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3/5页)

只要林海舒先帮着他们把窟窿堵上,他们就大方的带着林海舒去林家村后山杀人涧的位置把宝藏取出来。

不过目前风声紧,他们得先把林海舒这个饭票绑在身上。

于是才会有林海舒突然被养父母和其外孙女缠上的事发生,但是他们没料到应该对亲情很渴望的林海舒,对他们不屑一顾不说甚至在他们多番骚扰之下直接把他们全都拉黑了。

养父母:“林海舒怎么敢!”

外孙女:“对!林海舒怎么敢!”

还观察着养父母三人的老杨接到老猫的电话,很快就派人调查了一下,结合目前已知的情况,推测出了这三人的大致想法,也告知了前来询问的老猫。

听完老杨的话,老猫冒出满脑袋疑惑,“哈?”然后转头告诉了谢队。

谢队也是一阵无语,“……总结下来,都是宝藏惹的祸!”

元宵过后,严琼来给蓝瑜送快递,快递签收后原本观望着蓝瑜这边不敢轻易有什么动作的国家爸爸瞬间动了起来,同时,和蓝家有那么一点关系的廖智韫也被关注了。

藏宝图被谢队带着还给蓝瑜这段时间已经被无数个专家教授以及各种高科技机械研究过了。

皮子的材质依旧不明,倒是有点像蓝瑜送给国家爸爸的那些妖兽肉的材质,只是储物袋里的妖兽肉大多都去皮了,一丁点残留的部位研究不出什么来。

当初,张局当初带着一些专业人员在老虎坳取了一些材料,检验过后没有发现什么,不过张局总觉得不可能这么简单,就开始翻以前的县志,还真从里面看出了点什么。

张局过完年又叫人去老虎坳收取了一些位置更深的材料回去化验,结果还没出来,谢队就收到消息,藏宝图物归原主。

给谢队送消息的就是严琼,看到严琼的那一瞬间,谢队狠狠地皱了一下眉:“又是你!”

严琼摊手:“我也不想你看见我!”

&n bsp;谢队深吸一口气,“看到你我就知道我得回避了。”

严琼拦住要走的谢队:“这次倒不必!”

谢队疑惑:“嗯?”

严琼对上谢队的眼睛,轻咳一声,“保密,不要问太多。”

谢队抿嘴,脸上的神情很是不悦,“那我能知道这次结果是好是坏吗?”

严琼露出灿烂的笑容:“是好的!”

谢队彻底松了一口气,然后就拿着藏宝图跟在严琼的房车后面前往林家村蓝瑜家。

他们到的时候,蓝瑜四人已经去抛秧了,不过月息和徐老等教授在,月息这个小主人顶着一张已经彻底不黑了,只有一点灰的脸给客人倒茶。

“月息你白多了!”谢队好奇的看着月息,笑道:“蓝瑜说你会白回来,果然白回来了!”

他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月息的时候,这孩子有多黑,果然养一养就白了!

严琼的父母相差两岁,父亲七十二,母亲七十四,保养好,看起来也就五十来岁,头上也没有多少白头发,身上的气质较为温和,对比严琼,看起来就斯文多了。

徐老他们和严琼的父母都认识,很快就看着梅园山满山的梅树聊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梅园山梅树开的花越来越大。

一群老教授和严琼的父母就梅花怎么才能开这样大的进行了严肃的学术探讨,得知老宅对面的一株老梅树的开得更大,一群人抱着月息兴冲冲的去研究老梅树了。

然后还看到了种在老梅树旁边正在长嫩芽的阿梅,教授们上前摸了一下阿梅,满脸可惜:

“这株梅树如果没有被砍,该多大啊!”

“看切面应该被砍了许久了,现在能够重新发芽已经很不错了。”

“果然梅园山很特殊,我们下次试试外面的环境能不能利用起来,后院太小了。”

“对,后院太小了,就那么点地方还种了那么多的灵兽草,虽然灵兽草汁很好喝。”

“多挪出一些空间来拯救濒危植物就好了!”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是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濒危生命消失,他们是和时间抢命啊。

“别贪心,后院不行,我们试试老梅树这边呗,明天叫上小田他们,带上工具检测一下数据,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

“整个梅园山应该都可以!”

“大胆点,也许整个林家村都可以!”

教授们都很激动,掏出随身笔记围着老梅树开始写写画画,嘴里说着一些拗口的专属名词。

严琼和谢队聊起了他们的初见,因为不是很愉快,很快气氛就有点尴尬了,就出来找徐老他们。

好说歹说才把人全都劝回老宅,严琼来的时候通知了蓝瑜。

阙淦桦和顾凯他们也要种水稻,加上还有两个技术不咋地的存在,快中午的时候才收工。

听到蓝瑜的问话,谢队沉默了一下,回头看了一眼严琼。

严琼摊手耸肩,意思是你随意。

谢队最后还是没有告诉蓝瑜他们廖智韫目前的情况。

严琼什么都没说,谢队也没问,他只是接到了上面的命令将藏宝图物归原主,接下来就由严琼接手,他和老猫继续等待廖智韫苏醒。

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知道的不要去好奇。

既然严琼说这次是好事,那……谢队和蓝瑜道了别,走到梅园山脚下了,回头看向老宅的方向,梅花之中若隐若现的老宅,耳边隐约听到了徐老等人激烈的探讨声,还有月息时不时懵懂的询问声。

谢队不由的回想起了自己回忆里的蓝瑜,叹口气,掏出手机询问老猫,廖智韫醒了没!

老猫激动道:“睁眼了!老谢你快回来!”

谢队彻底忘记严琼和蓝瑜他们,急匆匆的开车飞奔而去。

蓝瑜洗漱完下楼,徐老他们还在探讨,蓝瑜看了一眼板着一张小脸好像什么听懂了的月息,去了厨房,帮正在淘米的严琼烧火。

蓝瑜看了一下土灶上的大铁锅里开了的水,问道:“做捞饭?”

严琼点头:“我爸我妈年纪大了,喜欢吃捞饭。”

“那等下留点粥水。”蓝瑜道。

捞饭一般是早上做,大锅里加比米多三倍的水,烧开了之后把淘洗干净的大米倒进去,搅拌预防糊底,粥还没完全熟透的时候用竹制的大漏勺把米饭舀起来放到木桶里。

大锅里留一点米饭,和剩下的粥水继续熬煮,煮到米粒开花,粥水粘稠就可以装起来了。

早上的白粥就准备好了,和北方的粥不一样,南方,林家村这边的白粥就讲究一个稀,当然稀的是米粒,而不是粥水的浓稠度。

蓝瑜吃捞饭的白粥不喜欢吃米粒,就喜欢单纯的热腾腾的粥水,配上咸鸭蛋或者酸菜,芋杆酸菜,梅菜干炒油渣或者榨菜炒油渣,别提多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