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建设昭州61(第2/3页)

要给圣上守孝,国丧。

昭州远,顾兆是看着信,有原身记忆知道这事,可现实中他是不知道圣上已经驾崩的,这会到了过年,今年举办灯会的商贾还摩拳擦掌,跟顾大人表功说了许多,如何筹备如何花了银钱的。

……那就再过一个痛快平安喜乐的年吧。顾兆心想。

之后要打仗,局势不安稳,虽说是五皇子登基,看似大局已定,可他觉得康亲王不会善罢甘休,尤其还有兵马,怎么会屈居五皇子之下?怕是五皇子许诺了什么吧。

还真是路远,国丧消息就是快马加鞭赶到昭州,那也得一个半月多。因此昭州这个年还和往年一般,或者说办的更好更热闹了。

只是顾兆时不时的望着京里方向叹气。

原身的记忆就此作罢,他也不知道未来如何了,可别是四分五裂,成了五胡乱华那般的乱糟糟吧,这遭殃的是百姓。

“相公你近些日子一直叹气。”黎周周夜里睡醒没见相公,床侧是凉的,便起身披了斗篷,手里拿了个出去找。

又在院里看着北方。

“是不是京里大哥二哥家发生什么事了?还是师兄?”黎周周给相公披了斗篷。

顾兆自己拢整齐,一手握着周周的手,“我心里乱不安定——”他不知道怎么和周周说。

黎周周就不再问了。

可顾兆握了会,又说:“跟大哥二哥没关系,或许是有些关系,我担心二哥——之前来信一切皆好,但我猜测到了不对,怕是圣上要驾崩。”

黎周周惊讶微微睁大了眼。

之前秋商队回来,相公带了一匣子书信回正院,表情略有些不对劲,当时黎周周看到信匣子,还以为是出什么事了,后来一看,京里几家皆是平平安安的,还有个好消息,小树怀上了。

之前黎周周还担心严家人因为小柳婚事嫌小树,如今小树怀了身子,他就放心松了口气,严家人肯定是不想退婚的麻烦事,把注意力全都放在小树上了。

小树可真是个福星。

“我家周周才是,之前周周一直担心柳夫郎,这不,老天爷疼爱周周,一下子不让周周操心,安了你的心。”顾兆玩笑说。

因为顾兆开了这个玩笑话,黎周周就把相公拿信脸色不对劲这事忘了。可之后十多天,顾兆是夜里跑出来,黎周周回想到了那日,觉得肯定有事。

“这、这?”黎周周不知如何说,压得声也低。

顾兆握了握周周的手,声音两人可闻,说:“我嘴上说猜的,但肯定了,这事你先别和其他人说,大家好好过个年。”

“嗯。”黎周周答应上,可神色是慌的。

皇帝死了,这就没了?那谁坐皇帝?

“戎州那边来了个皇子,打起来了。”顾兆叹息,“这些小国,真是会看局势,趁你病要你命,安稳了这么多年,到底是……”乱了。

如今大历内忧外患,五皇子——希望能压得住局面吧。可顾兆心中想完,不由想起赵家、想起康亲王的手段,五皇子能压住个屁。

“要征兵吧?”黎周周问。

谁坐皇帝现如今好像不重要了,和他们老百姓过日子比,太远了,不是他们能插手的事,若是打仗那要服兵役,这才是关于老百姓生计的事。

顾兆也不知道,但想,若是在这样闹下去,打个没完没了,四五年都是快的,若是有个七八年不停歇,肯定要征兵,大历攒了三四十年的本得掏一半,若是再久,那就真的……

唉。

“周周别慌,一时半会咱们还能稳住,也乱不到咱们头上。”顾兆说了句冷血的话,这也是没办法无能改变的。

黎周周知道相公不是不担忧百姓的官。

“希望老天开眼,尽快安顿下来吧。”

希望吧。

顾兆也在心底求,不管有用没用,先祈求了再说。

第二天,一睁眼,昭州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衙门休息不办公了,开始过年发年礼了,整个昭州衙门的公职人员可开心了,喜气洋洋的,而街道上铺子都开着,百姓们采买年货,一张张脸上带笑,双手拎着东西,小孩们蹦蹦跳跳的,嘴里含着糖。

福宝不上学了,放寒假,如今在府里也没歇着,写字做作业背书练习骑马,王坚和霖哥儿也是前两日各自回家,霖哥儿早走了两天,现在这会怕是到吉汀家中了。

十来家的工厂也停了,工人们也收到了年货。

苏石毅去底下府县监管发放年礼这事,昭州城附近的工厂是忠字辈的几人去办的,黎周周就近能管,过目就好了,放手让这些人锻炼。

上次孟见云带回来的三十六人,这事顺字辈,排序后,便是教规矩,等年后统一送学校先学字,如今是在黎府住下安顿着,当仆人下人使唤。

之前黎府雇的仆人也没辞退。黎周周和顾兆两人到底是不想把这些人都当做杂物的仆人使唤,若是实在是脑子不开窍,只会干个家务活,那就留府里当下人。

终于过年了,先去陈府拜年,因为两家顾兆同陈翁拜了把子,黎照曦的辈分是抬了一抬,当天去陈府拜年,黎照曦就让仆人拿了一箱子的礼,全是送给他的侄子侄女的。

顾兆看了这一箱礼,再看福宝还很高兴的模样,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黎照曦是不是傻啊!

黎周周见相公不愁那些事了,便笑说:“他自小长大,吃喝用度上我们没拘着,都不愁,外人看着贵重的琉璃,每次烧一模一样的两套,一套卖出去,一套送咱们府里,他自小就用这些,就是寻常东西,换一声小叔叔叫,能不开心吗。”

“……说来说去,还是我这个当爹的钻钱眼世俗了。”顾兆后来一想,还真是周周说的道理。这一代凭自己双手辛辛苦苦赚银子,二代没有这个体验,自然不知道赚银钱辛苦艰难,“我们家黎照曦算得上正经少爷了。”

是土生土长的大历本地人,虽然有他这个‘外来’爹思想影响,但身边朋友同学仆人都是本地人传统想法,加上生活习惯起居,可以说是一半一半吧。

黎照曦送礼开心,陈家的小孩子们收礼也开心——自然十六七大点的孙子辈还矜持,不过眼底都是笑意。

陈翁也高兴,痛快叫顾老弟,来喝一个。

顾老弟不想喝酒了,这老哥鸡贼啊。

把京里事抛到脑后,那这下过年就乐呵了,吃酒玩牌打麻将,麻将是顾兆苏出来的,陈府女眷特别爱玩,就是赢钱,打的也不大,过年做了一把子的银瓜子,拿这个玩。

黎周周还赢了一小把银瓜子,回头全散给了小柳渝哥儿俩人,说:“你俩拿着玩吧,过年轻松痛快些,小柳你把针线放下不动了,衣裳都够穿,府里还有针线房,你别累着眼睛了,同渝哥儿好好玩玩乐呵一下,不然开年,可得忙,又没得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