满意,一直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