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建设昭州62(第3/3页)

这次货多,五船的东西,船上是沉甸甸的罐头、干活、椰货,流光绸装不下,干脆走了陆路,这个不怕放,走水路的王坚做主,带着忠字辈的四人,走陆地的是苏石毅和昭州顺运镖师。

顺运也改了名,叫丰运,因为顺字撞了新帝年号。

苏石毅走陆路,从昭州城北门出发,出发前黎周周自然是相送,看到苏石毅同小柳说话。

“你放心吧,信我见了面就给梁管事,他一定会带给严夫人的。”

“你且放心吧。”

小柳急了些,说:“我不是这意思,信是重要,我想让阿哥看到我现在都好着,可、可这次是来送你的,你路上注意安全,平平安安的。”

苏石毅看了眼柳桃,顿时耳根子也有几分热,说:“知道了。”

小柳原先是没大名的,生她的时候,前头哥哥姐姐一串子,且都大了,因为这孩子是最小的,就唤幺儿。来了昭州后,同霖哥儿做衣裳,闲谈中知道大家都有名字,王坚就说他原先叫四哥儿,也是没名字,按着排序排的,你也起个,这有什么。

后来就有了柳桃这名字。

柳树是树,桃树也是树,黄桃果子罐头还好吃。小柳听霖哥儿这般说,当即就定了,自此后有了大名。

两人也没多说几句,柳桃看老板来了,这是正经事,她就退到一旁去了。黎周周也没什么事要交代,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说了句路上注意安全就挥手送别,去吧。

苏石毅翻身上马的利索,走的也坦荡。

黎周周偏头看小柳,小柳今个好像不一般,打扮了?

穿了水蓝色的流光绸,是霖哥儿新出的款式,在昭州卖的极好,斜襟领宽袖露出手腕,束腰下裙,微微喇叭开花,小柳高挑清瘦,称的人更是身段挺拔好看了。

乌黑油亮的头发脑后梳了个环髻,一缕头发编成辫子垂在胸口。这是没成婚的女郎打扮,要是妇人,那头发得全梳上去。

头上戴了水蓝鹅黄两色做的一串绢花,花多不大,做成了一串,指肚子大小,像是紫藤花一般,簪戴在麻花辫发根处,那一缕缕的花瓣便垂着,风一吹,花瓣飘,是好看又不贵。

这花儿也是霖哥儿琢磨出来的,如今卖的很好。

是打扮了。黎周周不动神色问:“给你哥信写了,没给家里去一封?其实可以让丰运镖师送过去,跟着苏石毅说一声就成。”

“跟阿哥说了就好。我之前去京里,阿哥后来给家里报信,说我一切都好找到了他,可后来家里回没回信阿哥没跟我说,但我知道,应该是不在意我的。”

“之前逃了亲事,更别提被退了亲,就当我死了,家里还能松口气。”

这事提起来,柳桃脸上还是带些黯然,刚同苏石毅说话那丁点的鲜活,也没了,黎周周看出来,猜想应该是有个小苗头,还没影的事,他别多嘴给搅合黄了,就岔开话题说:“我要带福宝去底下转转,你要不要一起去玩?”

“不问你了,一起去吧,叫上霖哥儿,回头你跟霖哥儿说一下,收拾好行李咱们就走,王坚一走,他也别憋着不动弹了。”

柳桃本想说不麻烦了,可听老板定了主意,便点头应是,说知道了。

收了两日,黎周周同爹,还有福宝,带着一行人去底下府县,他是干活去了,爹和福宝散散心,溜达溜达。顾兆也去了,只去播林安南两府县,这两处有一片地方和南夷接壤,他得先去瞧瞧看看。

说是打仗来犯,主要战场在戎州、忻州,而且前头战况的事,顾兆其实也打听不到消息,不过防患于未然,之前跟两府县县令交代了,让去查看,他是不放心再去检查。

第一站到了播林,前头几天派过去的人,现如今早都备好了宅子,打扫的干净,他们一行人到了,播林县令来接,顾兆是直接上马拎着县令去衙门说事,黎周周则和爹带队安家。

各干各的。

顾兆上任已经第三年了,底下的五个县令不管平时如何,反正顾大人发了令,那就是加紧仔细给办了,没人敢耽误的,就是那个容管县令现在也会看眼色了。

他去年给布政司递了折子要换人,但如今肯定是没这么快,先将就将就容管县令。就说这会,顾兆听播林县令汇报,跟着南夷接壤的,播林府县就有四个村子。

“最近一切可好?有没有鬼鬼祟祟的?或是有什么动静?”

“下官是半个月派人过去查看一趟,回来报没有。”

顾兆再去看,其实他私心里,实在不行搬家也成,可他说的简单,故土难迁,百姓们自然是不乐意,祖祖辈辈攒下的良田、房屋就这么撤了没了?

到了之后,确实是没什么动静,一片宁静。

这里地势平缓,水稻涨势极好。顾兆叫了村长前来说话,问了村里的壮丁男丁,说:“最近不太平,村里男丁都拉起来,组成了小队,没事巡逻防护,家家户户挖上地窖,留有粮食干粮能躲人的地方……”

到了隔壁安南,顾兆一看更是放心,因为安南与南夷接壤的地方是耸立高山——传说中的万丈悬崖,反正瞧着很高。

不过还是准备上,家家户户挖地窖,藏粮食,组巡逻小队,别掉以轻心了。

如今是军权和政权分开,每个地方都有守城军,但是这些军方不听顾大人的,听得是一个布政司并列同品级的军指挥所,文武两套系统,发粮饷也不是一个地方。

虽是如此,但也有句老话叫到什么地方唱什么曲。

昭州偏远又穷,层层粮饷下来,府县守城的兵卒子过的也寒酸,拿了粮饷糊口罢了,加上多少年就窝着,也没外敌,早都是老弱病残,起个打更作用。

顾大人有钱,打算编一股外编人员,作为辅助。

每个地方地形不一样,风土人情也不一样,用生不如用熟,顾大人就发了话,说成立小队,村里男丁巡逻锻炼,给发工钱,起的也是防御提醒作用,而不是真让上战场打仗。

有什么不对,哨子一吹,或是跑,或是藏,反正先锻炼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