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未来的图灵奖得主(第2/2页)

作为一名计算机博士、生物博士,主要研究生物学的教授,卡曼尼更关心计算机在生物学上的应用,而计算机的一些算法,应用到生物学确实很有意思。

现在卡曼尼是赵奕的论文的审稿人。

哪怕没有刘贺敏教授的特别招呼,卡曼尼也会重点注意赵奕的论文。

《Journal of the ACM》接受的投稿很多,但大部分投稿都是‘擦着能发表的边’,或者干脆‘完全不可能发表’,原因就是研究内容没意义,或者是重复性研究,又或者干脆是拼凑的论文。

赵奕的不同。

魔方计算器的核心算法,是已经直接投入使用的,被验证是正确的算法。

这个算法非常被计算机界重视,连国际计算机协会都有不少人,关注着即将发表的论文,当得知卡曼尼负责审稿的时候,不少人还特别打电话来催促,意思差不多就是,“快点审稿!赶上下一期就发表出来!”

卡曼尼都感觉到了压力。

在审稿的过程中,卡曼尼就被内容吸引了。

大部分简化算法都是利用数学的‘群论’,或者其他什么数学方法,来消除重复性进行数据简化,‘进位筛选的方式’也是有的,但涉及到‘只能想象的计算数量级’,进行简单的筛选都变得极为困难。

‘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法’,给卡曼尼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筛选出‘有害’的步骤,显然要比筛选出‘有利’的容易许多。

‘筛选法’中的一些算法、结论,证明过程所使用的公式、定理并不高深,大部分都是很简单、很确定的公式,就让结论变得更加确定。

卡曼尼看的入迷了。

‘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法’,总有些另辟捷径的意思,想看懂证明过程不容易,想完全理解更不容易。

刘教授一直和赵奕进行算法的讨论,也决定来一趟郑阳和赵奕当面交流。

其他人只是看论文,感受就可以想想了。

卡曼尼仔细看了一个上午,干脆也不去审稿了,直接就给了‘审稿通过’。

审稿,不用完全看懂。

大部分学术界论文的审稿,都根本不用看明白内容,因为世界前沿的研究都是很难看懂的,审稿最主要是确定稿件符合标准,有资格发表到杂志上就足够了。

在给了‘审稿通过’以后,卡曼尼想起了自己的工作。

她可是牛津大学的教授!

她就马上打电话给了牛津大学招生部,“知道魔方计算器的制作人吗?那个中国高中生,赵奕,我拿到了他的论文。”

“如果你们想错过一个未来的图灵奖得主,就继续呆在办公室喝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