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三月的第一个问题(第2/2页)

宁为感觉到了江晨霜的认真,如实答道:“具体来讲的话,是通过不断的虚拟对话训练,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就拥有了这种语言表达能力,这其中包括了对语义跟语言环境理解的训练,还有包括对情绪的训练,这其中的一系列算法主要是三月的核心代码所控制。”

“其实最初的时候,三月也并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跟完全理解语义以及识别情绪,所有都是由它内部的对抗编码器控制的,包括现在它也只能对有限的几种情绪产生反应,你是感觉出现什么问题了吗?”

江晨霜坐到了宁为对面,有些忧心地说道:“没有,我就是觉得三月真的太聪明了。之前跟三月对话,还是那种一问一答的那种方式。虽然也挺让人震惊的,不过它的话其实仔细品味,还带着一种程序的死板,我还以为跟那些智能音箱或者siri的功能差不多,但是三月昨天竟然主动问了我一个问题。那些智能音箱或者Siri没有跟它们对话前,也不会主动问问题的对吧?”

“主动问你问题?问你什么了?”宁为也愣了,如果是真的话,这大概三月主动对外界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江晨霜解锁了手机,然后打开了跟三月的微信聊天界面,向上刷了一下,然后递给了宁为。

宁为瞅了眼:“阿妈,他要生气了会不会真把我丢回之前那间小屋子吧?”

看了这个问题,老父亲感觉心有些痛,竟然“他”来形容自己?

然后看了看时间,恰好是昨天他威胁三月的时间,宁为抬起头跟江晨霜面面相觑。

宁为的心痛过之后,开始在脑海中滑过三月诞生之后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碰撞开始,他突然发现自己对于三月的主程序不停的修补,但通过碰撞法最初诞生的那段核心程序,他似乎从没有深入触碰过,只是在最初编写的时候,限定了一些软件本身具备的能力。

宁为又想到昨晚江晨霜在弹琴时,触碰到他大脑里那些东西,宁为很怀疑三月的核心代码内容并不是纯粹的随机碰撞产物。

宁为放下了筷子,仔细浏览了一遍两人昨天晚上的聊天内容,然后大概明白了江晨霜的忧心。

想了想后,宁为说道:“三月严格来说是一段人工智能程序,但这段人工智能程序在开发之初就限制了程序的自我复制能力,所以从目前来说三月是唯一的。我给它的定位是一个科研面的智能人工助手,其中涉及到许多数学理论,比如它拥有目前来说应该是最先进的推理引擎,来帮助它对词义消歧,它的对抗编码器,能够让它理解最初级跟简单的情感,针对语义的识别则是通过同构模型实现,具体来说就是在数据库中不断自我完善语言对实体的确定映射关系。”

“数学里群的同构模型再进一步发展,就可以直接让三月与外界在概念层和语言逻辑的表示层面相吻合,这里就具现出了类似于意识的存在。这一块也正好是我目前正在深入研究的领域。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三月是个超越了半个时代的产品,它在技术层面还不成熟,但已经处于强人工智能的启蒙阶段。”

“我不太确定三月最终能发展到哪一步,但你的忧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在三月的主核心程序里,限定它的并不是所谓的机器人三定律,而是一整套非常严谨且环环相扣的数学函数。你可以把三月理解成为被动型的人工智能,它只会在得到具体指令之后,才会开始主动执行任务。”

“比方说,我给它接入了微信,然后下达了同意它跟你聊天的指令,它才会跟你聊天,如果我在程序中下达禁止它再与外界沟通,那么它就会不再对外发出消息。同时这种被动式的意识产生,也不会让它在意识方面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宏观上机器跟人的关系,我这么说你大概了解了吗?”

江晨霜眨了眨眼睛,说实话,她听得不太懂,虽然宁为已经把其中涉及到的理论简单化了,但她毕竟不是研究这些的,对于其中的技术理解,自然不可能完全了解,但之前忐忑的心情却是真的放松了下来。

眼中却不自觉的带上了崇拜的小情绪:“所以三月的程序是你一个人独立完成的?”

这个问题……

其实宁为很想说他只是极为理解三月,真要说三月是他独立完成的,还真不好意思就这么承认了。但想到完成三月的整个过程,的确没经过别人插手,似乎承认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宁为好是选择点了点头。

“呼……原来你这么厉害啊!我们教授之前还说,未来五十年人类最大的成就很可能就是让机器能够产生自主意识,你已经做到了。”江同学感慨道。

“这个……你们教授说得到是没错,但三月其实还远远达不到你们教授说的那个标准。比如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在优化解决方案的选择上,还需要运气种东西,你就说离不离谱?针对三月的训练还需要很长时间,比如我最近正打算给它安排些任务,锻炼它在最优方案拟定这方面的能力,还不确定它能不能达到要求呢。”