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最年轻、最天才的数学家!(第2/3页)

胡志斌恰好从教室里走出来,听到这句话心里非常不爽。

什么意义?

我讲的高数课没有意义,是浪费时间?

这话是怎么说的?

只不过他的心情根本就没有人理会,几个教授还是围着赵奕,赵奕想了一下干脆答应下来。

这真是躲不过啊!

他完全没有第四篇论文,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影响力扩散了以后,一些事情就躲不开了。

比如,拿奖。

比如,演讲……

这两个词还挺押韵啊!

既然都是要做演讲,在自己所在的大学演讲,走几步就是演讲的地方,似乎也很不错呀。

“我去!”

“我去还不行吗!”

“就明天吧,明天。明天是周六,正好我没有课。”

“时间你们安排吧。”

“好好好……”

几个教授顿时心满意足了,他们达到了想要的目的。

……

在上完高数课以后,赵奕发现想正常上课很困难,就干脆躲回了家里,顺便和林晓晴聊聊天抱怨几句,“太难了!”

“我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躲在家里。”

对面儿沉默了好一会儿,旋即说道,“等着,我去找你。”

“好!”

赵奕的心情顿时变好了很多。看着好久没收拾的屋子,他决定应该勤快一点儿,最少要把地上的灰尘擦一擦。

擦!

努力!

干活!

我是个勤快的家庭妇男……

在勤快了十几分钟后,他把卧室打扫的干干净净,就决定躺在沙发上休息了。

卧室干净就可以了。

其他的就等林晓晴来了,再一起打扫吧,有免费劳力不用纯粹是浪费啊!

打开系统,一大堆消息——

【完成对三维震颤波形图素数解的详细解析。】

【科研币+12。】

【学术名望提升!】

【科研币+12。】

【学术名望提升,学习币+1200。】

【数学类,三维震颤波形图素数解析,任务完成!】

【学习币+1000。】

【科研币+10。】

【完成对素数的有界间隙的证明。】

【科研币+20。】

【学术名望提升!】

【科研币+20。】

【学术名望提升,学习币+4000。】

看着系统面板上的消息记录,赵奕都感觉非常的震惊,尤其是最后一条学术名望的提升,直接带来了4000个学习币。

所以,果然是影响力越大,带来的学习币就越多。

之前赵奕就对学术声望带来学习币提升的规则有猜测,因为生物医学机制项目的完成,并没有带来学习币的提升,就是因为带来的影响太小了,几乎没什么人知道,没人知道也会有学术声望,却没有获得学习币。

现在的素数有界间隙证明,被大量的媒体报道,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就带来了更多的学习币。

这次真是大爆了!

学习币一口气提升了6200,科研币也增加了74个。

赵奕查看了一下系统数据,看的都有些期待起来——

【姓名:赵奕。】

【脑域开发度:6.8%。】

【智慧:79。】

【精力:126/157。】

【学习币:14201。】

【科研币:223。】

【能力:《因果律》、《联络律》、《监察律》(激活下一阶段能力,需要消耗学习币18000。)】

“还差四千!”

赵奕都有些期待下一阶段,也就是激活第四个能力了,“看来想要快速增长学习币,还是要做有影响力的研究啊!”

“如果能完成人生目标任务,生物医学机制项目也能带来学习币,距离激活下一阶段能力,就很接近了。”

当赵奕正在研究系统的时候,世界数学建议不知道有多少数学家、数学机构,都打算以赵奕的证明思路,对弱化孪生素数猜想进行研究,他们的目标就是缩小246这个数字,更接近的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有一,就会有二。

赵奕的证明论文,做出了一个很好的开端,正常按照规律来说,接下来继续去研究,就能够把数字继续缩小,一直缩小到无限接近完成证明为止。

这就和哥德巴赫猜想是一样的。

当国内数学家陈景润证明到‘1+2’以后,可以说无限接近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但临门一脚却是极难跨过去,看似是无限接近于证明,实际距离完成证明犹如天堑。

筛法对哥德巴赫猜想进行证明,到这里可以说是结束了。

现在世界数学界,好多的数学家就希望能做,继续向前探索的工作,哪怕最后依旧是无法证明,他们的工作也非常有意义。

这不是一个数学家,而是一大群数学家。

其中也包括远在洛杉矶的陶哲轩。

陶哲轩收到了赵奕发来的资料,他发现赵奕还没有开始做算法工作,而是对他的数学理论进行了修改。

最开始的时候,陶哲轩根本就不在意,心里甚至还感觉有些好笑,他自认为数学水平是世界最顶级的,任何数学家想修改他的数学成果,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可等真正耐心的看下去,他就被其中的修改内容深深的吸引住了。

那些数学理论内容在被修改以后,直接让理论性能提升了好几倍,甚至看起来更简洁了。

当然,简洁并不表示简单。

这就好像是一大堆繁杂的基础运算,忽然被一个数学公式所取代,想要理解数学公式是非常困难。

所以陶哲轩花了很长时间才看懂,他感觉非常的不可思议,那些数学理论的研究,他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结果只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赵奕就完成了全部数学内容的修改、完善?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他不知道的是,赵奕根本没用两个月,他只是在看懂资料以后,用了一两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内容的修正。

陶哲轩还在看数字压缩技术的数学里面内容时,就注意到了学术媒体对赵奕的新论文轰炸式的报道。

他比其他人更要认真的多。

陶哲轩一直都想研究孪生素数猜想问题,但是他迟迟找不到突破点,也就没有想好从哪方面研究。

在国际数学家大会结束以后,陶哲轩找到的突破点是三维震颤波形图,可他开始正式进行研究的时候,就发现赵奕已经有了突破?

这也太惊人了吧!

陶哲轩粗略了看了眼论文,并没有详细的去看过程,就直接给赵奕发了一条信息,文字中都充满了怪异情绪,“这就是你说的,没什么意义的研究?”

之前赵奕和陶哲轩说话的时候,也谈到过自己的第四篇论文,他没有对具体内容多谈,只是评价了一句,“那是个附带的研究,和孪生素数猜想有关,没什么特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