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国内的奖项肯定要支持啊!(第2/3页)

“可是转不转正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反正也有了自己的实验室,而且,我并不依靠这份工作来生活。”赵奕的意思就是干不干都无所谓,实验室是给体制内做研究,没有外来能接手的项目,也赚不到几个钱。

虽然不能以钱来衡量一份工作,但最少绝大部分人工作都是为了钱,哪怕是科研领域也一样。

吴艳平再吸一口气,“直接工作对你来说还是太早了点,我觉得你可以考虑继续读硕士,你在生物医学研究所有实验室,而且已经做出了成果,学院这边儿可以给你开绿灯,保证你半年之内就能拿到硕士学位。”

赵奕很直白的道,“可是,我觉得还是没什么意义啊,什么学位对我来说,应该没多大用吧!”

这倒是事实。

以赵奕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果,已经能拿到很多的奖项,到各个大学都可以被聘为教授,根本不需要学历来支持。

吴艳平迅速转动脑筋,继续道,“你就没有考虑过出国留学吗?出国,去外面看看,去那些世界上最顶级的高校,剑桥、牛津、哈佛、普林斯顿,等等。”

赵奕摇头,“没有。”

“为什么?”

“我在考大学的时候,就能选择国外高校,但是我还是拒绝了。如果是出国的话,我更希望是去旅游,而不是去学习,而且我还年轻啊,暂时还没有考虑留学的问题,怎么也要等本科毕业以后,再去国外读一个硕士吧?我看好多人都是这样。”

“……你不一样啊。”

“一样的。”

赵奕很低调地说道,“吴院长,就把我当成普通学生。”

吴艳平发现话题有点不对,赶紧再转回来,“所以你就不希望早一点毕业,早一点儿做出下一人生阶段的重要选择吗?”

“不想。”

赵奕摇头,“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是希望我提前毕业吧?但我觉得,毕业对我来说还是太早了,我能在平时的课程中学到很多东西,提前毕业没有任何好处。”

“就比如说今天的高数课,就很关键,对我马上要做的研究很有帮助。”

“是吗?”

吴艳平很不理解,她唯一能确定的是,赵奕根本不想提前毕业。

所以,还说什么呢?

“我尊重你的决定。”吴艳平最后说了一句,脸上倒是没有任何郁闷,而是带上了一丝笑。

她心情不错。

虽然其他人是让她劝说赵奕毕业,但她觉得赵奕继续读本科也不错,因为赵奕继续留在生命学院。

如果赵奕本科毕业了,也不知道他会去哪里读硕士,即便是直接真正步入工作,留校也大概率会去理学院,他身上挂的是理学院的教授职位,就算继续在生物医学研究所工作,但好像和生命学院关系也不是那么大了。

所以赵奕继续读本科是很不错的。

不管怎么说,她该做的已经做了,其他人也说不什么了。

等赵奕离开办公室以后,很快只有几个人上门,其中有胡志斌、高义华,还包括其他几个教授。

他们进门就忍不住问道,“怎么样了,吴院长?”

“赵奕同意毕业了吗?”

“你和他谈读硕士的问题了吗?他是想继续留校,还是出国留学?或者想跟某个导师?”

“……”

吴艳平摇了摇头,“赵奕根本就不想毕业,他说平时上课能学到很多东西。”

“为什么?”

“怎么可能?”

“本科级的课程能学到什么?”

吴艳平道,“反正我是尽力了,赵奕还举了例子,他说刚上过胡教授的课,胡教授讲的东西对他的研究帮助很大,对了,赵奕正在做什么研究?”

其中一个生物教授说的,“我知道,他的实验室在做风湿性关节炎性。”

“我问的是数学!”吴艳平扯了下嘴角。

旁边一个理学院教授道,“哥德巴赫猜想,他挂的项目。”

“哥德巴赫猜想?”

“真的假的?”

“年前的时候好像是听说过。”

胡志斌终于开口了,他满脸疑惑的道,“他刚才上完我的课时候也这么说,难道我讲的内容真的和哥德巴赫猜想有关?”

“……你讲的什么?”

“说说。”

“让我们也研究研究……”

“微分方程基础。”胡志斌说了个名字,办公室里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

他们好奇的讨论起来,“微分方程能用来研究素数?”

“很有想法啊!”

“我们不行,也许赵奕行啊?没准呢!”

“也对……”

……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时间里,赵奕就在查看各种素数相关的资料,包括各大杂志发表过的素数相关的论文儿,以及和素数有关的一些内容、证明方法、性质知识。

等等。

其中有好多资料都是赵奕拜托其他人帮忙收集的,也让更多的人确定了,他确实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但多数人对这项研究还是不看好,甚至还有人过来劝说赵奕。

比如,钱智金。

“研究什么哥德巴赫猜想啊!赵奕啊,我觉得这项研究对你来说太早了,你应该三十岁以后,再开始进行研究。”

“为什么?”

“三十岁还是说早了,我觉得应该是四十岁,五十岁。”钱智金说得很认真,“因为就算研究不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不会把大好的青春浪费在一个想不通的证明上。”

钱智金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这不是不看好什么的,而是好多研究者,都会这样去做决定。

世界顶级的数学家也一样。

比如,陶哲轩。

陶哲轩是数学界真正的天才,他一直都想研究孪生素数,但迟迟都只停留在‘想’上,因为对他来说还有很多其他可研究的项目,而且是只要付出时间就很可能带来收获的内容。

孪生素数也是一个项目,但付出大把的时间不一定有收获。

这种最顶级的数学猜想,无数天才付出很多努力,花费了大把的时间,都没有任何的收获。

钱智金劝赵奕以后再研究,意思就是这种‘很可能没收获的研究’,要放在人生最后的时间里,而不是放在最有精力的前面。

赵奕也知道钱智金是为了他好,他说道,“我只是有空思考一下,别担心。”

“那就好。”

钱智金觉得赵奕没有听进去,但他也不能再说什么了。

与此同时。

一个有关奖项的消息传播开来,消息是和赵奕有关系的——他获得了邵逸夫数学科学奖提名。

这个消息是邵逸夫基金会内部传出来的,一听就知道是奖项评选方故意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