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3/5页)

真的站在这里看着下面的林家村,胡巍三人才意识到自己现在所在的海拔有多高。

林家村在他们眼里很小,小江河看起来都很细长,更何况是上面的水车,路上的行人更是看起来只是一个小黑点。

这是一处缓坡,坡较为平缓,如今地面上全是冒出来的野竹笋。

野竹笋最大只有成年人的大拇指粗细,最小的只有小拇指粗细,去掉外面的壳,肉其实没多少,就是吃一个新鲜。

野竹笋很好掰,手抓住根部轻轻一掰就断了,然后丢到竹筐里,弯着腰一根接一根,根本停不下来,就是起身的时候腰酸。

个子矮的关桐直接蹲着前进,两只手左右开弓掰下野竹笋放入旁边的竹筐里。

胡巍刚好直起腰,看到蓝瑜,招手:“蓝瑜,竹筐拿过来!”

蓝瑜大长腿三两步就走到了胡巍身旁,“你的竹筐满了?”

胡巍笑:“刚才关桐带着我们去掰蕨菜了。”

蓝瑜探头一看,全都是水蕨菜,“那么多!”

胡巍乐,“那是!”

严琼也跟了上来,看了一眼,“嚯,这么多蕨菜!”

听到这边的动静,阙淦桦和顾凯,关桐也过来了,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有多能干,这些蕨菜都是他们一起掰的。

林家村这边常吃的蕨菜分两种,一种山蕨菜,一种水蕨菜。

蓝瑜和严琼来之前,关桐带着三人去缓坡底部的小溪边把三月泡都洗了,全吃了甜一甜嘴。

小溪边长满了水蕨菜,中间嫩嫩的蕨菜伸手就掰得到,四人一起动手,很快就把胡巍的竹筐装满了。

阙淦桦和顾凯掰上瘾,要不是关桐说够吃了还舍不得走呢。

蕨菜差不多了,就上坡掰野竹笋,对比蕨菜,掰野竹笋的成就感更强。

掰下来的那一瞬间,发出叭的一声脆响,就很治愈,虽然有点废腰,但是一根接一根的野竹笋都被掰下来,真的很爽!

压根停不下来!

严琼也带了一个竹筐,很快就被阙淦桦和顾凯抢去了,他们各自掰了半框野竹笋,倒在一起,然后一人一个竹筐开始比赛谁掰得多,蓝瑜的竹筐直接被胡巍拿去了。

没一会四人就继续低头掰竹笋,蓝瑜和严琼站在原地手上啥也没。

蓝瑜见这边不需要自己,就和他们说了一声,带着严琼去摘李子,茶耳和茶泡果了。

茶泡果是他们这边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叫做茶桃。

茶耳和茶泡果是油茶树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形成的,被称作油茶叶肥病或饼病,病原为细丽外担菌。

油茶树的花芽、叶芽、嫩叶和幼果,病害之后肿大变形,茶耳看起来肥嘟嘟的,颜色会比正常的叶子更浅,更透明。

茶耳的味道是清脆香甜的,水分很足,还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果胶、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等物质,是一种只有特定时期才会有的美味。

群山这边有野茶也有油茶,野茶主要提供给村民采摘茶叶,油茶就是等成熟了之后采摘果子制作茶油,春天就是用来吃茶耳和茶桃的,不过这两种不可兼得。

茶耳和茶泡果多了就会导致油茶树减产,所以每年三月上山采摘野茶的时候,村民会顺便将茶耳和茶桃采摘回家,可以当做水果或者炒菜吃,也可以保证接下来油茶的产量。

小孩们喜欢上山就是为了茶耳和茶泡果,村民们也乐意小孩帮忙干活,也算是另类的双赢。

蓝瑜比较喜欢茶耳,茶泡果表面会有一层干掉的外皮,对比茶耳看起来就有点磨砂质感了,里面是空心的,老一点的就会微苦。

歪脖子李子树就在油茶树山头靠近东边的位置。

严琼和蓝瑜找其他村民重新拿了两个竹筐来到歪脖子李子树底下,抬头就看到大大小小满枝头的李子。

李子在树上的时候比桃子和梅子更叫人喜欢,忽略李子比较招虫这个特性,李子柄比较短,基本上都贴在树枝上,不近距离的看,真的是一根树枝上满满当当的都是李子。

丰收感很强。

严琼看到李子嘴里就条件反射的反酸,“望梅止渴还不如望李子止渴!”

蓝瑜随手摘下一颗看起来有点粉的李子,在衣服上擦了擦就丢到嘴里咔嚓咔嚓的吃了起来。

严琼没吃都感觉自己被酸到了,“不酸吗?”

“习惯了!”蓝瑜吐出李子核,走了两步从旁边一株油茶树上摘下几片米白色的叶子,塞嘴里一片,剩下的递给严琼,“尝一下,茶耳。”

“这就是茶耳?”严琼好奇的接过,然后放到嘴里一咬。

味道,怎么说呢,水分很足,有一点甜,主要是清脆的口感很特别,最后会有一点微微的苦。

“对,你对比一下,看起来比较胖的就是茶耳。”蓝瑜又摘了一个茶泡果,把表面的干枯外皮给去掉,递给严琼,“这个是茶泡果,对比下,我觉得茶耳比较甜。”

严琼接过,啃了一口,看起来挺大,但是中间是空心的,水分没有茶耳多,不过味道比较重一点,相比下他更喜欢茶泡果。

等关桐四人掰野竹笋过瘾了过来帮忙的时候,满树的李子都已经被蓝瑜给摇下来了。

是的,蓝瑜直接偷懒,当着严琼的面,从竹筐里掏出防水布,铺在李子树下面,然后站在外面,隔空一脚,李子树疯狂的抖动,瞬间成熟的李子全都落下来了。

这株李子树被称为歪脖子树是有原因的,平地都能长成往东边倾斜四十五度的树,可不就是歪脖子树,所以防水布就比较好放,也方便蓝瑜使出无影脚。

茶耳和茶泡果需要找,等所有的油茶树都被翻了一遍,时间也来到五点半了。

蓝瑜几个年轻人一边吃着茶耳一边和村长他们汇合。

严明生和韩灵娟笑眯眯的,时不时的瞅一眼自己采摘的茶叶,心里乐翻了。

蓝瑜挑着装着茶叶的竹筐走在两人身后,后面是同样背着竹筐的阙淦桦几人。

水蕨菜,野竹笋,还有李子已经被村里的叔伯们先送回去了,留给村里小孩吃的茶耳和茶泡果,也被来接人的叔伯们先带回去了。

他们几个现在手上拎着的东西都不重。

所有人从接待所后面绕出来,然后把东西放到三轮车上,稍后自己也搭着三轮车回家洗漱。

严琼也在村里租了房子,回老宅的就蓝瑜一人。

蓝瑜洗漱完之后顺便给月息也洗了,然后月息骑着阿白,蓝瑜扛着阿梅和龙叔前往广场处。

农庄那边已经下工了,七仙女们早就去了广场那边。

蓝瑜想了想,还是抱着月息转身去了农庄里的湖中亭,低头看着还没发芽的苦苦树种子。

“啧,你这发芽的速度赶得上系统了。”蓝瑜嫌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