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赵氏筛选法》正式发售(第2/3页)

他说着凑过来兴奋的道,“你是不知道啊,你的书在郑阳多受欢迎,据说郑阳大学订购了两百本,各个图书馆都有收录,有一些高中也买了。像是郑阳一中,就抢到了几本,也不知道他们用来干什么……”

王承敏说到最后很不满。

身后王建小声接了一句,“因为郑阳一中有个开放的图书馆。”

王承敏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赵奕明白过来干脆道,“我收到了精装版的书,明天来的时候,带几本过来。”

“好、好、好。”

王承敏顿时高兴说道,“精装的好,多少钱,学校原价购买。”

“不用……”

赵奕才一开口就被王承敏打断,“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学校不能占你的便宜,对了,你拿来的书,就顺便签个名吧,也算原作者亲笔签名的书。”

“好。”

赵奕答应下来。

李立生跟着王承敏走出来,有些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要买那种书?学生看不了吧?”

“你知道什么!”

王承敏不屑的解释道,“是赵奕上高三的时候出的书,记住,是‘上高三的时候’,我们以后做宣传就可以说,‘我们学校的素质教育,让学生高中时代就能出书’,到时候家长们不高看学校一眼?”

“有道理!有道理!”

李立生马上竖起了大拇指,“校长看的就是远,看的就是全面。”

王承敏笑的下巴都抬高了。

教室里。

几个学生正围着赵奕问,“书卖的很好吗?具体卖了多少?”

“赚不少钱吧?”

“怎么出的书,是和出版社合作吗?还是自己印来卖的?”

多数人对此不了解。

赵奕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打消了大家的好奇心,才终于轻松不少。

林晓晴转过身趴在桌上,看着赵奕问道,“卖书赚钱吗?”

“赚钱吧。”

“你赚了多少啊?”

赵奕正要说话的时候,发现林晓晴的表情有些可爱,马上伸手勾了下桌上的小鼻头。

林晓晴脸红红的坐正瞪了他一眼。

赵奕才笑道,“卖书赚不了什么钱,赔钱卖的。”

“是吗?”

“嗯。”

“你说的话,我怎么就不信呢!”林晓晴不屑地说道,“是不是怕请客啊?”

赵奕忽然凑近了小声道,“天天请你也没关系,要不然从今天开始,你就住在我家里,一天管你三顿饭,免费哦。”

“切!”

林晓晴脸红红的扭过身体,过一会儿忽然回头道,“我才不用你养呢!”

【撩妹,对象:林晓晴,学习币+1。】

“噢?”

赵奕稍微有点蒙。

他思考着刚才的过程,忽然发现找到了规律。

系统的‘撩妹币’提示,大概是和被撩对象的心里活动有关吧?大概是林晓晴因为他的话,脑补了一些什么东西,就会带来‘撩妹币’。

这丫头……

脑补有点厉害啊!

……

《赵氏筛选法》的发售没有影响赵奕的生活,他依旧是学校、家里两点一线,甚至都没怎么关心书籍的售卖情况。

有一个人倒是比他更关心。

许超。

自从《赵氏筛选法》发售以后,他经常查看青年出版社发过来的邮件,因为书籍卖的非常火爆,出版社那边对接的负责人每隔两天就会发个邮件,说明一些书籍售卖的大致情况。

许超看的很兴奋。

一则是书籍基本都是许超执笔,赵奕只是讲解了一下不懂的内容。

二则也是利益相关。

赵奕之所以不太关心,还有个原因是,卖书是长时间的事情,一、两天销售火爆,也不会具体卖出多少本,英文版书籍也没有发售,带来的收益也不会太高。

当然。

这里的‘太高’是相对赵奕来说。

几万、几十万的收入,都是在计划之中的,甚至远远低于计划。

赵奕希望看到的是惊喜,但惊喜暂时是没有的。

许超不同。

现在许超只拿着一万的月薪,就连保险都要自己去缴纳,生活远谈不上窘迫,但也不是那么富足,他毕竟都三十岁了,是该考虑谈恋爱、结婚,过不了几年就会有来自家庭的压力。

许超赚钱的欲望要迫切的多。

《赵氏筛选法》只是刚刚大卖,但他可是有五分的‘提成’,赵奕签的是十五个点的合同,每一本书售价五十左右,十五个点就是七块五。

他占了五分,就是三毛七分五。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多,往上乘个几万、几十万,数字就相当可观了。

许超想到能获得大笔的版权费分成,工作都变得很有动力,每天不到十一点钟,都干脆不出办公室。

赵奕都为他担心起来,“超哥,一定要注意身体啊,工作也差不多快结束了吧?”

“还要一周吧,大概!”

许超有些不确定,旋即提了个关键问题,“我们的硬件应该升级一下,尤其是电池,购物系统是没问题,但电量根本运行不了多久……”

他说着自语道,“不过也没关系,主要是动态图像识别,购物系统倒是……”

“很关键!”

赵奕紧跟着说道。

他当然知道机器人是否能完成购物不重要,但也只是相对技术售卖来说,智能像是人类一样去购物,根本没有市场化的意义。

但是……任务需要!

之前楼下小超市测试的机器人购物,并没有能够完成任务,他必须要真正完善购物系统,让机器人实现正常的购物才可以。

赵奕也想到了电池问题。

以机器人的电池来说,正常完成购物是不可能的,想要实现必须要更换容量更大的电池,市场上倒是能买到电池,容量大上几倍的都有,但容量大不一定能适合机器人,电压、电流以及大小都要匹配上才行。

这时候就知道实验室的用处了。

像是燕华大学的智能与自动化实验室,仓库里堆积着好多顶尖的配件,给机械用的电池也有不少种类,因为有相关的厂家合作方,他们可以让厂家针对性定做。

软件的东西可以自己解决,硬件的东西就真没办法了,设计的代码再有效,也不可能手动制作一个电池。

这才刚开始。

只要牵扯到计算机的高端开发,就肯定会设计到硬件。

比如,手机厂商。

无论手机上实现哪种技术,单单凭借软件都是不可能做到的,都必须要有硬件搭配,软件、算法的作用,一般都是更大的发挥出硬件性能。

赵奕仔细盯着机器人,上上下下的看了一遍,发现机器人应该更换的东西很多,除了两个机械手臂还算不错,其他不管是屏幕、CPU、硬盘等,都可以说是不合格的,更换性能更高的硬件,才能让机器人的性能,也跟着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